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東方網記者汪偉秋10月18日報道:青魚秃肺、紅燒甩水、草頭圈子......說起上海味道,不得不提的就是本幫菜。如今,濃油赤醬鮮甜依舊,但不少“老克勒”們津津樂道的老味道卻已經鮮能嘗到。日前,記者來到了思南路上的月湖萃私房菜餐廳,在這裡見到了上海本幫菜第一人李伯榮的徒弟徐秀亮,也體驗到了“失傳”已久的本幫味道。
跟着時令嘗鮮 “老克勒”獨愛上海味道
中午時分,店内就餐的食客不少。包房内,77歲的丁先生正在研究菜單,這位“頭勢”清楚的“老克勒”正是沖着大廚徐秀亮而來,想要一嘗時令美味。
“快到吃青魚的季節,就想來嘗嘗徐師傅的青魚秃肺。”丁先生笑稱,從小舌頭就比較挑剔,對于小時候的味道更是一直銘記于心。他告訴記者,青魚秃肺是由青魚的肝制成的,而這樣的本幫菜,如今在許多飯店已經吃不到了。
青魚秃肺
一會工夫,一盆帶着鍋氣的青魚秃肺就端到了丁先生面前。一口下去,軟糯鮮香,沒有一點腥味,反倒回味無窮。“這個還是草青,天氣再冷一些,用烏青的話口感會更加了得。”幾口下去讓丁先生解了饞,他表示,徐師傅用草青能做成這樣的口感,可見廚藝十分了得。
醉蟹
“主要是原材料比較難找,處理起來比較麻煩,導緻了這道名菜慢慢消失。”丁先生介紹,制作青魚秃肺所用的魚肝必須用活魚現剝,對于廚師的火功也是一種考驗。
“老克勒”丁先生表示,吃本幫菜要跟着時令“翻花頭”,從西風起一直到春節,都是可以吃青魚的季節。春節後到4月份,又可以吃鮰魚了。
本幫菜花樣衆多 徐秀亮:要把傳統的東西傳承下去
徐秀亮師傅師承被稱為上海本幫菜第一人的李伯榮,最拿手的就是他師傅的名菜——蝦籽大烏參。此外,他的油爆蝦、雞骨醬、紅燒河鳗等也是一絕,廣受食客追捧。
在廚房中忙碌的徐秀亮師傅
“本幫菜實際上是很吃功夫的。”徐秀亮師傅表示,像蝦籽大烏參這道菜,前期準備的工作就非常繁雜。大烏參泡發的過程需要整整一周,每天都需要清水加熱兩次,不到水開,用餘溫來泡發。
來自新加坡的國際友人michael在嘗了徐秀亮師傅的紅燒河鳗後表示,鳗魚的表皮光亮而不破,吃上去的口感就像豆腐一般。“我覺得一點不比日本匠人的鳗魚差。”
紅燒河鳗
實際上,這道紅燒河鳗魚的燒制需要足足45分鐘,不能多也不能少。“從高火到小火再到高火,才能保證魚皮不破。”徐秀亮師傅告訴記者,本幫菜中的火功及其考究,他所做的油爆蝦就是最好的代表。
油爆河蝦
色澤金黃,蝦皮香甜酥脆,蝦肉則是彈性十足,放進嘴裡,蝦皮和蝦肉很容易就可以分開。徐秀亮介紹說,要做到這樣的效果,需要在油溫合适時将河蝦放入油鍋,整個過油的時間隻有數秒,這對于廚師的手上功夫是一種極大的考驗。此外,油爆蝦所用的調味料都是冰糖、醬油等簡單的基礎調料,好吃的同時也更為健康。
“我想把傳統的東西傳下去,把本幫的味道傳下去。”如今66歲的徐秀亮師傅還帶着幾位小徒弟,一個菜一個菜地攻克,用最傳統的本幫做法保留“老克勒”們記憶中的味道。同時,他也在不斷創新出新菜,以适合當下年輕人口味,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本幫菜,愛上本幫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