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荊轲刺秦王,離那麼近為什麼還失敗?荊轲臨死前一句話道出真相!

荊轲刺秦王,離那麼近為什麼還失敗?荊轲臨死前一句話道出真相!

風蕭蕭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荊轲刺秦王的故事流傳千古,圖窮匕首見的典故更是讓人驚心動魄。作為一代義士荊轲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後世對于荊轲的勇氣和豪情更是贊不絕口。

可是,當年荊轲已經與秦王近在咫尺了,可為何還功虧一篑,不但沒能刺殺了秦王,反而血濺當場。到底是因為秦王太強大,還是因為另有原因呢?

荊轲刺秦王,離那麼近為什麼還失敗?荊轲臨死前一句話道出真相!

荊轲本是衛國人,衛國亡國之後,荊轲便遊曆各地,最後到了燕國和田光以及擅長音律的高漸離成為了好朋友。當時秦國的大将王翦正領兵幾十萬攻打趙國。秦軍直逼燕國的邊境地區,燕國人心惶惶,燕太子丹不想坐以待斃,于是去向田光請教破解之法。于是田光将荊轲介紹給太子丹,獻計讓荊轲刺秦王。

荊轲深明大義,立即答應了太子丹的請求。可是過了很久荊轲也沒有動身,此時秦軍大破趙軍,趙國危在旦夕。太子丹聞訊如坐針氈,惶惶不可終日,于是催促荊轲趕快出發。

荊轲為難的說:“我此去若無憑信,恐怕無法接近秦王”。他提出秦國此時正在捉拿大将軍樊于期,如果能有樊于期将軍的人頭加上燕國的地圖一起獻給秦王,才會有機會。可是太子丹很是贊同,但也很為難,因為他不忍心殺害樊于期。

荊轲刺秦王,離那麼近為什麼還失敗?荊轲臨死前一句話道出真相!

最後荊轲找到樊于期,講了自己的計劃,樊于期深明大義自刎而死。荊轲需要的東西全部齊全了,除此之外,荊轲還專門購置了一把鋒利無比的匕首,将匕首藏在地圖裡面,又煞費苦心的找了一名少年勇士秦舞陽作為副手,可謂是萬事俱備,一切都周密細緻,毫無差錯。

然而,煞費苦心終于成功接近秦王之後,面對近在咫尺的秦王,武藝高強的荊轲卻失守了,讓人大跌眼鏡……,按理說這種失誤是不應該出現的,刺殺的成功率可以說高達百分之九十。

其一、荊轲和秦王的距離,用近在咫尺來形容是一點也不誇張,荊轲作為一代高手這樣的距離殺死一個人簡直易如反掌。其二、荊轲已經進入秦王的大殿,根據秦國的律法,大臣在大殿是不能帶武器的,衛士都在殿下,沒有傳召不得入内。整個過程秦王已經完全被吓傻,完全忘記了呼喊衛士,憑荊轲的實力完全可以殺掉秦王。其三、秦王見到匕首慌忙之中拔劍,結果劍未拔出,這又給了荊轲一次機會。

荊轲刺秦王,離那麼近為什麼還失敗?荊轲臨死前一句話道出真相!

連續三次絕佳的機會,以荊轲的實力是不應該殺不掉秦王的,可是他還是沒把握住機會,到底為什麼?我們繼續往下看。

秦王發現荊轲的意圖之後,吓得大驚,用力掙脫被荊轲抓住的衣袖,想要拔出寶劍。可是由于劍太長,心裡又慌,一時間根本拔不出來。荊轲追過去,秦王吓得趕緊跑,一直圍着大殿的柱子轉圈,躲閃。

下面的大臣已經吓得完全沒了主意,外面的武士沒聽到傳召也沒有進來。就在荊轲快要撲到秦王面前的時候,有人突然大喊提醒秦王将劍鞘推到背上,這樣就可以從背後拔出劍了。秦王情急之下照做,隻聽“唰”的一下順利的拔出寶劍,順勢砍向撲上來的荊轲。荊轲猝不及防,右腿直接被砍斷。

荊轲刺秦王,離那麼近為什麼還失敗?荊轲臨死前一句話道出真相!

荊轲倒在地上,見大勢已去,無奈的做出最後一擊,将匕首擲向秦王,結果沒有擊中秦王。秦王惱怒之下,亂劍揮砍,荊轲身受重傷,身體依靠在柱子之上大罵道:“事情之是以不成,是因為我想要活捉住你……”。

臨死之前,荊轲的一句話終于道出了刺殺秦王失敗的真相:因為他想要活捉秦王。

荊轲的這個想法簡直愚蠢至極,不但愚蠢還很天真。可以揣測荊轲為何想要活捉秦王,無非就是想以此要挾秦王下令退兵,并且歸還被侵占的土地。秦王是何許人也,枭雄也。就算當時答應退兵或者歸還土地,事後肯定也會耍賴,不會兌現承諾。

是以荊轲的想法不但愚蠢而且天真,直接導緻了大好的機會被浪費,秦王也僥幸逃過一劫。其實荊轲走到這一步已經沒有了退路,不管是刺殺失敗或是成功他都得死,在這種絕境之中不思搏命一擊,還有如此愚蠢天真的想法,簡直令人歎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