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2021年

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領域

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我們摘選了部分優秀論文成果

快一起來看看吧

遊汝傑

《漢語研究的當代觀和全球觀》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漢語研究的當代觀和全球觀》刊發于《語言戰略研究》2021年第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21年第5期轉載,入選“上海市社聯2021年度推介論文”。

文章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漢語本身及其使用功能和全民的語言生活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在漢語的發展史上,改革開放以來的漢語可以稱為當代漢語。當代漢語在語音、詞彙、文法、語言功能等方面都有不同于現代漢語的發展變化。例如産生零聲母合口呼變讀唇齒音聲母等新的語音現象、大量社群詞和方言詞變成全民詞、字母詞大量産生、詞類轉化加劇、出現一批新的構詞字尾、外來詞傾向于音譯;方言的使用頻率和場合降少、方言呈萎縮狀态、國語母語族迅速成長、國語的高層語言地位和方言的低層語言地位漸趨明确等。

漢語國際化由來已久,近年來由于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海内外華人及其華語互相交流空前繁榮,海外的漢語教學蓬勃發展,這一曆史程序大大加快了。具體表現如下:海外華人社群分布及其民系結構大變化、海外華裔的語言種類結構同步變化、簡體字漸趨流行、國語的使用頻率和場合大增、漢語方言呈萎縮狀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海内外漢語有互相融合的傾向,特别是詞彙在互相競争中,漸漸趨同。

漢語研究必須具備當代觀和全球觀,才能适應國内外漢語急劇變化的現狀。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遊 汝 傑

遊汝傑,複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語言學科帶頭人,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國文學會會長等職。著作論文多次獲得省部級獎項。

主要研究領域:漢語方言學、社會語言學、文化語言學。

吳曉明

《世界曆史與中國道路的百年探索》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世界曆史與中國道路的百年探索》刊發于《中國社會科學》2021年第6期。

文章指出:以中國共産黨的成立為标志,近代以來中國的曆史性實踐發生了一個決定性的轉折,并由此開啟出中國道路的百年探索。中國道路的百年探索在“世界曆史”的處境中,開展出現代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相統一的曆史性實踐;當這一實踐進展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抵達新的曆史方位時,中國道路的曆史性程序便展現出它的 “世界曆史意義”;這種意義的取得使中國的發展以如下的方式關聯于當今的世界曆史,即為之開啟一種新文明類型的可能性;中華民族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時,将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

該文嘗試探讨的問題是:(1)現代性如何開辟出世界曆史并設定其基本架構,進而使中國的現代化程序成為不可避免的?(2)在世界曆史的整體背景中,中國的現代化事業何以同馬克思主義建立起本質聯系,進而持續地實作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3)中國道路的百年探索如何不斷推進着現代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統一,并使這樣的統一在不同階段上得到曆史性的實作?(4)作為中國道路的當代形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于世界曆史具有怎樣的意義,進而對于當今世界的曆史性變局具有怎樣的意義?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吳 曉 明

吳曉明,複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文科資深教授。現任複旦大學複旦學院(大學生院)院長,複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主任。曾獲教育部“傑出教學獎”、“全國模範教師”等稱号。兼任上海市社聯副主席,上海市哲學學會會長。

主要研究領域: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德國古典哲學、中西哲學比較研究等。

陳淳

《範式變化與考古學文化概念的發展》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範式變化與考古學文化概念的發展》刊發于《中國社會科學》2021年第9期,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建構“新時代中國考古學特色、風格和氣派”的一篇理論性文章。

該文作者指出:“考古學文化”一直是中國考古學理論體系的關鍵概念,它的主要作用是用類型學和地層學方法對出土材料進行時空安排,将雜亂無章的物質文化整理得井然有序。但是它難以透物見人的缺陷,妨礙了将物質文化史進一步轉化為通俗人類史的努力。

文章指出:中國考古學的目标是重建國史,這需要将考古材料孤立和靜态的描述和整理,轉向以人類行為導向的動态研究,以探究和補充與文獻曆史有别的社會發展史。目前,我國科技考古蓬勃發展,為考古研究和曆史重建帶來了新的契機。這迫切需要我們提升範式,賦予“考古學文化”概念以功能、系統和過程的新内涵。同時加強曆史、科技與人文的多學科交叉與整合,深入探索物質文化在古代社會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進而解決技術、人口、經濟、社會和信仰等諸多方面的關鍵問題,并對社會發展規律做出理論的闡釋。

當代考古學已經成為一門時間上縱貫古今、空間上覆寫全球的世界性學科,中國考古學應該從世界背景來展現它的民族性。這要求我們跻身世界學術,貢獻世界學術,用國際水準的成果來彰顯自己的研究實力。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陳 淳

陳淳,複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複旦大學大學教學名師。

主要研究領域: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考古學理論與方法、農業起源研究、國家與文明起源研究等課題。

劉钊

《出土文獻與〈山海經〉新證》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出土文獻與〈山海經〉新證》,刊發于《中國社會科學》2021年第1期。該文為《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21年第3期一整頁摘要,并收入由甯鎮疆、高曉軍主編的《先秦古史研究論文寫作:案例與方法》,上海大學出版社2021年11月版。

《山海經》内容廣博,與相關的出土文獻資料比較可知《山海經》有較濃厚的“數術”色彩、豐富的“博物學”内容并繼承了“志怪”的傳統。《山海經》原附有圖,可以認為是在地理架構下雜糅着數術、博物、志怪和神話等内容的綜合性圖書。《山海經》所記“熊之穴”“般是始為弓矢”“聶耳”等可與出土楚簡、楚帛書、秦簡中内容相印證,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将《山海經》中“刉”“嬰用”“不眯”等字詞與出土文獻對比,結合用字習慣及圖像對照等,可以看出《山海經》中《山經》部分的産生時代至遲不晚于戰國,産生的地域很可能是在楚地,其作者也應該是楚人。利用出土文獻可校正《山海經》中“峚”“毛”“駚” “瞻諸”等字詞。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劉 钊

劉钊,複旦大學特聘教授。現任複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主要研究領域為:出土文獻與古文字,旁及古代漢語、先秦史和商周考古。

周文

《平台經濟發展再審視:壟斷與數字稅新挑戰》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平台經濟發展再審視:壟斷與數字稅新挑戰》刊發于《中國社會科學》,2021年第3期 。

文章指出:平台經濟加速生産與流通、交換、消費的有效對接,提高生産效率,縮短流通時間,促進社會生産力的大發展;同時也面臨着數字技術壟斷的發展瓶頸,以及國際數字稅挑戰等新問題。平台經濟的壟斷與其技術特征密切相關,因而需要加強反壟斷治理。

從生産的國際關系看,數字稅是平台經濟全球化發展不平衡帶來的新挑戰。國際稅收利益配置設定争端,是全球産業鍊資本積累過程中基本沖突深化的新表現。中國是數字經濟大國,平台經濟發展具有規模優勢。在新發展格局下,需要積極治理數字技術壟斷問題,主動應對數字稅新挑戰,暢通國内外雙循環。論文對目前數字經濟發展中最為關注的壟斷問題以及國際上正在推行的數字稅作深入系統探讨,論文回應了數字經濟發展的理論前沿和實踐發展中的問題,并提出了中國的應對之策。本文的另一個特點是充分應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分析和審視數字經濟發展問題。

論文發表後,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政府部門的重視,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對論文也作了摘要上報相關部門,國内各衆多媒體相繼推送此文。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周 文

周文,複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兼任中國政治經濟學會副會長、《經濟科學》、《經濟縱橫》、《理論與改革》、《改革與戰略》等雜志編委。

主要研究領域:政治經濟學、發展經濟學、中國經濟轉型與發展、新興經濟體研究等。

姜華 張濤甫

《傳播結構變動中的新聞業及其未來走向》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傳播結構變動中的新聞業及其未來走向》(姜華、張濤甫)刊發于《中國社會科學》2021年第8期“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社會科學”欄目。兩位作者從着手準備到論文發表,前後曆經兩年多、四十餘次修改。該文系四十年來新聞傳播領域在這家重要學術期刊發表的為數不多的幾篇論文之一。

文章認為:科技革命使新聞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新聞業憑借諸結構性要素之合力,逐漸從社會系統邊緣走向中心,最終導緻傳播結構的“封閉化”。以“元技術”為基礎的數字媒介打破固化的專業壁壘,解構封閉化的傳播結構,進而促動雜合體新聞業的興起。這種新聞傳播新業态源自技術的“人性化”“智能化”和人的“技術化”“媒介化”,它是人類實體與以新技術要素為核心的非人類實體密切互動、共同發揮效力的新聞業态。技術成為重要的行動者,“聯結”“開放”和“過程性”成為未來新聞活動的顯著特征,大衆傳播時代形成的相對封閉、穩定的“強結構式新聞再生産”,逐漸被開放、聯結且高度易變的“弱結構式新聞再生産”所取代。傳播結構變動中的新聞業呈現高度不确定性。在超限的不确定性中尋求相對确定性,成為當下及未來新聞傳播實踐面臨的巨大難題。

論文從結構性理論切入,通過對“技術簇”“新聞觀念叢”等結構性要素的分析,闡明了傳統新聞業遭遇困境的結構化根源,并對新聞業及未來的走向做了前瞻性思考。論文發表後,“中國學派”“複旦新學術”“再建巴别塔”,累積閱讀量6000餘次;中國知網上線兩個月,下載下傳1000餘次,已有同行在刊發論文中征引;引起《中國社會科學報》學術版編輯關注,邀請兩位作者撰寫了一篇相關文章,2021年12月2日,以頭版頭條方式刊于該報。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姜 華

姜華,博士、牛津大學通路學者,複旦大學新聞學院教師。曾任複旦出版社編輯。研究成果曾獲第二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上海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多項榮譽。

主要研究領域:新聞理論、傳播思想史、媒介社會學。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張 濤 甫

張濤甫,複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複旦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兼黨委書記、複旦大學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第十五屆上海市人大代表,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新聞傳播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新聞大學》主編。

主要研究領域:新聞理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輿論學、政治傳播、新聞實務。

王志強

《中華法的政治機理——基于秦漢與古羅馬時期的比較視角》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中華法的政治機理——基于秦漢與古羅馬時期的比較視角》刊發于《中國社會科學》2021年第10期,是近年來比較法律史的重要成果。

文章指出,在中華法律文明定型的重要曆史階段,秦漢時代建立了典型的集權體制,并通過集中調配資源和強勢國家理念,對“法”的形式淵源、施行方式、側重領域及司法标準等方面産生深刻影響。與同時代的古羅馬相比,可看出二者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各自特點。漢語概念的“法”,在淵源上以國家統一制定法為中心,并在實踐中成為司法的基本準據,這種特征在秦漢時代已基本定型,與羅馬法具有的多元狀态形成鮮明對比。同時,中國傳統法的施行由國家公權力主導,以刑罰為重要手段,并在刑事法方面獲得長足發展;古羅馬則明顯傾向于當事人自治和對抗制模式,更偏重民事法領域。另外,秦漢奠定的帝制中國集權體制下,司法的科層控制嚴格,容錯度低,法官承擔相當大的司法責任;相比而言,古羅馬執法标準的靈活度相對較高,科層性控制力度弱、司法責任較小。兩大帝國相關狀況的比較顯示,“法”的差别與公權力結構密切相關。

文章提出的以曆史為試驗場的解釋性比較可能超越中西法律比較的東方主義,更深刻地描述和了解中國的法與傳統,并解釋法與其他社會要素的關系。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王 志 強

王志強,複旦大學法學院教授、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上海市法學會副會長,第三屆上海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

主要研究領域:中國法律史、歐洲法律史、比較法。

唐亞林

《使命型政黨: 新型政黨理論分析範式創新與發展之道》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使命型政黨:新型政黨理論分析範式創新與發展之道》刊發于政治學類頂級期刊《政治學研究》2021年第4期,并被中國人民大學影印報刊資料《政治學》2021年第12期全文轉載。

“使命型政黨”是中國學者提出的具有原創價值的學術性概念及理論範式,由唐亞林教授于2010年最早提出。經過十年左右的積澱,此論文系統地對使命型政黨新型理論範式進行了理論與實踐雙重建構。“使命型政黨”概念及理論範式得到了中國學術界的廣泛認可,并被“新華社高端智庫課題組”寫入了《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追求與探索——民主自由人權的中國實踐》報告中,刊發于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主辦的機關刊物《求是》2021年第24期。

文章從經驗和理論的比較視角,分析了西方經典政黨理論關于政黨隻是國家與社會“連接配接中介”之論斷的舛誤所在,提出了通過重構基于政黨功能類型的政黨性質光譜,并從理論假設、理論基礎、關系結構、組織原則、角色地位、使命責任、政治形态、發展道路等綜合次元,将中外現代政黨的主要類型分為競争型政黨與使命型政黨。在此基礎上,以現代化發展為主線,将政黨性質、政黨功能、政黨主體作用與政黨政治理想等有機地統一起來,論文建構了基于性質、功能與使命“三位一體”的新型政黨理論分析架構,建立了中外國家基于選票本位觀的競争型政黨與基于人民本位觀的使命型政黨的兩大政黨理論分析範式。文章認為,推進使命型政黨的有效發展之道,在于不斷發展壯大和優化強化黨員、黨的幹部、黨的組織和黨的中央上司集團這四大支柱,在偉大鬥争中鍛煉自己,最終走出一條“良心+良制+良治”的人類社會現代化發展新路。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唐 亞 林

唐亞林,複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複旦大學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複旦城市治理評論》聯合主編,教育部2006年“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援計劃”入選者。

主要研究領域:地方政府與地方治理、區域發展與公共政策、非政府組織與公共治理、中國政府與政治。

任遠

《人口流動過程中離婚風險差異及其影響機制分析》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人口流動過程中離婚風險差異及其影響機制分析》刊發于《中國人口科學》2021年第2期。

在目前中國的社會轉型中,婚姻家庭發生着深刻變化,出現了離婚率上升、結婚率下降等現象,人口遷移流動是社會轉型的一個側面,也對遷移者的婚姻家庭産生影響。在“流遷中國”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人口遷移對婚姻解體所發生的影響和影響機制。

研究結果表明,不同類型人口流動和不同流動人口群體離婚風險存在差異,城城流動人口的離婚風險高于鄉城流動人口;近距離的市内跨縣流動人口的離婚風險更高;婚前流動的離婚風險低于婚後流動;父母的流動經曆對流動人口婚姻穩定性有負向影響。

文章建構了人口遷移流動影響婚姻解體的分析架構,提出人口流動過程中遷移者的家庭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發生不同的變化,使人口流動對離婚風險産生不同的影響。流動過程中的家庭分離會增加離婚風險;流動過程中經濟資源的增加會降低離婚風險;流動人口融入當地社會及與當地社會發生更多的交往和互動,使流動者更深地受到現代觀念的影響,擴大婚姻市場的替代性,增加離婚風險。血緣和同鄉的社會交往網絡具有傳統規範限制的作用會降低離婚的風險。

研究提出,為了使遷移流動的過程能夠更好支援人們的生活福利,需要支援遷移過程中的自由選擇和個人成長,同時,需要幫助遷移者充分适應在遷移過程中所發生的家庭和社會經濟生活的結構性變化,更加重視以人為中心的發展,避免遷移對于婚姻家庭的破壞作用。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任 遠

任遠,複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兼任中國社會學會移民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人口學會人口資源環境專委會副理事長、上海市人口與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等。2012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

主要研究領域:人口與發展、老齡化研究、人口遷移流動、城鎮化和區域發展、城市發展和治理、福利制度和社會政策等。

高帆

《城鄉二進制結構轉化視域下的中國減貧“奇迹”》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城鄉二進制結構轉化視域下的中國減貧“奇迹”》刊發于《學術月刊》2020年第9期,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20年第6期、人大影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21年第2期等全文轉載,并入選“上海市社聯2021年度推介論文”。

文章認為減貧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現代化程序的重大主題。我國的減貧曆程呈現出三個特征事實:減貧在全球範圍取得了“奇迹般”的成就,減貧成就主要發生在改革開放後的高增長階段,減貧曆程與城鄉二進制結構轉化過程相伴随。為此應在二進制結構轉化、經濟增長和減貧成就之間形成邏輯内洽的分析架構。在邏輯推演層面,二進制結構轉化通過勞動力再配置效應、農業生産率提高效應、人口結構變遷效應、财政資源配置效應影響農村減貧,前兩者意味着經濟增長,後兩者則展現為扶貧政策,經濟增長和扶貧政策相結合是形成減貧績效的主要原因。二進制結構轉化影響減貧的四種效應能夠得到中國經驗證據的支援,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及改革開放後的經濟體制轉型為效應發揮提供了制度基礎。2020年之後,中國減貧戰略将進入“下半程”,即依靠正常方式和長效機制建構來解決城鄉相對貧困問題,這在發展思路和政策取向上需要推動減貧戰略與二進制結構轉化的再銜接。

2021,複旦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成果推介

高 帆

高帆,複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2011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援計劃”,2020年獲“劉詩白經濟學獎”。現任複旦大學宣傳部副部長,兼任上海市農村經濟學會副會長、上海市價格學會副會長。

主要研究領域:城鄉關系研究、當代中國經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來 源

文科科研處

責 編

汪祯儀

編 輯

淩奕骐 王芊一

▼更多複旦新聞,敬請留意複旦大學官方網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