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放戰争這一仗竟然打出了500多日本兵,不過戰鬥力卻時過境遷

解放戰争這一仗竟然打出了500多日本兵,不過戰鬥力卻時過境遷

解放戰争這一仗竟然打出了500多日本兵,不過戰鬥力卻時過境遷

1947年春天,晉察冀野戰軍發動正太戰役。

在晉察冀與閻錫山打了8年交道的聶榮臻深知國民黨軍閥之間互相傾軋,到了關鍵時刻,他們一定會各自保命,不會管所謂的“友軍”死活。

1947年5月2日,我軍經過兩天奮戰,将陽泉、壽陽等地大部分敵人殲滅,隻剩下獅腦山上的一支敵軍部隊在負隅頑抗了。

解放戰争這一仗竟然打出了500多日本兵,不過戰鬥力卻時過境遷

可别小看這個獅腦山,可是工事堅固,地形險要的制高點。

陳赓旅曾在百團大戰中進攻獅腦山日軍,那還是7年前的戰鬥,哪一仗打得可叫慘烈,傷亡之大至今讓人難忘。

當時的日軍戰鬥力強,連俘虜都很難抓到。

這次進攻獅腦山的是楊成武的第三縱隊。

解放戰争這一仗竟然打出了500多日本兵,不過戰鬥力卻時過境遷

楊成武經過幾次攻擊都未能攻下這個制高點。

楊成武向聶榮臻電話彙報:“司令員,堅守獅腦山的是日本人。”

“什麼?是日本人?”聶榮臻追問了一句,要是兩年前,晉察冀到處是日本人,但是現在日本早就投降了,哪還有日本人呢?

但是楊成武語氣堅定:“是日本人,是日本保安第五大隊……”

解放戰争這一仗竟然打出了500多日本兵,不過戰鬥力卻時過境遷

獅腦山上确實是日本人,而且有500多個日本兵。日本投降後,閻錫山深知日軍戰鬥力,便利用日軍投降急于回國的心理,軟硬兼施,悄悄把日本第五保安大隊收到麾下,布置在抗擊解放軍第一線當炮灰。

聶榮臻沉思片刻:“無論是國民黨軍隊也好,還是日本軍隊也好,不一定要強攻,特别是日本人,本就投降了,估計是被迫戰鬥,先跟他們講清楚道理,視情況而定!”

解放戰争這一仗竟然打出了500多日本兵,不過戰鬥力卻時過境遷

楊成武根據聶榮臻訓示,暫時停止了射擊,卻把日軍的水源和電源切斷了。

第三天,一名日軍挑着白旗,從獅腦山上走了下來,帶着一封信交給楊成武,信的大意是:日本已經戰敗,他們本來不該留在戰場,更不該與八路軍對抗,但是由于某種原因無法回國,隻得聽命與閻長官。現在他們願意和“八路”談判,希望保全他們和妻女的安全。

解放戰争這一仗竟然打出了500多日本兵,不過戰鬥力卻時過境遷

這簡直與7年前百團大戰天壤之别,日軍曆來以頑抗著稱,絕少投降,但時過境遷,眼下他們是在為閻錫山打仗,或者說是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戰,誰肯賣命。

抗日戰争中我軍在晉察冀一直與日軍殊死戰鬥,目睹日軍燒殺搶掠暴行,看到日軍為了保住性命竟然如此低聲下氣,完全沒有了往日的驕狂,恨不得立即為死去的同胞報仇雪恨。

但是俘虜政策是必須要遵守的,我軍的馬營長忍着氣說:“解放軍優待俘虜,你們的條件我軍能夠做到,你們必須放下武器。”

解放戰争這一仗竟然打出了500多日本兵,不過戰鬥力卻時過境遷

此時,日軍大隊長藤田信雄一聲吼,山上的日軍士兵争先恐後從工事裡鑽出來,後面還跟着上百名婦女和孩子。

獅腦山就這樣不攻而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