在泰國的曆史中一共有四個王朝五十位皇帝,這些皇帝之中隻有五位是被尊稱為大帝的。分别是達信大帝、蘭甘亭大帝、納臘萱大帝、馬古大帝、朱拉隆功大帝。這五位中的達信大帝還有一個專門的節日,泰國政府規定為了紀念鄭皇就把每年的12月28日,也就是達信登基的時間定為鄭皇節。而這位大帝說起來還是中國人的後裔,他後來贈送了18缸鹹菜給自己故鄉的人,但是被嫌棄丢了,打開最後一個後悔得腸子都青了。

達信是中國廣東潮州人的後裔,他的原名叫鄭信。父親鄭镛是廣州潮州府澄海縣華富村的人,他前往泰國是在很小的時候。尚且年幼的他被泰國當時的大臣拍耶節悉收為了義子,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還進入寺院接受教育。培養之下達信成為了一個頗有才華的人,長大之後還俗被義父送進了皇宮當禦前侍衛。
擔任禦前侍衛的達信慢慢發展,很快就升官了。皇帝毋隆葛王去世之後,億卡塔王繼任,但那個時候的王朝勢力已經微弱,朝堂之上官員争權奪利,朝廷之外百姓經濟蕭條。當緬甸大軍包圍他們的國都之後,很多沒有被緬甸軍隊征服的地方紛紛各自為王。内憂外患之下,很快就撐不住了,1767年4月間,大城城破,他們這個古都存在了将近400年,就這樣燒沒了。
這個時候的鄭信認為要光複國家,就要擴大土地,他以尖城為大學營,開始制造軍艦、征兵。根據形勢,他推斷出有機會恢複國家,首要的人物就是驅逐外寇。經過七個月的戰鬥,他成功的把大城收複了回來。這一年,達信才34歲,因為大城被大肆破壞,而且這裡的地形已經被緬甸軍隊了解,不容易守住,是以達信決定遷都吞武裡。
重建國家之中,他做出了不少的有利政策。此後到1774年間,他先後把許多個城市都征服了,國土迅速擴大。1771年還帶兵占領了高棉,高棉成為了達信王朝的藩屬。同樣,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故土,1768年的時候他就曾派人前往中國,請求清政府敕封。1777年,清政府承認達信建立的王朝,并且讓他們派出使節去對清朝進行朝貢。
他稱王之後,家鄉的人聽說了這件事,許多人為他感到開心,派出一部分的人前往泰國去祝賀他。故土的人就是親人啊,親人來了自然是要好好招待的,達信熱情的款待了前來的父老鄉親。一番遊玩之後,他們也該回去了,達信就給他們贈送了18缸的禮物,讓他們回去好好分一下。
這群鄉親上船路上想知道鄭皇送了什麼,就打開來看發現是鹹菜,連着看完了都是鹹菜。嫌棄這18缸鹹菜累贅的衆人就把17缸丢進了海裡,隻帶回去一缸意思意思就好。回到家鄉之後,他們就把那缸鹹菜倒了出來,這個時候才發現裡面并不是鹹菜,而是金銀珠寶。
原來達信怕直接送珠寶會被路上的海盜啊、土匪啊打劫,于是就用鹹菜僞裝一下。出于驚喜,也沒有告訴他們,結果他們把17缸金銀珠寶都丢進了海裡。知道了真相的鄉親們悔得腸子都青了,他們白白的丢掉了17缸金銀珠寶,剩下的那個鹹菜缸就被留了下來,作為鄭家的傳家之寶流傳。
參考資料:《吞武裡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