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西發現千年古墓,墓中46名少女“赤身”陪葬,專家都為之膽寒

引言

在我國古人的傳統觀念中,人死後可以到另外一個世界生活,是以許多王公貴族為了能夠在死後享受生前的榮華富貴,往往會在自己的陵墓中擺上許多的珍貴文物,甚至在先秦時期奴隸主還會用活人殉葬。殉葬制度自商朝時期就已經出現,等到了秦朝時期有所衰減,比如說秦始皇的陵墓裡都是用陶泥做的兵俑,但到了漢朝時期殉葬制度又再一次的死灰複燃,直到明英宗時期才下令徹底禁止。然而等到清朝皇室再一次實行殉葬制度,直到封建王朝被推翻之後這種黑暗腐朽的制度才逐漸消失。

江西發現千年古墓,墓中46名少女“赤身”陪葬,專家都為之膽寒

在《墨子》中曾有過記載:天子殺殉,多者數百。這裡指的就是各諸侯王在去世時,都會用數百個奴隸殉葬,此時還是春秋戰國時期。在《西京雜記》中也曾記載周朝時期的陵墓中發現衆多屍骨,經過調查後發現皆是被人為殺害的奴隸,幾乎都是宮中的奴婢和嫔妃。

殉葬制度殘忍且沒有人性,是以随着時間的發展很多皇室成員漸漸的放棄了這一制度,從殉葬逐漸轉為陪葬。陪葬和殉葬最大的差別在于殉葬是讓人以非正常死亡的方式葬入墓中,他們的身份大多比較卑微,完全是被強迫下葬的。但陪葬是皇帝下令讓達官顯貴或是皇親國戚在正常死亡之後葬于皇陵附近,在古代這可以看作是一種榮耀,是以兩者之間有着顯著差別,唐朝時期大多情況下使用的都是陪葬制度。

江西發現千年古墓,墓中46名少女“赤身”陪葬,專家都為之膽寒

古墓

唐朝時期殉葬制度已經趨于消失,但這一惡習死灰複燃的時間節點在于宋朝,當時神州大地政權割據,宋朝退縮至南部地區,北方則是被金人和契丹所占領,他們作為北方的遊牧民族再一次将人殉制度帶到中原,殉葬重新興盛起來。等到元朝時期殉葬制度有所衰減,然而元朝自身的壽命較短,僅僅存在了不到百年就被朱元璋推翻,人殉制度再一次出現。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之後登基的朱棣常年征戰沙場,他們在死後都讓許多大臣和嫔妃殉葬,明朝時期又一次出現了這種殘忍的制度。直到明英宗繼位之後,他在死前明确對宮中大臣表示希望用人殉葬的制度能夠在他這裡終結,自此之後直到明朝滅亡皇室再也沒出現過用人殉葬的情景。

江西發現千年古墓,墓中46名少女“赤身”陪葬,專家都為之膽寒

清太祖努爾哈赤死後,殉葬之風再一次盛行,這是因為旗人的習俗便是以仆妾殉葬,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直到康熙繼位之後,他批評了這一現象并指令自己的後人禁止使用活人殉葬,從那以後我國的史書中再也未曾出現過用活人殉葬的記載,這一制度也随着時間的發展徹底消散。

我們之是以能夠這麼清楚的知道中國古代殉葬的曆史,除了那些皇宮内的第一手史料之外,還得益于近些年來很多的考古發現。在一次考古活動中,考古隊員在江西意外發現一座千年古墓,墓中有46名少女“赤身”陪葬,景象看起來非常恐怖。

江西發現千年古墓,墓中46名少女“赤身”陪葬,專家都為之膽寒

這件事發生于2007年,當時在我國江西靖安發現了一座大約距今2000餘年的東周陵墓,專家們得知這一消息之後,立刻帶隊前往現場進行實地調查,沒用多長時間就找到了通往陵墓内部的通道,然而江西這座千年古墓打開後,讓專家們都為之膽寒。這個陵墓由三部分組成,陵墓中央是墓室,後方還有一個側室,前方則是一條長長的甬道,正中央的墓室面積極大,除了擺在正中心的棺椁之外,周圍竟然還擺放了許多普通的棺木。

除了這麼多棺木之外還有很多珍貴的陪葬品,專家們依次把那些棺木打開之後,才發現這裡面竟然都是赤身的少女屍體,從他們的表情上就能夠看出死前遭受了很大的痛苦,每一個表情都十分猙獰,但墓主人的死狀卻非常安詳,不用想也能夠猜出來這些少女均是殉葬而死。

結語

由于這座陵墓并沒有被盜墓賊所光顧,是以專家很快就找到了墓志銘和墓主人的相關資訊,原來他正是我國古代徐王的陵墓,在他死後民間有傳聞用了數十名少女來殉葬,沒想到這一考古發現證明了這一傳聞是真的,墓中的這一景象讓人感到震驚。在我國古代封建制度的摧殘下,有許多家庭貧寒的子女就這樣度過了自己短暫的一生,但幸運的是這一切都已經成為了過去,我們要努力奮鬥不斷地向前進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