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國藩為官智慧:朝中有人好做官,但必須保持安全的距離

俗話說“朝中有人好做官”,一個官僚如果希望自己的仕途順暢,者背後就必然有賞識者、提拔者,這是封建時代官場的潛規則。但是,權力所在,即漩渦所在。為官者因為卷入高層的權力鬥争,乃至成為犧牲品者,曆史上也是屢見不鮮。是以,如何處理自身與高層的關系,這裡面大有智慧。

曾國藩為官智慧:朝中有人好做官,但必須保持安全的距離

曾國藩是晚清中興名臣,他不管是為學、為官還是為人都為後人所稱道,尤其是為官方面,可謂老謀深算,城府極深,從不陷入高層的權力鬥争之中。

曾國藩在京為官期間,其仕途是很通順的。他1838年中進士,1840年授檢讨,1847年即升任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并于此後四年中遍兼兵、工、刑、禮各部侍郎,十年七遷,連升七級。如此速度,就連他自己也頗為得意,說“湖南三十七歲至二品者,本朝尚無一人”。

當然,曾國藩之是以能如此迅速的升遷,固然與他本身勤勞幹練以及士林聲望有關,但背後也是有人,他就是道光朝權臣穆彰阿。

曾國藩為官智慧:朝中有人好做官,但必須保持安全的距離

穆彰阿是内閣大學士又是首席軍機大臣,他極會玩弄權術,史書上說他“門生故吏遍于天下,知名之士多被援引,一時号為穆黨。”

曾國藩與穆彰阿的光系,源于1838年戊戌科會試,這一科的主考正是穆彰阿,曾國藩考中進士,按照清代官場的規矩,他自然而然就成了穆彰阿的門生。此後1843年翰詹大考,穆彰阿又是總考官,而這次大考,也成了曾國藩的一級官場契機。

在此之前,曾國藩一直是翰林院檢讨,多年來品級一直未動,而就是這次大考,在穆彰阿的提攜下,幾乎年年升遷,歲歲加銜,五年之内,從一個從七品的翰林,一躍而成為二品大員,正應了“朝中有人好做官”這句俗語。

曾國藩為官智慧:朝中有人好做官,但必須保持安全的距離

不過,曾國藩的聰明之處在于,他依靠穆彰阿卻并不是真正的穆黨成員。曾國藩素來标榜程朱理學,為道光朝的風氣是深惡痛絕的,在很多問題上,他甚至與穆彰阿的政見相悖,比如他對鴉片戰争中道光帝對林則徐的處置,就有不同的看法,盡管這種處置是穆彰阿一手操縱。

是以,道光一朝,曾國藩與穆彰阿始終保持者若隐若現的距離,而這個适當的距離也讓自己處于有利的局面。鹹豐即位後,清算穆彰阿一黨,但曾國藩并未是以而受到任何的牽連。

曾國藩與另一位權臣,即鹹豐朝的肅順同樣也有類似的經曆。肅順很受鹹豐帝的寵信,尤其到了鹹豐朝後期,肅順的權力越來越大,他與同是皇族出身的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等結成一個政治集團,一方面排斥和打擊異己,一方面又注重籠絡漢人。

曾國藩為官智慧:朝中有人好做官,但必須保持安全的距離

曾國藩正是肅順極力拉攏的人,對于湘軍集團這股政治勢力,肅順十分關注。事實上,肅順與湘軍集團确實有着非常微妙的關系。他經常表示對曾國藩、胡林翼等人的好感,而在曾國藩得到兩江總督的任命上,肅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曾國藩的聰明之處在于,他并沒有因為肅順的示好,而一下子投到肅順的懷裡。相反,對政局極為敏感的他,隻是通過郭嵩焘等人與肅順保持着一種若即若離的間接聯系。

曾國藩為官智慧:朝中有人好做官,但必須保持安全的距離

是以,當辛酉政變後肅順倒台,慈禧太後掌握政權徹查肅黨時,發現朝野大臣多與肅順往來,唯獨曾國藩與肅順沒有片紙的聯系,以至于慈禧太後連連發出感慨,稱曾國藩為“第一正人”。

有意思的是,肅順倒台後,掌握大權的慈禧對曾國藩更加信任,令他督辦四省軍務,自巡撫、提督以下文武各官皆受節制。由此,肅順倒台後,曾國藩的地位不僅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其勢力反而達到了高峰。

曾國藩為官智慧:朝中有人好做官,但必須保持安全的距離

對于封建官場來說,朝中有人好做官并不僅僅是一個潛規則,這裡面蘊含着極深厚的功力,依人而起者,亦可依人而倒,這是一種辯證的關系,也是官場中的一個規律。曾國藩這種“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做法,盡管有時看來不夠厚道,但卻是為官者的生存法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