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家和他們的主人公,喜歡住什麼樣的房子?

作家和他們的主人公,喜歡住什麼樣的房子?

不知道你是否有個惡俗的愛好,走到哪兒都想考察一下當地的房地産市場。出國旅行,去濟州島,要看看那裡的房價多少,到了倫敦,也看看那裡的房價多少。我有這個惡俗的愛好,在書本裡也會考察一下房地産市場。

作者|苗炜

作家和他們的主人公,喜歡住什麼樣的房子?

我看英國作家安吉拉 卡特的傳記,總忍不住要比較她的稿費收入和當時的房價。1973年,卡特在巴斯買了一棟小房子,書中沒交代房價多少,我估計在2000英鎊左右,因為她當時看的另一所房子,标價2500英鎊。那年頭房價真是便宜,巴斯是英國美麗的小城市,溫泉很有名,能在那裡有一處房子也不錯。可惜,卡特買房子的錢,是她爸爸借給她的。她當時已經出版了兩本小說,但當年的版稅收入隻有8英鎊,給媒體寫稿子,稿費收入是250鎊。

作家和他們的主人公,喜歡住什麼樣的房子?

安吉拉 卡特(左) Angela Carter

安吉拉 卡特在英國巴斯的房子 Angela Carter Online

1976年,卡特在倫敦又買了一處房子,房屋售價是14000英鎊,這應該是一棟聯排别墅,townhouse,翻譯成聯排别墅就比較有檔次,翻譯成“排屋”就顯得不夠檔次。這棟房子共四層,卡特買了上面兩層,她的朋友買了下面兩層,各花了7000英鎊。四年後,朋友搬走,安吉拉把下面的兩層也買下來,這可不是再花7000英鎊就能買的了,漲價了,半套房子漲到了29000英鎊。也就是說,一萬四千英鎊的房子,四年間漲到了五萬多。那麼卡特最成功的小說能賣出多少錢呢?1983年,她的《馬戲團之夜》精裝本版權26000英鎊,平裝本版權25000英鎊,加起來是五萬英鎊出頭。這應該是她的好年份,作家也有好年份壞年份,好年份能多掙點兒。

作家和他們的主人公,喜歡住什麼樣的房子?

安吉拉 卡特在英國倫敦的房子 English Heritage

1980年代後期,英國出版業迎來很大的變化,小出版社被大出版社收購,大出版社花大價錢購買知名作家的版權,像寫出《杯酒留痕》的那個斯威夫特,一本小說能賣出15萬英鎊,像拉什迪,一本《撒旦詩篇》的版權是52萬英鎊,安吉拉也向文學經紀人施壓,想讓自己的小說賣到15萬。其實,作家憑自己的小說版權,很難養活自己。

我們看英國《衛報》2019年的一篇報道,他們調查了英國五千多個作家的生活狀況與經濟收入,說英國職業作家年收入的中位數是10050英鎊,作家家庭總收入的中位數是每年5萬英鎊。通過這兩個數字,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大多數英國作家都需要做兼職維持生活,兼職是指他們要給媒體寫稿,在學校教書,或者幹一些跟寫作無關的工作,又或者是伴侶比較有錢。如果按照一周工作35小時的标準來算,職業作家平均每小時收入隻有5.73英鎊,比25歲以上英國人的最低工資還要低2英鎊。很多作家都呼籲出版社提高稿費,讓收入更體面一點兒。他們說,如果作家收入不夠高,隻有經濟條件好的家庭能養作家,這樣會讓作品的聲音變得單調。《衛報》報道說,雖然作家的收入在下降,但英國的出版社都很賺錢。

大多數寫作者,一開始幹這行的時候,都以那些成功作家為榜樣,就看見他們成功,買房子置地,就幻想着自己也能憑寫作養活自己。加缪二十出頭的時候,在阿爾及爾搞文學,租下了一個海邊的房子,跟幾個姑娘住在一起,号稱是“看得見世界的房間”。等四十多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拿到獎金幹啥呢?一家人到處看房子。1958年在普羅旺斯鄉間一個叫盧馬蘭的小村子買了一間房子,小村子當時隻有六百多個居民,現在也不過一千多人。普羅旺斯鄉間買房,多美好。可二十歲搞文學,搞到四十多就拿諾貝爾獎,成功的機率極低。

作家和他們的主人公,喜歡住什麼樣的房子?

加缪在法國普羅旺斯盧馬蘭的房子 French Riviera Travel

作家和他們的主人公,喜歡住什麼樣的房子?

有一本書叫《作家的花園》,英文原版的标題叫“花園如何成為作家的靈感源泉”,寫的是英國作家和他們的花園,有一個宅子,有一片花園,能讓作家寫出成功的作品,但怎麼掙錢去買一個帶花園的房子?這個問題無解。我看這本書發現,羅斯金52歲那年寫作生涯達到巅峰,寫完了五卷本的著作《現代畫家》,1871年用1500英鎊買下了布蘭特伍德的一處院子,起初就是一片草坪,有一棟又小又潮濕的二層小樓,羅斯金改建了一下,1872年就住進去了,然後花好幾年的時間慢慢收拾他的花園,到他死的時候,留下的花園占地8.5公頃。這本書中提到的花園,可不是一棟房子加幾百平米的花園,而是一片地,上面建花園和房子。裡面說到阿加莎阿婆,一生住過好幾個宅子,其中在格林威的房子,是她和第二任丈夫住的,那是1938年買下的,6000英鎊買14.5公頃的土地。這是一大片土地。相比之下,弗吉尼亞 伍爾夫和丈夫買下的“蒙克屋”,是很小的一塊地,隻花了700英鎊,花園占地0.3公頃,這是1919年的價格。

作家和他們的主人公,喜歡住什麼樣的房子?

羅斯金在美國布蘭特伍德的院子 PR

料理過花園的人都知道,這是個專業活兒,幾百平米你自己還能勉強應付,真給你幾公頃土地,讓你種樹種花,那就需要雇園丁來打理。《作家的花園》中說,羅斯金留下8.5公頃園地,有22個園丁和勞工幫助他維護,書中可沒交代清楚,這22個人是不是羅斯金雇的,雇22個園丁,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承擔得起,雇20個園丁,那你家裡恐怕還要有10個仆人吧。雖然1870年代,雇仆人雇園丁都花不了太多錢,但一個作家也不太可能養二三十個仆人。

我們看看《毛姆傳》中寫到的毛姆在裡維埃拉的别墅。

老毛姆活着的時候,可能是在世最富裕的作家。1926年,他買下南法裡維埃拉的“瑪萊斯科别墅”,經過六個月讨價還價,以7000英鎊成交,占地9英畝。俯瞰大海,隐藏在樹林中間,身後能看見阿爾卑斯山的雪頂。老毛姆請了一位建築師來改造,一樓建大客廳和餐廳,二樓是多個卧室,再往上是毛姆的書房,書房視野開闊,能遠眺群山和大海,毛姆把望向地中海的窗戶遮蓋起來,總看美景會讓他分心。毛姆為啥要在南法置地呢?因為他跟他老婆鬧離婚,毛姆的老婆西麗,酷愛裝修,開了一家裝修公司,把家裡也變成展示空間,來了客人,看中什麼家具,直接買走,有一次她把毛姆正在用的書桌給賣了,毛姆一看,這日子沒法兒過了,離婚。據說西麗的裝修品味很棒,《時尚》雜志說,“她是教會我們在房子裡使用白色的人。少數幾個在現代風潮中保持冷靜,能把新舊融為一體的設計師之一。”

作家和他們的主人公,喜歡住什麼樣的房子?

毛姆在法國裡維埃拉的“瑪萊斯科别墅” FLLL

毛姆本就是個gay,非要結婚,結果把倫敦的房子給了西麗,還附帶一輛勞斯萊斯,還要每年付一大筆贍養費。他把南法的别墅當成自己和男友的家,認真打理。房子裝修時,毛姆也開始侍弄花園,他說,“我不曾料到這一大片無人問津的園林帶來的巨大誘惑”。起初,這片林子裡有松樹、含羞草和蘆荟,地表有迷疊香和百裡香,毛姆清除雜草,種上了茶花、木槿、三角梅,挖了一個蓮花池,種上了柑橘樹和檸檬樹,還做了一件地中海地區很罕見的事:鋪草坪。毛姆說,這是有錢人才幹的蠢事,因為草坪在地中海陽光照耀下,到夏天就完蛋了。硬裝完了是軟裝,毛姆在别墅中有藏書,有大量藝術品收藏。餐桌是路易十六時代的古董,書桌是十七世紀西班牙修道院中的定制。每間客房配好浴巾和洗漱用品,鮮花和礦泉水,然後開門迎客,世界各地的貴賓來到“瑪萊斯科别墅”,走過兩旁遍植松樹的車道,就到了白色大宅門前。

作家和他們的主人公,喜歡住什麼樣的房子?

毛姆在“瑪萊斯科别墅”裡工作 Art.com

毛姆這棟宅子,配備了多少服務人員?十三個人。包括一名男管家,兩名男仆,一名照顧女賓客的女管家,一名廚師,一名幫廚女工,一名司機和六個園丁。這個名單感覺如何?好像廚房裡的人少了點兒,園子裡的人太多。照顧花園不容易,可做飯也不容易。看,我入戲過深,已經開始琢磨該怎麼雇廚師和園丁了。那我們不妨看看英國鄉間大宅的生活。

作家和他們的主人公,喜歡住什麼樣的房子?

石黑一雄的《長日将盡》是以一位英國管家為叙述者的小說,故事一開始,管家史蒂文斯在達靈頓大宅子裡跟新主人對話,新主人是個美國人,這是1956年,英帝國的餘晖已然很暗淡,大宅子換了主人,傭人也都去找别的工作了,新主人覺得大宅子雇不了太多人,有三四個傭人就夠了,可管家史蒂文斯心說,我指揮過17個傭人,最多的時候我們雇28個人。史蒂文斯的爸爸,曾經給他講過一個優秀管家的故事,說這位管家跟着主人旅居印度,一切都按照英格蘭的最高标準來服務,有一天下午,管家去餐廳檢視晚餐布置得如何,發現有一頭老虎趴在餐桌下面,管家不動聲色回到客廳,客廳裡老爺正和客人喝茶,管家俯身過去說,“老爺,對不起,餐廳裡好像有一頭老虎,也許您會同意使用十二号口徑的步槍?” 幾分鐘後,主人和客人聽到三聲槍響,而後管家重新出現在客廳裡,端上一壺新茶。主人問,一切正常嗎?管家回答說,完美無缺,剛才所發生的一切絕不會留下任何可覺察的痕迹。史蒂文斯的爸爸給他講這個故事的時候,總會強調,剛才所發生的一切絕不會留下任何可覺察的痕迹,這是管家服務的最高标準。史蒂文斯說,自己的職業生涯就是以這位打虎的管家為典範,不留痕迹。他說,達靈頓宅子的大餐廳曾經招待過三十人用餐,這不難,難的是隻招待兩個人用餐,主人和一位客人,兩位先生肩并肩坐在餐桌中央,你既要做到全心全意地殷勤伺候,又要讓賓主覺得你不在場,這是優質服務的本質所在,賓主覺得你在邊上,用餐者之間的交談就會受到幹擾,是以管家怎麼處在陰影中,才是服務的微妙所在。

史蒂文斯的人生目标就是做一個優秀的管家,為此,哪怕爸爸在身邊死去,哪怕身邊有一樁愛情,都可以棄之不顧。這部小說獲得1989年的布克獎,被改編過電影,非常好看。

作家和他們的主人公,喜歡住什麼樣的房子?

《長日将盡》同名電影(又譯《告别有情天》)劇照

好多小說和影視劇,都以英國鄉間大宅為背景,比如《一位女士的畫像》《贖罪》《唐頓莊園》等等,我們看多了就會知道,英國老爺住在大宅裡,廚房是在樓下,廚房的油煙味不能飄到餐廳裡,英國老爺還要時不時舉辦狩獵活動,邀請客人打獵,老爺要有圖書室和吸煙室,女主人要有自己的客廳,我們雖然自己住的房子不大,怎麼住英式大宅倒是略知一二。有一本書上說,英國鄉間别墅的最低配置是這樣的:起房間三到四間,卧室十間,給孩子配日間育兒室和夜間育兒室,也就是要有孩子的 play room,還要給傭人提供住房。當然還要有花園,還要有周圍幾百畝的林地。

宅子占地越大,這塊地越值錢,稅也就越高,1930年,一塊價值50萬到60萬英鎊的地産,要繳納34%的遺産稅,200萬英鎊以上的地産,要繳納50%以上的遺産稅,養大宅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把一棟大宅一代一代傳下去,也不容易。是以很多英國鄉村大宅,最後都歸政府所有。

作家和他們的主人公,喜歡住什麼樣的房子?

《唐頓莊園》劇照

住在大宅子裡,要雇多少個傭人呢?《漫長的周末》一書記載,有一個叫露西的廚娘,1924年在貝爾沃城堡管理廚房,手下有四個傭人負責做飯和洗碗,另外有兩個女仆負責茶點房,茶點房跟廚房是分開的,茶點房負責烘焙,做面包做蛋糕,廚房負責做菜。1926年,露西結婚了,跑到阿加莎那裡去當傭人,她是廚娘,她丈夫是男管家,當時阿婆還是跟第一任丈夫住,在露西看來,阿加莎一家已經沒落了,雇的人太少,她是廚娘,丈夫是管家,除此之外,隻有一個打雜兒的女傭,一個照顧孩子的保姆,還有一個園丁,園丁的妻子還要時不時來做小時工。露西說,那時候我真可憐,要做飯,還要自己洗碗,我丈夫不僅要伺候他們吃飯,還得幫我收拾餐具。我們隻幹了四個月就辭職不幹了。你看看,傭人是很有脾氣的,你隻雇了四個傭人和一個園丁,那你家沒落了。以這個标準回頭看毛姆在裡維埃拉的宅子,廚房裡隻有兩個人,實在是很節省了。

1920年代,阿斯特家族的克萊夫登莊園雇傭了33名員工,一名男管家,一個副管家和三個男仆。兩個女仆照顧女主人,一個女管家,四個女仆。兩個茶點傭人,一個廚師,三個廚房女工,一個洗碗工和一個打雜兒的。4個洗衣女傭,兩個雜工和一名大廳侍者。一個電話接線員,一個木匠,一個守夜人。這是室内從業人員,外面的莊園有70多個勞工,包括園丁、獵場看守人、電工、船夫等等。是的,有電工了,1920年代是英國大宅開始有電的時代,兩次大戰期間是英國用電戶激增的年代,1920年隻有75萬戶,1938年有900萬戶。你看,住在大宅子并不好,要雇三十多人,像管理一個小公司似的,就雇兩個人,那管家也就沒啥要管的了。

作家和他們的主人公,喜歡住什麼樣的房子?

阿斯特家族的克萊夫登莊園 National Trust

阿斯特家族當然不止這一套房子,他們在英國一共有五處房産,其中一棟“小房子”有14間卧室。有錢人當然也不能隻在鄉下大宅憋着,要有一輛勞斯萊斯代步,富裕人家還修起了私人飛機場,沒事兒開飛機轉悠。夏天要去裡維埃拉度假,從倫敦經巴黎飛到馬賽,全程7個小時,飛機票18英鎊。那時候的錢,不能拿今天的眼光來看,西麗毛姆1931年的收入是2000英鎊,這是一大筆錢。頭一年,有一個叫哈羅德的外交官買下一棟鄉下宅子,花了1.2萬英鎊,然後又花錢整修,一共用掉3萬鎊,相當于如今的400萬英鎊以上。

英國鄉村大宅,是溫暖老英格蘭故事的外景地,溫暖老英格蘭故事,是英國文學的一大賣點。我們這裡其實也不乏文學中的房地産故事,好多人看《紅樓夢》,也會暗暗畫出地圖,哪裡是怡紅院,哪裡是潇湘館。我本以為這些故事都發生遙遠的過去,可蘇州博物館落成那年,我去蘇州采訪,當地有一位采訪對象說,你該去找拙政園主聊聊,我問,這園子不是國家的嗎?哪裡還有什麼主人?當地人說,有,後人就住在上海。他給了一個電話一個位址,我跑去上海,上了門,一位老太太給我迎進去,是個兩房間,客廳大概十來平米,一間卧室的門緊閉,那是拙政園的一位後代,應該是八九十歲了,不太友善見客了,那老太太是他女兒,給我倒了一杯水,講自己小時候在拙政園聽戲的故事,我坐在那兒聽,半信半疑。後來有同僚跟我閑聊,說貝家在蘇州的園子是獅子林,比拙政園小,貝聿銘設計蘇州博物館,一定要占拙政園一角,這說明貝氏家族還是後來居上。這樣的故事聽着不錯,應該有人編出來。

作家和他們的主人公,喜歡住什麼樣的房子?

冬日的拙政園 China Discovery

排版|俞冰如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衆号:城市家City+

(ID:songguo_life )

- fin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