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4年,央視接到江蘇83歲老人求助信,上司核實身份後:快上報軍區

1994年的一天,位于北京的中央電視台突然收到一封來信。作為我國的輿論機構和思想文化陣地,央視名聲響亮,經常會收到粉絲的來信,是以對這封信函并不稀奇。但當從業人員打開信封,閱讀過信件上的内容後,頓時大驚,急忙上報央視上司。上司在看過信件後,也震驚當場。

94年,央視接到江蘇83歲老人求助信,上司核實身份後:快上報軍區

趙贈熊

這是一封來自江蘇的信件,其中寫道:

我是原國民黨軍隊上校處長,與參加“神州風采”節目的新中國第一批女飛行員相識,望央視能夠出面,找到健在的女飛行員,安排我和她們見一面,這是我人生最後的願望。落款:趙贈熊。

央視上司并沒有選擇立即回信,他有些疑惑:國軍的上校軍官,為什麼會認識新中國女飛行員?時隔這麼多年,他為什麼堅持要和女飛行員見面?畢竟在此前,央視收到過多封惡搞信件,一時他們也拿不準信件内容的真假,準備進行一番調查後再下結論。

于是,疑慮重重的央視從業人員,和“神州風采”節目組取得聯系,核實信件内容的真實性,同時根據寄信人趙贈熊留下的位址,派人對他的身份進行調查。随着調查的不斷推進,展現在從業人員面前的,赫然是一段令人動容的傳奇往事。央視上司不敢怠慢,立即緊急上報軍區,向軍區求助。

94年,央視接到江蘇83歲老人求助信,上司核實身份後:快上報軍區

一封來自江蘇鄉下的求助信

向央視寄信的人,是一位來自江蘇常州嘉澤鎮的老人,名叫趙贈熊,這年已是83歲高齡。十幾年前,他的小兒子癱瘓在床,為了照顧兒子,他辭去了倉庫保管員的工作,回到家鄉常州生活,靠微薄的終身俸度日。

1994年的9月14日這天,趙贈熊老人像往常一樣坐在凳子上收看中央電視台的節目。這天,趕上央視“神州風采”那期節目播出。節目一開始,便出現了一段年代久遠的灰白畫面,一批女飛行員娴熟地登上飛機,駕駛着飛機翺翔在藍天之上。緊接着,畫面又轉到幾位中年婦女接受中央上司人的接見。

看到這一幕,趙贈熊被震驚在當場,老花鏡差點掉下來。過了很久,他才緩過神來,一句話脫口而出:“這是我當年教出來的學生!”

94年,央視接到江蘇83歲老人求助信,上司核實身份後:快上報軍區

女飛行員

刹那間,往事一幕幕場景在腦海中浮現,喚起了趙贈熊對學生們的思念,想要再有生之年,再見一見這些學生。經過再三思慮,老人拿出紙筆,向央視寫了一封求助信,表達了自己的最大心願。信件寄出後,趙贈熊放松下來,仿佛完成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決定。

但時間過去了一個多月,老人始終沒有等到央視的回複,他隻好又提筆寫了一封信,寄到北京,但信件如石沉大海一般,還是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正當老人感覺心灰意冷之時,他突然接到常州電視台的電話,邀請他到電視台接受采訪。在采訪現場,趙贈熊将自己的經曆和盤托出,一副壯麗的史詩畫卷終于呈現在人們面前......

94年,央視接到江蘇83歲老人求助信,上司核實身份後:快上報軍區

青年時期的趙贈熊

王牌飛行員,投誠解放軍

1911年,趙贈熊出生于常州市嘉澤鎮。受“五四運動”影響,年紀尚小的趙贈熊就開始接受進步思想的熏陶,在他弱冠之年,就成為鎮裡進步青年的帶頭人。在此期間,他親眼目睹軍閥混戰,以及西方列強在中華大地上的暴行,心中十分氣憤,于是棄筆從戎,南下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8期,從此走上了從軍之路。

1934年,從黃埔畢業的趙贈熊,順理成章地被安排到國民黨陸軍某戰車營擔排長,與日軍展開交戰。然而幾場戰鬥下來,原本信心滿滿的他突然有一種強烈的挫敗感:他所在的戰車部隊,由于沒有空中支援,在日軍飛機面前不堪一擊,損失慘重。看着戰友們一個個犧牲,戰車一輛接一輛被炸毀,趙增熊痛不欲生。在悲憤之餘,他在心裡暗暗發誓:有朝一日一定要駕駛飛機,在空中與日本人較量!

1936年,趙贈熊終于等來了天賜良機。這一年,位于杭州笕橋的中央航校對外增收學員。中央航校是我國建立的第一所飛行學院,從中央航校畢業的學生,畢業後奔赴前線,與日軍對戰,90%血染長空,壯烈犧牲。趙贈熊當然明白其中的危險,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報了名,成功通過考試,成為航校的一名學員。

94年,央視接到江蘇83歲老人求助信,上司核實身份後:快上報軍區

中央航校

從中央航校畢業後,趙贈熊和同學們立刻被派往前線作戰。這一次,他不再是靶子,而是翺翔在藍天,尋找獵物的獵手。

在抗日戰争中,趙贈熊參加過南京保衛戰、武漢空戰,多次擊落敵機,立下赫赫戰功,成為中國空軍王牌飛行員,并被任命為飛行隊長。

在參加作戰的同時,趙增熊還承擔起教育訓練飛行員的任務,整個抗戰期間,他培養出300多名飛行員,為抗戰做出突出貢獻。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戰勝利了。連續數年奔波在前線作戰,趙贈熊有了強烈的厭戰情緒,打算回老家,過上平淡的生活。但蔣介石正在蓄謀内戰,怎麼可能答應他的請求。于是,不願意中國人打中國人的趙贈熊,被調任到成都擔任空運庫庫長,從一名王牌飛行員,變成了一個管倉庫的。

1949年,國民黨軍在各線戰場潰敗,逐漸敗退台灣。根據國民黨的訓示,趙贈熊把妻子、大女兒和大兒子送上了去往台灣的飛機,小兒子因為生病需要治療,和他一起留在了成都。令趙贈熊沒想到的是,從那天開始,全家人被迫分離,再也不能相見。

94年,央視接到江蘇83歲老人求助信,上司核實身份後:快上報軍區

中國飛行員

1949年11月,劉鄧大軍向西南進軍。這一天,趙贈熊的妹妹趙陸林和妹夫巫竟放突然登門。趙贈熊知道,兩人早已是共産黨員,應該是來當說客的。

果然,巫竟放一進門就開門見山,說道:“如今國民黨大勢已去,像你這樣對抗戰有功,而且沒有迫害過共産黨的國軍幹部,棄暗投明才是最好的選擇。而且你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共産黨一定會重用你的。”

有了巫竟放的保證,趙增熊下定了起義的決心。在解放軍到來前,他悄悄将倉庫裡的物資轉移到城内的國小内,并命人嚴加看管。12月17日,成都解放,趙贈熊率部投誠,并将物資原封不動地交給解放軍。

果然,在成都解放後,趙贈熊立刻被為人重任,和其他投誠的國軍空軍技術人才一起,來到東北,進入剛剛成立的第7航校擔任教官。在航校任教期間,趙贈熊又為國家培養出300多名飛行員,其中最讓他印象深刻的,就是共14位的新中國第一批女飛行員。

94年,央視接到江蘇83歲老人求助信,上司核實身份後:快上報軍區

東北航校

培養女飛行員,榮立一等功

早在建國前,毛主席就提出:新中國要有屬于自己的空軍。不久後,劉亞樓被任命為第一任空軍司令員,組建新中國的第一支空軍力量。在組建空軍的過程中,鄧穎超向中央提議:組建女子航空大隊。于是,在東北第七航校的第一批學員中,就有14名女子飛行學員。作為航校的教官之一,趙贈熊接過了這項光榮使命。那天,軍區上司當面向他強調:“如今我國有了女司機、女坦克手,唯獨沒有女飛行員。你一定要将這14名女飛行員培養好,一個也不能淘汰。”

此前,中國尚未有女飛行員駕駛飛機升空的例子,培養女飛行員,這無疑是個巨大的考驗。但趙贈熊沒有退縮,他堅信在共産黨的上司下,在國家的鼎力支援下,一定能培養出一批能打仗、能打勝仗的女飛行員!

趙贈熊做好了十足的心理準備和飛行課程準備,但在實踐教學中,女飛行員由于膽子小,遇到了不少困難。

94年,央視接到江蘇83歲老人求助信,上司核實身份後:快上報軍區

一次,趙贈熊和一名女飛行員一起登機,坐在副駕駛指導學員駕駛飛機。然而,飛機正要着陸時,機輪猛地跳了起來。女學員被吓了一跳,一時反應不過來,竟然兩手一攤,啥也不管了。這種操作十分危險,就像現在一些女司機開車,看到前方的障礙物忘了踩刹車,而是選擇捂臉。

趙贈熊見狀,急忙接過操縱杆,一番操作才讓飛機平穩落地。走下飛機的趙增熊驚魂未定,詢問道:“剛才怎麼回事?”

女學員也被吓得滿頭大汗,解釋道:“教官,剛才飛機失控,我頓時有點慌,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可能我本來就不适合開飛機。”

趙贈熊見狀急忙安撫,說道:“沒事,多飛幾次就熟練了,教官有信心帶好你們。”

此後一段時間,趙贈熊總是不厭其煩地進行試飛,私下又找女學員談心,和她們讨論克服心理障礙的辦法。在他的悉心指導下,14名女學員的水準日漸精湛,全部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完成任務的趙贈熊,也被授予一等功榮譽稱号。

此時正值抗美援朝時期,趕上國家用人之際,女飛行員們在順利出師後,很快被秘密投入戰場。而趙贈熊和學生們這一别,就是足足43年。

94年,央視接到江蘇83歲老人求助信,上司核實身份後:快上報軍區

求助央視,再續前緣

1956年,我國大力發展民航,趙贈熊接受組織安排,進入民航部門工作。1961年,趕上三年自然災害,民航系統被迫暫停工作,大量裁員,正值壯年的趙贈熊隻好離開部隊,進入一家機械廠工作。後來,他又在廠裡的安排下當了一名倉庫管理者,在這個崗位上一幹就是17年。

1977年,和趙贈熊相依為命的小兒子突然癱瘓,為了照顧兒子,也為了讓遠在台灣的妻兒有機會找到自己,他回到了老家常州,過起了普通的退休生活。

鬥轉星移,一轉眼17年時間過去了。1994年的一天,83歲的趙贈熊像往常一樣收看電視節目時,偶然看到播出的“神州風采”節目中,出現了自己教過的第一批女飛行員。此時此刻,老人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向中央電視台寫了一封信,尋求幫助。

94年,央視接到江蘇83歲老人求助信,上司核實身份後:快上報軍區

趙贈熊和女學員周映芝、武秀梅合影

央視上司确認過趙贈熊的身份後,立刻聯系軍區,安排老人和仍在世的女飛行員見面。與此同時,央視又與常州電視台取得聯系,讓電視台的從業人員先行對老人進行采訪。在采訪現場,從業人員問道:“趙老,您有什麼話想對女飛行員說?”

趙贈熊眼含熱淚,回答道:“我想早日能與她們團聚!”

經過多番尋找,央視終于聯系到趙贈熊老人當年教過的兩名女學員,周映芝和武秀梅。當二人得知老人仍健在時,忍不住掉下了眼淚,給老人寫了一封很長的問候信,第一句便寫道:“趙老,您是我們的啟蒙教師,我們忘不了您。”

第二年3月,在央視的協助下,趙贈熊被請到北京,和他的兩名女學員見面。時隔43年,老人看着眼前兩個頭發已經斑白的女學生,忍不住感慨道:“認不出了啊!認不出了啊!”

此後,央視對趙贈熊老人進行了專訪,問道:“趙老,您當年為什麼要培養飛行員?”

老人楞了一下,然後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為的是抗美援朝,為的是大敗美國侵略者,為的是保家衛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