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立新說日本人沒有燒毀故宮、搶劫國寶,其實真相是這樣的

最近,一個名叫趙立新的瑞典籍演員,在微網誌發表了一則“高論”,引發了國人的憤慨。

趙立新以抗戰時期侵華日軍沒有燒毀故宮,也沒有搶劫故宮珍寶(他以為),就認為日本人不像“侵略者”。這種無知又無恥的謬論,再次重新整理了人們對明星知識水準和道德底線的認識。

趙立新說日本人沒有燒毀故宮、搶劫國寶,其實真相是這樣的

在侵華戰争時期,日軍确實沒有燒毀故宮,但這絕不是日本人不想燒、不想搶,而是出于一些欺騙國人、美化侵略的“戰略考慮”,是一種随時可以改變的“政策”。

日本對中國尤其對華北地區的侵略,是一個漫長的“蠶食過程”,其采用的政策也是既有政治分化、文化奴役,也有武力殺戮的多種政策,這一點與他們在華中華南地區以軍事進攻為主要手段是不同的。

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由來已久,早在清朝末期,日本國内就湧現出各種侵華“謀略”,其中最險惡的就是首先從思想文化、民族宗教上将中國分化、分裂為“五大塊”,甚至“七大塊”,讓中國陷入内讧内亂,然後各個擊破。

是以,日本對東北、華北的侵略戰略,就不完全借助武力,而是更傾向于拉攏扶持漢奸,成立親日的傀儡,進而達到“以華制華”的目的。

趙立新說日本人沒有燒毀故宮、搶劫國寶,其實真相是這樣的

在日本人的侵華戰略中,北平正是施展這種政治分化企圖的最佳的用武之地,而作為世界性的著名文化古迹,故宮舉足輕重的政治文化方面的分量,日本人當然不會不知道,也不會不忌憚,更不會不利用!

是以,打着“同文同種”、“共存共榮”旗号的日本侵略者,出于麻醉中國人民的目的,他們怎麼可能急欲幹出燒毀故宮這種人神共憤、天下嘩然的愚蠢暴行呢?

至于趙立新說的“日本人沒有大肆掠奪故宮國寶”,其實了解近代史的人都知道,這不是日本人不想搶,而是他們“沒的搶”。

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早已世人皆知,中國人怎麼可能不早早防患于未然?早在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來到北平,就與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商談故宮文物的安全問題,他深知日寇下一步的侵略矛頭會指向華北平津,就提議将故宮珍寶分批運出北平,護送到腹地安全保護起來。

趙立新說日本人沒有燒毀故宮、搶劫國寶,其實真相是這樣的

(圖:易培基)

張學良與易培基在北平西山碧雲寺旁邊的一所小别墅裡,商談了好幾天,最後才敲定了文物轉移的詳細方案。

1933年,日軍攻陷山海關,華北危機,北平危機,故宮國寶南遷行動正式啟動。1933年2月5日夜,故宮博物院第一批2118箱文物運往北平前門火車站。

盡管此次行動做了足夠的保密工作,但是不知哪個環節走漏了消息,大量北平市民和學生圍住火車站,一些學生甚至卧軌,阻止文物運出北平。不得已,張學良親自向市民學生痛陳國寶南遷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并以人格擔保,一定派精兵一路護送到南京,交政府妥善保管,以確定國寶的安全,人們這才将信将疑地放他們成行。

趙立新說日本人沒有燒毀故宮、搶劫國寶,其實真相是這樣的

就這樣,故宮最精粹的文物被搶先南遷,剩下的文物也一直被愛國的社會各界名流組成委員會,監護保管。日本人進入北平後,礙于種種阻力,尤其是國際上的輿論壓力,不敢對剩餘文物進行明目張膽的搶劫。

這就是日本人沒有對故宮進行劫掠焚毀的真相,而不是那個狗屁趙立新認為的那樣,說什麼日本人不像侵略者。

最後再說一個小常識:中國的聯考,藝術生的分數線是最低的,如果參加普通聯考,大多數人連三本都考不上。是以,明星們就不要秀什麼“學霸”人設了,你們的那點智商和學識,實在不夠看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