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聯解體,400萬蘇軍為何無法挽救國家?這些原因很關鍵

冷戰高峰時期,蘇聯武裝力量擁有500餘萬兵力,裝備了大量的坦克、火炮、核彈、武裝直升機等武器裝備。80年代中期,在衡量戰略武器威力的13項重要名額中,蘇聯有10項居于全面領先地位。彼時,蘇聯軍隊可以說是全球頂尖的武裝力量之一,規模龐大,裝備精良,綜合戰鬥力非常強悍。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為了順應“新思維”改革,蘇聯軍隊也從1988年開始進行了裁軍。到1991年左右時,蘇軍總兵員下降到了425萬,但實力仍然強大。

蘇聯解體,400萬蘇軍為何無法挽救國家?這些原因很關鍵

可是,蘇聯軍隊即便擁有強大的兵力,卻也無法阻止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1990年,蘇聯國内局勢日漸惡化。1991年3月17日,蘇聯舉行全民公決,大部分群眾尚希望保留聯盟。1991年中旬,戈爾巴喬夫公布《新聯盟條約》,蘇聯“由聯盟變成了松散的邦聯”。1991年8月,部分蘇聯元老策劃“八一九政變”,試圖阻止蘇聯崩潰,但因“塔曼師”等蘇軍精銳倒戈而失敗。八一九事件後,蘇聯解體的程序驟然加快。8~12月,十幾個加盟國先後宣布獨立,蘇聯解體。

當蘇聯在1991年分崩離析時,擁兵400多萬的強大蘇軍,并沒能在國家有難的時刻力挽狂瀾。八一九事件中,正是由于“塔曼師”、“坎傑米洛夫師”、“圖拉空降兵師”等蘇軍主力部隊突然改變了立場,才緻使緊急狀态委員會行動失敗。八一九事件後,蘇聯變成了一盤散沙,最終于1991年12月徹底解體。那麼,當蘇聯面臨危機時,擁兵400萬的蘇軍,為何沒法挽救國家呢?其實,原因可以用六個字概括,這六個字便是:蘇共失去兵權。這可以從下面幾點來講。

蘇聯解體,400萬蘇軍為何無法挽救國家?這些原因很關鍵

第一,新思維改革以後,受西方“和平演變”影響,蘇軍内部出現裂痕

自戈爾巴喬夫推行新思維改革後,西方就加強了對蘇聯的“和平演變”攻勢。西方的民族自決、民族主義觀點,對整個蘇聯社會産生了影響。在此過程中,蘇聯軍隊也受到波及。80年代中後期,蘇軍各民族官兵,都秘密建立了本民族的準軍事組織,互相之間摩擦不斷。而蘇軍官兵的家屬,也相繼建立了“士兵母親委員會”,繼而對軍隊事務施加影響。當時,個别蘇聯加盟國之間已經發生沖突,在此情況下,蘇軍各民族官兵間的沖突也迅速激化。

1986年,蘇聯中央把俄羅斯族幹部“空降”到哈薩克,引起了哈薩克族官兵的不滿。1988~1989年,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就納卡問題沖突不斷,蘇軍中的阿族、亞族官兵便互相鬥毆。1988年亞美尼亞發生大地震時,亞美尼亞上司還号召亞族官兵回“祖國”參加救援重建工作。這種“跑偏”的民族、宗教思想,還影響了蘇軍的對外作戰。侵阿蘇軍中有很多烏茲别克族、塔吉克族官兵,這些人同情阿富汗穆斯林,便經常消極怠戰。這樣一來,蘇軍的内部團結被嚴重削弱。

蘇聯解體,400萬蘇軍為何無法挽救國家?這些原因很關鍵

第二,蘇聯高層的一些政策失誤,緻使蘇軍與其離心離德

1987年魯斯特事件後,戈爾巴喬夫大範圍打壓軍方,導緻蘇聯軍方和政界間産生了間隙。80年代末~90年代初,軍、政界之間的沖突更加突出。1989年第比利斯事件、1990年巴庫事件中,蘇聯政界再難以維持秩序的情況下,不得不派遣蘇軍進行幹預。然而,當事件平息後,蘇聯軍隊總是被當作“替罪羊”,為事件中的傷亡承擔責任。當時,蘇軍軍官列别德這樣形容每次事件的經過:形勢惡化——有關部門無法擺平——派遣軍隊——産生傷亡——把責任推給軍隊。

1988年蘇聯“大裁軍”後,數十萬蘇軍官兵複員回鄉,與此同時,駐紮在東歐、阿富汗、蒙古國的一些蘇軍部隊也奉命回國。然而,當時的蘇聯正面臨經濟困難,一時間難以安置如此多的軍人和軍屬。1990年2月,亞佐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至少17.3萬個軍官家庭沒有住房,還有相當一部分軍屬沒有工作。”當時,許多歸國的軍人家庭,不得不臨時以空間緊張的軍營為家,津貼短缺,生活極為不友善。如此一來,蘇聯軍隊對蘇共的忠誠度就受到了影響。

蘇聯解體,400萬蘇軍為何無法挽救國家?這些原因很關鍵

第三,八一九事變後,軍隊非黨化,蘇共完全失去兵權

八一九政變的失敗,使蘇共迅速垮台,在此情況下,蘇軍中黨組織的命運自不必言。8月22日,葉利欽在掌握實權後,宣布蘇軍中的黨組織“均為非法組織”。8月29日,戈爾巴喬夫也簽署了指令,宣布撤銷蘇軍中的所有軍事政治機關。同時,葉利欽等人還對進階軍官進行大範圍撤換。此後,凡是沒抵制緊急狀态委員會的軍官,均被降級、撤職,取而代之的則是擁護葉利欽的人。軍隊非黨化,緻使蘇共對軍隊的控制力被嚴重削弱。

西方國家的“糖衣炮彈”,加上蘇聯高層的“自廢武功”,共同加速了蘇聯軍隊的瓦解。1989~1991年,蘇軍中有78%的官兵選擇了退黨,軍内的組織也被取締,蘇共再以無力對軍隊進行有效的控制與指揮。與此同時,各加盟國也紛紛計劃瓜分蘇軍,以組建本國、本民族的武裝力量。到1991年後期,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别克、亞美尼亞、摩爾多瓦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本國的武裝部隊。此時,蘇共完全失去了兵權,自然難以通過軍隊來維系聯盟的統一。

蘇聯解體,400萬蘇軍為何無法挽救國家?這些原因很關鍵

總體來說,蘇聯身為超級大國,擁有極為強盛的實力,任何國家都難以通過武力來消滅蘇聯。西方通過對蘇聯進行“和平演變”,讓蘇聯内部産生裂痕;而蘇聯高層在政策上存在失誤,讓軍隊失去了對政權的忠誠。在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蘇聯這座“堡壘”,便被“從内部攻破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