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軍起義将領中,他的實力最強,手握50萬大軍名震華北

蔣介石上司的國軍集團,由于集團軍内部有雜牌與嫡系之分,使得蔣介石隻重用嫡系将領,而雜牌将領大多數都受到了冷落。而這樣的結局也導緻了,在解放戰争中,蔣家王朝快要覆滅時,戰場上就出現了國軍将領起義的現象。其實這也不難了解,面對生死大多數人還是選擇識時務者為俊傑。畢竟這是内戰,不像是抗戰時期投降叛變就是漢奸,這樣會遺臭萬年的。而解放戰争時期就不一樣,在國軍選擇起義的将領中,還有三位(陳明仁,董其武,陶峙嶽)後來被授予了開國上将。

其中的陳明仁還是蔣介石的嫡系将領,包括國軍一級上将程潛,唐生智都選擇了起義。尤其是這位程潛,他還是國軍元老級别的人物,曾經是中山先生最看重的後生之一,但是最後也背叛了三民主義。

國軍起義将領中,他的實力最強,手握50萬大軍名震華北

當然了,在解放戰争時期,除了以上這幾位外,還有許多雜牌将領都選擇了起義。而就在這些起義将領中,有一位國軍起義将領的實力是最強,他在解放戰争時期手握50萬大軍,職位是華北剿匪總司令(相當于是我軍的野戰軍司令員級别)。

掌握50萬大軍也選擇起義的将領,就是大家比較熟知守城名将傅作義。作為國軍剿匪總司令之一的傅作義能夠選擇起義,實際上也是與蔣介石之間有隔閡,要知道,傅作義屬于是閻錫山的晉系分支,标準的雜牌将領,雖然,任華北剿匪總司令的職務,但老蔣也是心不甘,情不願讓他擔任的,因為在華北地區傅作義的勢力最大,加上長期在華北地區活動,積累了一定威望,想不讓他擔任也難。

國軍起義将領中,他的實力最強,手握50萬大軍名震華北

包括在解放戰争時期華北地區的作戰,傅作義也還是先後取得了一定的勝利的,應該說在軍事上,先後擊敗過聶帥,賀老總等人,是以蔣介石還授予了他國光勳章作為獎勵,請注意了,此勳章除了蔣介石本人,在國軍所有将領中,隻有傅作義一人獲得,包括蔣介石的嫡系陳誠也沒有獲得此榮譽。

但是,在1948年11月爆發的平津戰役中,傅作義向蔣介石提出堅守華北與敵人決戰。本來蔣介石是建議他南下的,但是傅作義在華北那是響當當的人物,擁有北平王之稱,他有點舍不得放棄華北大好河山。加上他對蔣介石也不是很放心,認為隻要一旦離開老巢,就成了軟柿子,蔣介石想怎麼捏就怎麼捏。于是果斷拒絕了蔣介石的建議,堅守華北,但是此時遼沈戰役結束,東北野戰軍提前入關,與華北軍區野戰部隊聯合指揮了這場平津戰役。兩個野戰軍合在一起總人數約一百三十多萬,而傅作義隻擁有50萬大軍,從人數上他就處于劣勢。

國軍起義将領中,他的實力最強,手握50萬大軍名震華北

是以,我黨還是希望傅作義能夠聲明大義主動起義,但是,他也是心不甘情不願,認為50萬大軍還可以抵擋一陣子。但是,我軍并沒有給他喘氣的機會,一邊打一邊談,先後解放了天津,殲滅傅作義最依賴的第35軍,在軍事上給予了重創,再次進行和談,就會事半功倍。加上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又是我黨的同志,讓她做父親的工作說服,自然也會事半功倍。

就在這樣的條件下,實力最強,手握50萬大軍,名震華北的傅作義,最終也選擇了起義。成為解放戰争時期,國軍起義将領中實力最強的一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