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指令就上了戰場,我毛岸英有什麼理由不去?”
——在電影《長津湖》中,毛岸英說的這句話,讓無數觀衆熱淚盈眶。

毛岸英在蘇聯留學多年,學業有成,精通俄語和英語,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作為當時非常緊缺的專業人才,毛岸英在任何領域都大有用武之地,但是,随着北韓戰争的爆發,他的命運卻出現了重大的轉折。
關于毛岸英去北韓前線,很多人都知道毛主席的那句話:“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他不去誰還去?”其實,毛岸英并不是父親要求他去的,而是他主動要求去的。
正如電影《長津湖》中的那句話:“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指令就上了戰場,我毛岸英有什麼理由不去?”
那麼,毛岸英在北韓期間都做過什麼事呢?有過哪些貢獻?
毛岸英在志願軍中的身份,是彭德懷的機要秘書兼俄語翻譯,也就是“劉秘書”,是以很多人都以為,毛岸英在北韓期間隻是做一些文職工作,危險性不大,其實,毛岸英早在蘇聯時期就是一名優秀的坦克部隊軍官,從蘇聯遠征幾千裡直搗納粹巢穴,立下過赫赫戰功,是以,大家很快就領教了毛岸英英武豪邁、渾身是膽的另一面。
有一天,志願軍司令部附近發現了一顆美軍飛機投下的未爆炸彈,當時美軍有專門滞後爆炸以殺傷更多人的延時炸彈,是以,這顆炸彈對司令部的威脅非常大,必須盡快拆除。
可是,一時間找不到專業的工兵,這時,毛岸英挺身而出,主動要求去拆除這顆炸彈。同僚們紛紛勸阻,說這樣太危險了,但毛岸英拍拍大家的肩膀,笑着說:“你們就放心吧,别告訴彭總就行!”
毛岸英吩咐大家隐蔽好,然後拿起一把簡單的工具,走到那顆炸彈跟前,仔細觀察了一會兒,就開始動手拆卸起來。
遠處的同僚們都緊張得要命,有的人甚至捂住了耳朵,埋下頭不敢看,生怕傳來驚天動地的炸響!誰知,過了一會兒,就傳來毛岸英的喊聲:“好了,解除警報!大家出來吧!”
大家心驚膽戰地圍上去一看,好家夥,毛岸英竟然真的把這顆炸彈給拆除了!地上黃晶晶的高爆炸藥,看上去就令人毛骨悚然!
大家心有餘悸地問毛岸英,什麼時候學的這麼神奇的“手藝”?毛岸英笑了笑,簡單介紹了自己在蘇聯衛國戰争時期的經曆,作為一個坦克兵軍官,這種拆解炸彈的活兒,就跟老農民收拾農具一樣非常熟練。
大家這才知道,原來毛岸英還有這麼豐富的戰争經驗,完全不是一個“翻譯”的身份就能概況的!
毛岸英不僅精通俄語,而且還自學了英語、法語,入朝後又積極學習韓語、日語,是以,毛岸英在工作之餘,還擔任起了對“聯合國軍”戰俘的審訊工作。
有一次,毛岸英審訊一名美國陸軍少校軍官,叫羅斯·萊爾斯,通過他的循循善誘,不僅得到了一些美軍的軍事情報,還了解了美軍真實的精神狀态。
後來,萊爾斯少校大為感慨,他對比了中國志願軍和二戰中日軍對待戰俘的巨大差距,由衷盛贊中國軍隊是一支不可戰勝的仁義之師!
毛岸英不僅能做戰俘的說服,還曾經做過志願軍名将梁興初的說服,這是怎麼回事呢?
梁興初帶領的38軍是功勳卓著的王牌部隊,不過剛剛入朝,受到錯誤情報的影響,第一次戰役打得不好,受到了彭老總的嚴厲批評,一向心氣很高的梁興初受不了,情緒非常沮喪。
毛岸英就主動找到梁興初,做他的說服,開導他說:“梁軍長,不要灰心,彭總其實非常器重你,總在司令部念叨你們38軍,這次沒打好沒關系,下次打好就是了。”
毛岸英說完,又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要求:“梁軍長,我早就知道38軍是一支戰無不勝的英雄部隊,您看我能不能到38軍,做一個團長或者團政委?”
梁興初知道毛岸英的身份,當然不會同意他到那麼危險的前線當團長,就打着哈哈笑道:“哈哈哈,我們的團長可個個都是老紅軍啊,你剛下來,就想取代他們?”
毛岸英雖然沒能實作自己的願望,但他的鼓勵也讓梁興初非常感動,後來在第二次戰役中,率領38軍打出了志願軍的威風,讓彭老總都激動地高喊“38軍萬歲”。
另外,毛岸英在北韓期間,還救過一個北韓兒童,在當地廣為流傳。
在志願軍司令部附近有一個村莊,有一次被美軍飛機轟炸,很多房屋起火,毛岸英看到後,立即飛奔過去救人,從火海中救出了一個大娘。
大娘哭着說,裡面還有自己的孫子,毛岸英立即端起旁邊的一盆水,把自己淋濕後,又沖進了火海,救出了那個孩子,把大娘感動得痛哭流涕。
後來,毛岸英不幸犧牲了,這個大娘就拿出給自己預備的墓地,把毛岸英安葬在了裡面。
再後來,部隊要遷移毛岸英的遺體,大娘還阻止說,這是我的兒子,誰也不能動!
當得知毛岸英的真實身份後,大娘再一次痛哭流涕,爬上一座山坡,向着北京的方向跪下,不停地磕頭。
這就是毛岸英在北韓期間的感人故事,不愧為毛主席的兒子,中國人民的兒子!
(參考資料:《毛岸英在北韓戰場》《湘潮》《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