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除了花園口決堤,老蔣這次指令危害更大,幸虧沒有實行

1938年6月,蔣介石為了延緩日軍進攻的腳步,将位于河南鄭州的黃河南岸花園口大堤炸開,洶湧的黃河水瞬間淹沒了3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造成400多萬人流離失所,堪稱人間慘劇!

除了花園口決堤,老蔣這次指令危害更大,幸虧沒有實行

雖然這次事件名義上是為了抗戰,但誰也不能否認,國民政府在軍事上無能,在政治上短視,在民心上更是冷血無情,這樣的國民政府,是注定要被淘汰掉的!

而且,更讓人無語的是,蔣介石除了這次制造黃河決堤事件,還曾把目光放在了長江上面,下令要炸毀長江大堤,再次制造慘案。

1937年底南京淪陷之後,中華民國的新首都雖然名義上定在重慶,但實際上當時最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還是武漢三鎮,想當初辛亥革命就是在武昌打響的,而武漢三鎮在民國時期一直是起着“準首都”的重要地位,是以南京淪陷後,武漢實際上才是真正的“陪都”。

除了花園口決堤,老蔣這次指令危害更大,幸虧沒有實行

是以,日本為了盡快結束戰争,就于1938年6月發動了“武漢會戰”,這也是抗戰初期中日雙方投入兵力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久、戰況也最激烈的大會戰。

由于戰場大多集中在長江流域各省,是以蔣介石在幾次戰況危急之際,都想炸開長江大堤,妄圖再次以水代兵,阻滞日軍進攻的腳步。

1938年6月17日,日軍攻陷安徽潛山,次日,日軍又要渡過長江支流潛水,遇到中國軍隊的抵抗。當時正值雨季,連綿不絕的降雨使潛水水位暴漲,河面也極大增寬,給日軍強渡帶來極大不利,不過,日軍還是占領了西岸地區。

除了花園口決堤,老蔣這次指令危害更大,幸虧沒有實行

面對日軍的快速進逼,蔣介石非常恐慌,無奈之際,又想到了前不久在徐州會戰期間炸開黃河的馊主意,想再制造一次決堤事件。

于是,蔣介石指令長江沿線各部隊,準備挖開長江大堤,在給長江大堤守軍的電文中,赤裸裸地透露出對人民生命家園安全的無視:“乘江河湖漲水之期,凡在我軍作戰有利方面,務處之構成泛濫,并望先行後報。”

請注意這個詞——“先行後報”,也就是說,隻要時機到了,守軍就可以立即炸開大堤,不用先彙報,完全沒有把當地百姓的生命放在眼裡!

要知道,長江比黃河的水量更大,水勢也更急,要是炸開了大堤,損失肯定要比花園口決堤事件更大,絕對将成為人間地獄!

除了花園口決堤,老蔣這次指令危害更大,幸虧沒有實行

不過,幸好長江大堤建得非常堅固,部隊沒有破壞成功,避免了一次比黃河花園口決堤更大的災難。當然,也有可能是長江大堤守軍還有點良心,故意沒有炸開。

但是,雖然大範圍的決堤沒有發生,但局部的決口還是使安徽廣濟、黃梅、宿松、太湖、潛山和懷甯6個縣遭受了洪災,受災面積達3000多平方公裡,無數百姓受到了生命威脅。

從這兩次事件來看,蔣介石固然是出于抗戰的考慮,但是,他的無能和冷血,同樣讓人發指,後來被趕出大陸,也是民心所向!

曆史客棧作者: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