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兩員大将遭冤殺後,唐朝無可挽回走向滅亡,不然唐朝有機會翻盤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嶽飛一生都為國家付出所有,征戰沙場,可是皇帝卻信奸人對嶽飛的污蔑,賜死他。

這兩員大将遭冤殺後,唐朝無可挽回走向滅亡,不然唐朝有機會翻盤

自從唐朝建立後,天下可以說是無比太平,國力也是非常強盛,并且還創下兩次盛世之景。隻不過任何繁華落盡,緊接着就是低谷,在唐玄宗統治下的唐朝,前期相安無事,可是到後期,他就錯信奸臣,并且對于朝政也非常怠慢,已經在榮華享樂中失掉初心,忘記當初的雄心壯志。

被終日享樂而蒙蔽雙眼,看不到整個國家隐藏的危機,反而頻繁發動戰争,使整個國家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開元盛世下的唐朝,可以說是風調雨順,群衆安居樂業,可風調雨順就代表着沒有戰争,而那些别有用心妄想通過戰争一舉成名的人就沒有了機會。為能夠癡心妄想成真,他們就想到蠱惑皇帝。

這兩員大将遭冤殺後,唐朝無可挽回走向滅亡,不然唐朝有機會翻盤

隻要能夠說動皇帝發動戰争,那他們隻要在戰争中取得一點功績,回來之後就可以加官進爵。這也是為什麼當時許多的節度使和藩鎮大将手裡有着實權,就開始在邊界上惡意挑釁敵人的原因。而這個時候的李隆基好大喜功,邊境頻繁暴動,安史之亂由此爆發。導緻百姓沒有安居樂業的生活,被戰争毀掉家園。

唐朝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走上下坡路,慢慢從繁華跌落,陷入谷底。而唐朝的曆史上出現過很多的名将,很著名的就有唐中期的高仙芝,他甚至被當做唐朝最後的守護神。高仙芝本來是高句麗人,由于從小武功非凡,他父親就帶着他去到安西戍守。他的表現非常出色,很快就因立功被封為諸衛将軍,此時才二十多歲。

這兩員大将遭冤殺後,唐朝無可挽回走向滅亡,不然唐朝有機會翻盤

其實雖說高仙芝一開始是跟着父親的,但父親并沒有給他多少幫助。他也和其他人一樣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直到遇到生命中的伯樂——節度使夫蒙靈察,隻有他覺得看起來和普通人沒有任何差別的高仙芝一定能有一番作為。他看出高仙芝的能力,并且多次給朝廷上奏折,希望高仙芝能夠得到重用。

而也正是因為有他的幫助,高仙芝才一步一步成為一代世人皆知的名将。高仙芝在成為都知兵馬使時,身邊可以重用的人還沒有幾個。有一個名叫封常清的人對他非常的仰慕,覺得他是一個真正頂天立地的大将軍,于是多次毛遂自薦。也正是因封常清的協助,高仙芝才得以度過多次難關。

這兩員大将遭冤殺後,唐朝無可挽回走向滅亡,不然唐朝有機會翻盤

在開元年間,唐朝國力前所未有的強大,而軍事力量也是在不停的變強。并且在和吐蕃的戰争中,獲勝多次。爾後,安西成為唐朝的戰略重心,并且讓安西等地的節度使趁機擴大朝廷控制地區。這樣一來就威脅到吐蕃等國的利益,吐蕃和東突厥等國便聯合起來反抗。隻不過這個時候的唐朝軍力空前強大,豈是他們能夠抵抗的?

後來唐朝的軍隊因常年征戰,導緻軍隊戰力受損。而這個時候小勃律國竟然趁機叛亂,他們選擇加入吐蕃,而有了他們的加入,吐蕃控制住西北很多小國家。這些小國家沒有吐蕃的國力強大,隻能在他們的威脅之下,停止向唐朝朝貢。而唐朝雖然不能容忍這種行為,但由于這些小國過于遙遠,每次出兵都沒有成功。

這兩員大将遭冤殺後,唐朝無可挽回走向滅亡,不然唐朝有機會翻盤

爾後,唐玄宗把高仙芝派去攻打小勃律,小勃律的舉動對唐朝的影響算是比較大,是以高仙芝不允許自己失敗,在出征前期他就做好充足的準備。因路途遙遠,經過一番跋山涉水,唐朝軍隊才終于抵達終點,此處不僅有小勃律的軍隊,還有吐蕃的軍隊。

高仙芝知道此番攻打小勃律隻能一鼓作氣,便在吐蕃和小勃律出其不意之下就立刻開始進攻,等吐蕃反應過來,高仙芝帶領的軍隊已經殺進來,而他們沒有一絲一毫的準備,隻能節節敗退。這次戰役勝利之後,高仙芝并沒有沾沾自喜,而是立刻乘勝追擊,順利攻下一城。

這兩員大将遭冤殺後,唐朝無可挽回走向滅亡,不然唐朝有機會翻盤

而正是因為高仙芝此次的勝利,讓吐蕃放棄小勃律,小勃律被勸降,重新回到唐朝的管轄。也正是因這次戰役,把唐朝軍隊的名聲打出去,那些還處于觀望狀态的小國家紛紛臣服于唐朝。

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很多地區紛紛投降,根本就沒有兵力對抗,這讓唐玄宗非常的害怕,連忙召集五萬多精兵,派高仙芝率領着去迎擊安祿山的軍隊。高仙芝和封常清用盡全力抵抗敵軍,邊令誠卻多次向唐玄宗誣告兩人,唐玄宗信以為真,把兩人斬首。

參考資料:

《離騷》

《舊唐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