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的男子,為何喜歡娶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原來裡面藏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

古代的男子,為何喜歡娶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原來裡面藏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

經過2018年進行的全民調查,我國人民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77歲,在全世界都是排名非常靠前的。但是在古代因為生産水準、飲食條件、醫療水準等各個方面都和現代有很大的差距,是以古代人的壽命大都非常短。有史學家做過研究,即使不計算出生沒多久就夭折的嬰兒,我國古人的平均壽命隻有40.7歲左右,到戰亂的年代就要更低了。是以我國古代70歲以上的老人非常稀有,這就是七十古來稀的由來。

古代的男子,為何喜歡娶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原來裡面藏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國古人結婚的年齡自然就會非常早,甚至在很多朝代皇帝都會制定法律來限制晚婚的行為。漢朝律法規定如果女子十五歲以上沒有夫君的話,她的家族每年都要多交五倍的稅款;唐朝律法規定男子十五歲、女子十三歲之前必須要結婚(締結婚約),若是到了年紀還沒有婚嫁,就會有官府的人來“亂點鴛鴦譜”;宋朝律法規定女子十五歲以上沒有結婚對象,家人受連帶之罪,杖打15……

古代的男子,為何喜歡娶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原來裡面藏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

從這些法律來看我國古代的皇帝的确是非常支援早婚,若是按照我國現在的法定結婚年齡(男子滿22歲、女子滿20歲)來算的話,在古代早就收到律法懲罰了。其實皇帝這樣做也有幾分迫不得已的意思,因為在古代生産力地下,是以需要大量勞動力來從事田地耕種以及建築工程,也需要大量的青壯年參軍來守衛國土。早婚從理論上來說有助于人口增長,是以才會設定法律來限制晚婚行為。

古代的男子,為何喜歡娶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原來裡面藏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

除此之外,我國古代計算繳稅人口的時候,沒有出嫁的女孩都是不計算在全家人口總數的,而結婚之後就會開始繳稅,為了得到更多的财政收入,讓女子早日出嫁也是一個不錯的舉措。因為律法的規定,在我國古代很多女孩出嫁的時間都非常早,例如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武帝的四公主富陽11歲就出嫁;武則天13歲就入宮做了才人,明清時皇宮選妃的女子也年齡限制到了15歲左右。

古代的男子,為何喜歡娶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原來裡面藏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

在古代還有很多家庭會為自己的孩子定娃娃親,有時是在三四歲,有時候孩子沒出生的時候就已經被父母指腹為婚,因為定了娃娃親的孩子就已經算有了婚約,不會觸犯法律。不隻是皇家如此,普通百姓家也是如此,一個村的鄰居從小就讓兩家小孩定親的例子比比皆是。是以古人讓13、14歲的女孩出嫁倒也不是什麼變态的嗜好,倒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逼無奈,這也就是背後的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

古代的男子,為何喜歡娶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原來裡面藏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

這樣的制度也會催生很多的悲劇,第一是男女結婚沒有自己的想法,隻能聽從父母的指令,這樣無疑會造成很多人婚後生活并不幸福,很多古代的愛情故事都是從反對包辦婚姻開始的。然後是早婚對身體的傷害,13、14歲無論男孩還是女孩身體發育都沒有完全,尤其是對于女孩來說,在這個時間段就進行生育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經常容易母子雙亡。很多新生兒夭折就是因為母體過于脆弱才釀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