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軍隻此一例:軍長是大校,政委是中将,參謀長是少将

全軍隻此一例:軍長是大校,政委是中将,參謀長是少将

導讀:1949年初,根據中央訓示,以中原野戰軍第一縱隊為基礎,組建人民解放軍第16軍,隸屬于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中原野戰軍第一縱隊的前身是晉冀魯豫軍區第一縱隊,是劉鄧大軍中的一支英雄部隊,兩任司令員楊得志、楊勇,以及政委蘇振華都是赫赫有名的開國上将。

第16軍成立後,理所應當成了第五兵團的主力部隊,參加了渡江戰役,解放了江西、浙江、福建等大部分地區,後又揮師西進,進入大西南,參加了解放貴陽、成都戰役,為新中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1955年大授銜中,第16軍中多位将領被授予将軍軍銜,其中政委王輝球是開國中将,參謀長楊俊生是開國少将,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陳雲開是開國少将,就連下面三個師中有兩個師長也是少将軍銜。不過作為軍長的尹先炳,卻隻被授予大校軍銜,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全軍隻此一例:軍長是大校,政委是中将,參謀長是少将

尹先炳,湖北漢川人,15歲參加紅軍,曆經紅四方面軍反圍剿和長征,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指揮員,曆任紅軍排長、連長、團參謀長等職。紅軍時期,尹先炳資曆和戰功并不突出,他真正開始大放異彩是在抗日戰争中。

抗日戰争爆發後,尹先炳任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參謀長、代團長,1937年底,129師組建冀西遊擊總隊,尹先炳任副司令員。在他的帶領下,遊擊總隊活躍在敵後抗日戰場,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特别是在1940年的黑水河殲滅戰中,他指揮部隊殲滅了日軍士官訓練隊,全殲100多名日軍尉官,名聲大噪。

由于作戰勇敢,指揮出色,1940年6月尹先炳調任129師第11旅旅長,黃振棠任政委,秦基偉是副旅長。在1955年,秦基偉被授予中将軍銜,黃振堂被授予少将軍銜。

全軍隻此一例:軍長是大校,政委是中将,參謀長是少将

抗戰後期,他又調任冀魯豫軍區,擔任湖西軍區司令員,指揮部隊粉碎了敵人對根據地的掃蕩。抗戰勝利後,晉冀魯豫軍區第一縱隊成立,楊得志任司令員,下轄三個旅,尹先炳擔任第二旅旅長,政委是戴潤生(開國少将)。

1955年授銜時,在解放戰争初期擔任旅長的将領,基本都被授予中将軍銜,最少也是少将。例如中原軍區第一旅的旅長皮定均,第二旅的旅長張才千,第三旅旅長劉昌毅,都是中将軍銜。

1947年,第1縱隊與第7縱隊合編,成立新的第1縱隊,由楊勇擔任司令員,尹先炳出任副司令員兼第二旅旅長。在不久後的魯西南戰役中,第1縱隊出其不意,包圍郓城,全殲敵軍兩個旅,受到劉鄧二人的嘉獎,這是我軍首次以“一個縱隊單獨殲滅敵人兩個旅”。

全軍隻此一例:軍長是大校,政委是中将,參謀長是少将

1949年,第16軍成立後,尹先炳出任首任軍長。抗美援朝戰争爆發後,他又率領第16軍入朝作戰。當時第16軍是全軍唯一一支合成軍,火力配備堪稱全軍最好,兩個主力師都有一個炮兵團和獨立的坦克自行火炮團。

第16軍入朝後,立刻引起了美軍的注意,在雙方談判時,公開表示志願軍将一支裝備精良的老牌部隊放在前線,是對談判沒有誠意。為了給美軍施壓,尹先炳在志願軍司令部的授意下,用近百門火炮對美軍527.7高地、488.8高地,以及西方山、鬥流峰陣地進行了長達數分鐘的轟炸,後又率部發起沖鋒,一舉全殲守軍。

就在他指揮部隊準備乘勝追擊,發起一場步、炮、坦克協同作戰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時,接到了美方同意停戰的消息,隻好無奈放棄了大戰一場的想法。

全軍隻此一例:軍長是大校,政委是中将,參謀長是少将

在1952年的幹部評級中,尹先炳是正軍級幹部,1955年大授銜,正軍級幹部,一半授予中将軍銜,一半授予少将。以尹先炳在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時期的職務和資曆,足以授中将軍銜,最少也要是少将。

在最初拟定授銜名單時,尹先炳是中将軍銜,是在授銜前被臨時降為大校的。據稱是他在北韓作戰期間,犯了生活作風問題,導緻女秘書懷孕後自殺。事件曝光後,首長大為光火,将他從中将軍銜降為了大校。

結束語:

以軍長身份被授予大校軍銜,尹先炳是以成了我軍曆史上唯一一位不是将軍的軍長。據稱,授銜之後,除了正式場合,尹先炳從不穿軍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