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堅的政變之夜:多年的經營在一夜之間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公元580年五月九日的深夜,周宣帝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決定巡幸天興宮。

從制度上來看,皇帝外出巡幸應該事先進行周密的準備,是要經過一整套程式的,但周宣帝即位之後,随性而為的事情有很多次,以往突然決定出行的事情也不少,是以當他說出巡幸天興宮的決定後,也沒有引起人們的大驚小怪,隻是深夜臨時決定出行,确實有些不友善。既然皇帝陛下已經下了指令,周圍的人便開始準備,一直到三更時分總算準備妥當。

楊堅的政變之夜:多年的經營在一夜之間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讓人想不到的是,就在大家剛剛出發之後的清晨,周宣帝突然覺得身體不适,而後病情開始加重,決定終止出行。所有人又都護送着周宣帝回到宮中,同時下诏讓楊堅入宮侍疾。

當時禦醫想盡了辦法,雖然多方救治,但周宣帝的病情越來越嚴重,而且逐漸說不出話來,并且呼吸困難,周宣帝感覺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在二十二日急召趙、陳、越、代、滕五王火速進京,準備囑托後事。

五月二十四日,周宣帝已經處于彌留之際,但五王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到達京城。周宣帝明白已經等不到五王的到來,于是他下令讓禦正大夫顔之儀和小禦正劉昉進入自己的卧房内起草遺诏。

楊堅的政變之夜:多年的經營在一夜之間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當時劉昉看到周宣帝即将駕崩,但是其子尚幼,不可能親自理政,周宣帝駕崩後,大權必然旁落,于是心裡就打起了小算盤。随着周宣帝的駕崩,劉肪這些寵臣必然會失勢,如果能趁機在遺诏上做手腳,讓自己的人掌握大權,對方必定會對自己感恩不盡,這樣就能保住榮華富貴。

劉昉明白了周宣帝的意思後,出來便與同夥内史上大夫鄭譯、禦史大夫柳裘、内史大夫韋谟以及禦史正下士皇甫績開始密謀,經過幾個人的合計,決定讓楊堅入朝理政,因為楊堅無論從身份、聲望還是能力而言,在當時都無人能及。

于是劉昉等人馬上派人請楊堅過來,當時楊堅不知道周宣帝身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得到劉昉等人邀請,楊堅心裡七上八下,不過盡管滿腹狐疑,還是硬着頭皮去了。

楊堅的政變之夜:多年的經營在一夜之間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等聽完劉昉和鄭譯說明情況後,楊堅内心大喜過望,但是表面上故作謙讓。劉防見時間緊迫,沒有和楊堅裝模作樣,直接告訴楊堅說∶"公若為,當速為之;如不為,昉自為也。"

柳裘當時也在旁邊勸道∶"時不可再,機不可失,今事已然,宜早定大計。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如更遷延,恐贻後悔。"

既然話說到這個份上,楊堅也就不再裝腔作勢,于是立即答應下來,決定受诏坐鎮内裡。對周宣帝而言,自己卧房之外發生的事情,他已經無法左右,他已被自己提拔起來的心腹出賣,在一系列的密謀中駕崩歸西,時年二十二歲。

周宣帝死後,劉昉和鄭譯決定暫時秘不發喪,立即矯诏指令楊堅輔政,并都督内外軍事,但是同受周宣帝遺诏的顔之儀一眼就看出了诏書有假,拒不簽署。

楊堅的政變之夜:多年的經營在一夜之間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顔之儀的不屈态度,出乎劉昉的意料,當下他無法和顔之儀争辯,于是自己強行代替顔之儀簽發了诏書,但是始終忠于周宣帝的顔之儀認為,隻有宗室親王入朝主政才是正道,是以見到劉昉強行代簽诏書後,急忙出來和宦官們商議,決定召大将軍宇文仲入内輔政。鄭譯得此消息後,立即告訴楊堅,并帶着楊堅的堂侄楊雄、劉昉、皇甫績和柳裘一同趕來,在朝堂之上将宇文仲逮捕,控制住了朝廷局勢。

在楊堅實作輔政的過程中,雖然劉昉、鄭譯等人是直接的策劃者,但楊皇後的身份對于楊堅能夠控制皇宮内外,可以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周宣帝雖然立有五位皇後,但楊皇後始終是正宮,周宣帝駕崩後,她自然就成了後宮之主,楊堅以外戚輔政,從道理上說得通,這就等于給了楊堅很重要的名分。

楊堅的政變之夜:多年的經營在一夜之間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從記載來看,楊皇後隻是這場權力鬥争的旁觀者,其名分對楊堅輔政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從權力鬥争角度來看,楊皇後是一定會對父親楊堅伸出援手的。很多年後,楊堅在回憶自己輔政之前的這段經曆時,親口承認了楊皇後有大功于他這個父親,而且《隋書·天文下》中也有一段記載,劉昉、鄭譯與顔之儀互相争執的時候,是楊皇後最終一錘定音,決定由父親楊堅入朝輔政。

控制住宮中形勢,楊堅僅僅是完成了掌握大權的第一步,接下來便是要控制朝廷上下。

周宣帝駕崩的第二天,7歲的周靜帝入居天台會見百官,當然對一個隻有7歲的孩子來講,所謂會見百官,隻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真正要面對群臣的其實是楊堅。

當着文武百官的面,楊堅宣布以漢王宇文贊為右大丞相,自己為假黃钺、左大丞相,節制百官。這個名義上出自周靜帝的任命,其實充滿了異樣的感覺,因為宇文贊的右大丞相職位在楊堅的左大丞相職位之上,但是楊堅既要輔政掌握實際權力,又得掩人耳目,不能把事情做得太明,是以将周宣帝的弟弟漢王宇文贊搬出來,讓其位置在自己之上,對外顯示尊貴,但是并沒有實權,有實權的頭銜是楊堅的"節制百官"。

楊堅的政變之夜:多年的經營在一夜之間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對于這個任命,史書上記載了四個字"群情未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楊堅耍了鬼把戲,楊堅當然也料到可能會出現不服的人,是以早就密令擔任宿衛的老部下盧贲領兵在外待命。會見百官後,楊堅前往東宮,百官不明是以,此時盧責站了出來招呼群臣,說欲求富貴者,當相随來。

但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跟着楊堅,有的人掉頭就要向外走,可是眼前布滿了嚴陣以待的衆多士兵,讓人不寒而栗,于是百官在士兵的"護送"下,以盧贲為先導前往東宮向楊堅宣誓效忠。

楊堅成功實作了輔政,當上丞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定策有功的人進行封賞。他首先任命鄭譯為丞相府長史,劉昉為司馬,共同協助自己處理政務,這個任命同時也說明楊堅能夠掌握實權,主要就是這兩個人的功勞,當時有人形象地戲稱兩個人是"劉昉牽前,鄭譯推後",當然楊堅的努力是重要的一方面,但是最終能夠輕易達到目的,不能不說有些機緣巧合的色彩。

楊堅的政變之夜:多年的經營在一夜之間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周宣帝的突然死亡,為楊堅帶來了機遇,而且周宣帝猜疑成性,将宗室親王都打發到封國,五王之是以不能及時趕到京城,就是這個緣故。這樣就使中央朝廷處于真空狀态,楊堅作為唯一滞留京城而且有能力和聲望支撐局面的皇親國戚,就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加上劉昉和鄭譯的運作,是以楊堅順利掌控大權。

需要注意的是,幫助楊堅改變命運的人,都是周宣帝在世時的近侍,這些人雖然官職不高,但由于經常在皇帝身邊,是以比那些朝廷大臣更有機會左右局勢,特别是禦正和内史,相當于中書長官,掌管機要事宜,起到溝通内外、承上啟下的作用。

北周建立之後,皇帝身邊的辦事機構一直在加強,到了周宣帝在位時,内史、禦正等官職都授予上大夫頭銜,進一步提高了這些機構的地位,最大限度地将權力集中到了宮廷。周宣帝同時任用舊世族出身的文人掌管機要,這些人本身沒有根基,不被朝廷權貴看重,隻能依附于皇帝,根本不可能竊取權力,這樣的布置,在北周皇帝們看來,是萬無一失之策。

關鍵是,這種布置僅限于皇帝能夠掌控局面的情況,周宣帝的突然死亡,恰恰為這些人提供了改變局勢的機會。楊堅的過人之處就在于,他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是以他不但沒有擺出皇親國戚傲慢的派頭,反而屈尊結交這些被人輕視的皇帝近侍,因為楊堅已經看透,這些出身卑微的人,是沒有什麼忠貞觀念的。

楊堅的政變之夜:多年的經營在一夜之間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楊堅雖然内心十分鄙視這些人,但他也懂得這些人的巨大能量,而楊堅所要利用的也正是這一點,利用小人以成事。這種戰略指導思想,讓楊堅在那個時間段的政治鬥争中,比其他對手高出一籌,沒有機遇暫時蟄伏,當機遇瞬間閃現時,楊堅便像猛虎一樣,迅速将機遇轉變成勝利的果實。

以今日視角來看,楊堅在周宣帝突然死去時掌控北周大權,其實是北周創業集團第二代人物利用當時中央集權化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加上既得利益集團内部因權力配置設定上的沖突以及政治領袖個人缺陷等諸多因素,依靠皇帝任人唯親而重用的唯利是圖者,從高層内部發動的一場政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