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毛岸英在朝鲜期间,不只是秘书这么简单,还做过很多重要的事

“几十万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

——在电影《长津湖》中,毛岸英说的这句话,让无数观众热泪盈眶。

毛岸英在朝鲜期间,不只是秘书这么简单,还做过很多重要的事

毛岸英在苏联留学多年,学业有成,精通俄语和英语,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作为当时非常紧缺的专业人才,毛岸英在任何领域都大有用武之地,但是,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他的命运却出现了重大的转折。

关于毛岸英去朝鲜前线,很多人都知道毛主席的那句话:“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其实,毛岸英并不是父亲要求他去的,而是他主动要求去的。

正如电影《长津湖》中的那句话:“几十万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

那么,毛岸英在朝鲜期间都做过什么事呢?有过哪些贡献?

毛岸英在朝鲜期间,不只是秘书这么简单,还做过很多重要的事

毛岸英在志愿军中的身份,是彭德怀的机要秘书兼俄语翻译,也就是“刘秘书”,所以很多人都以为,毛岸英在朝鲜期间只是做一些文职工作,危险性不大,其实,毛岸英早在苏联时期就是一名优秀的坦克部队军官,从苏联远征几千里直捣纳粹巢穴,立下过赫赫战功,因此,大家很快就领教了毛岸英英武豪迈、浑身是胆的另一面。

有一天,志愿军司令部附近发现了一颗美军飞机投下的未爆炸弹,当时美军有专门滞后爆炸以杀伤更多人的延时炸弹,所以,这颗炸弹对司令部的威胁非常大,必须尽快拆除。

可是,一时间找不到专业的工兵,这时,毛岸英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去拆除这颗炸弹。同事们纷纷劝阻,说这样太危险了,但毛岸英拍拍大家的肩膀,笑着说:“你们就放心吧,别告诉彭总就行!”

毛岸英吩咐大家隐蔽好,然后拿起一把简单的工具,走到那颗炸弹跟前,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就开始动手拆卸起来。

毛岸英在朝鲜期间,不只是秘书这么简单,还做过很多重要的事

远处的同事们都紧张得要命,有的人甚至捂住了耳朵,埋下头不敢看,生怕传来惊天动地的炸响!谁知,过了一会儿,就传来毛岸英的喊声:“好了,解除警报!大家出来吧!”

大家心惊胆战地围上去一看,好家伙,毛岸英竟然真的把这颗炸弹给拆除了!地上黄晶晶的高爆炸药,看上去就令人毛骨悚然!

大家心有余悸地问毛岸英,什么时候学的这么神奇的“手艺”?毛岸英笑了笑,简单介绍了自己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经历,作为一个坦克兵军官,这种拆解炸弹的活儿,就跟老农民收拾农具一样非常熟练。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毛岸英还有这么丰富的战争经验,完全不是一个“翻译”的身份就能概况的!

毛岸英在朝鲜期间,不只是秘书这么简单,还做过很多重要的事

毛岸英不仅精通俄语,而且还自学了英语、法语,入朝后又积极学习韩语、日语,因此,毛岸英在工作之余,还担任起了对“联合国军”战俘的审讯工作。

有一次,毛岸英审讯一名美国陆军少校军官,叫罗斯·莱尔斯,通过他的循循善诱,不仅得到了一些美军的军事情报,还了解了美军真实的精神状态。

后来,莱尔斯少校大为感慨,他对比了中国志愿军和二战中日军对待战俘的巨大差距,由衷盛赞中国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仁义之师!

毛岸英不仅能做战俘的思想工作,还曾经做过志愿军名将梁兴初的思想工作,这是怎么回事呢?

毛岸英在朝鲜期间,不只是秘书这么简单,还做过很多重要的事

梁兴初带领的38军是功勋卓著的王牌部队,不过刚刚入朝,受到错误情报的影响,第一次战役打得不好,受到了彭老总的严厉批评,一向心气很高的梁兴初受不了,情绪非常沮丧。

毛岸英就主动找到梁兴初,做他的思想工作,开导他说:“梁军长,不要灰心,彭总其实非常器重你,总在司令部念叨你们38军,这次没打好没关系,下次打好就是了。”

毛岸英说完,又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要求:“梁军长,我早就知道38军是一支战无不胜的英雄部队,您看我能不能到38军,做一个团长或者团政委?”

梁兴初知道毛岸英的身份,当然不会同意他到那么危险的前线当团长,就打着哈哈笑道:“哈哈哈,我们的团长可个个都是老红军啊,你刚下来,就想取代他们?”

毛岸英虽然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但他的鼓励也让梁兴初非常感动,后来在第二次战役中,率领38军打出了志愿军的威风,让彭老总都激动地高喊“38军万岁”。

另外,毛岸英在朝鲜期间,还救过一个朝鲜儿童,在当地广为流传。

毛岸英在朝鲜期间,不只是秘书这么简单,还做过很多重要的事

在志愿军司令部附近有一个村庄,有一次被美军飞机轰炸,很多房屋起火,毛岸英看到后,立即飞奔过去救人,从火海中救出了一个大娘。

大娘哭着说,里面还有自己的孙子,毛岸英立即端起旁边的一盆水,把自己淋湿后,又冲进了火海,救出了那个孩子,把大娘感动得痛哭流涕。

后来,毛岸英不幸牺牲了,这个大娘就拿出给自己预备的墓地,把毛岸英安葬在了里面。

再后来,部队要迁移毛岸英的遗体,大娘还阻止说,这是我的儿子,谁也不能动!

当得知毛岸英的真实身份后,大娘再一次痛哭流涕,爬上一座山坡,向着北京的方向跪下,不停地磕头。

这就是毛岸英在朝鲜期间的感人故事,不愧为毛主席的儿子,中国人民的儿子!

(参考资料:《毛岸英在朝鲜战场》《湘潮》《求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