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500億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向來是主動權益基金的主戰場,但随着機構持倉向頭部公司不斷集中,從中獲得超額收益的難度也在增加。機構想要獲得超額收益,必須要開辟新的戰場,破局的方式之一在于尋找具有較大成長潛力的中小市值公司。
那麼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如何打造和展現自己的成長力?中小市值企業成長動力展現在哪些方面?
在2021年12月30日舉辦的“創新成長·經濟生長”第一财經小獅子100指數釋出會上,“中小市值企業成長力觀察”圓桌對話對這些話題進行了探讨,至純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蔣淵、協鑫能科總裁費智、晶瑞電材總裁薛利新、飛凱材料總經理蘇斌參與了讨論,沙利文中國區執行總監徐彪為該場圓桌主持人。
企業發展最關注哪些?
蔣淵表示,至純科技一路走過來最關注的是戰略管理和創新能力的建設。她表示,财務資源、核心技術和高端人才的擷取能力是除了戰略管理能力以外,最關注的三個核心能力。“後兩個核心能力的擷取非常依賴資源,而上市讓我們得以獲得更多資源。”
相比約70%營收來自半導體裝置領域的至純科技,晶瑞電材和飛凱材料聚焦電子材料領域。前者專注于半導體材料和锂電池材料,後者覆寫半導體、LED和光通信領域。
薛利新認為,晶瑞電材的發展需要四個要素。一是具有高速發展、規模化的市場容量;第二是有核心競争力的産品;三是具有狼性特征的團隊;四是資金。“此外,政策紅利對于企業來說是一雙隐形的翅膀。”
蘇斌表示,上市公司實作長期成長需要兩大要素,一是來自于下遊行業的多元化,和在同一行業産品的多元化。作為先進材料企業,這是未來成長的一個方向。第二,對一個材料企業而言,自主研發和外部結合,要齊頭并進。
協鑫能科是協鑫集團旗下專業從事移動能源、清潔能源發展的平台,屬于新能源賽道。費智表示,企業實作更高速度的發展要有幾個特質:首先是找好賽道,賽道小肯定做不大;其次要創新。現在同質化程度也很高,要有很好的商業模式和科技競争力;再次是團隊和機制。人才是第一資源,機制是發揮人才作用的根本保障。
什麼樣的創新才是有效的創新?
創新是企業發展永恒的話題,技術的進步來自于不斷的創新。那麼,什麼樣的創新才是有效的創新?
蔣淵表示,在至純科技内部,創新研發是當做投資來管理的,主要有兩類:一是基于現有産品線的研發,二是預言類的研發,支援戰略的延展。“基于投資的角度,研發的資源投入會非常謹慎,而以市場為牽引,就會非常有效。”
“晶瑞電材的做法是:首先樹立一個明确的标杆産品;第二,要絕對貼近客戶,任何一個新的産品研發創新都是貼近客戶的;第三是個性化,這樣的研發才是可持續的,可擴大的。” 薛利新說道。
蘇斌表示,創新需要大量的投入,但這并不意味着創新一定會有正面的結果。首先産品的創新更多來自于已有客戶群體的需求和要求。另外我們每年會撥一些費用,用于鼓勵研發人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或許會出來一些我們想不到的東西,當然這也需要時間去驗證。
滿足客戶需求也是協鑫能科做創新的第一要義。費智認為,企業有效創新主要展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要有需求的創新;第二是要有組織的創新;第三,創新還需要有基礎、有支撐。“我們不能蹭熱點,要發揮團隊、現有業務的優勢,這樣能夠少走彎路、少花成本。”
和海外企業的競争政策
無論是至純科技主攻的半導體清洗裝置,還是晶瑞電材聚焦的光刻膠,都面臨着與海外企業激勵的競争。
國内企業如何與全球占據主動地位的海外企業競争?蔣淵認為,中國的半導體領域裝備也好、系統也好,一定要讓使用者去使用國産裝備的時候,真正能夠達到良率、效率跟海外1:1,才能有未來。
“我們現在有一些領域已經非常紮實,有一些領域還需要一些時間。隻要産業鍊鍊動起來,産業的未來就會充滿希望。就像下遊使用者給裝備企業很多機會,我們裝備企業也給上遊的零部件企業很多嘗試的機會,慢慢看到鍊動。”
對于晶瑞電材來說,首先要加大投入,第二要加大力度進行人才的培養,第三,擴大生産量、擴大産能。薛利新表示,“隻有資金、人才、産能都具備,才能保證晶瑞後續在光刻膠等一系列方面來符合半導體快速發展的情況,才能夠跟上國際上先進的頭部企業。”
占據飛凱材料營收約70%~80%的現有的材料産品,目前都與國外大公司有着激勵競争。對此,蘇斌透露,飛凱材料一直在緻力于打造一個開放的平台。“想要持續地積累、成長,肯定不能把自己的門關起來,必須和境外密切結合。”
蘇斌表示,這個平台是硬體的平台,不管是在研發硬體的投入,還是生産能力的配套,都非常有利于我們與境外材料大企業合作的快速落地和轉化。
協鑫能科在中國企業出海競争方面具備豐富經驗。費智的主要體驗在三個方面,一是技術, 二是成本,三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