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許世友同樣出身少林的開國中将,兩人5年同處寺中,卻互不相識

衆所周知,開國上将許世友是少林寺出身,從國小習了一身的武功,後來參軍後,許世友多次擔任敢死隊的隊長,可以說這身武功給了他不少的幫助,在我軍中,也有許多雖然沒有出身少林,但依然是武功高強的将軍們,譬如耿飚,譬如孫繼先。

紅軍三大主力軍會師後,許世友進入“紅大”學習,有一天,他和耿飚一起散步時,聽聞耿飚是位練家子,就說要和他比武,耿飚對許世友說:“南拳北腿,咱倆不一定打得起來,再說,誰打了誰也不合适,還是你自己來一套吧”

與許世友同樣出身少林的開國中将,兩人5年同處寺中,卻互不相識

許世友聽後,當即耍了一套拳,赢得了耿飚的喝彩,後來耿飚在回憶錄中給予了許世友很高的評價,他寫道:許世友果然打了一套拳,“少林”味十足,真有力可扛鼎之勢。那種所向披靡的風格,與他直爽、粗犷、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相符。

耿飚武功高強,他的家世不一樣,他的父親耿楚南是清末時期出了名的武功高手,還曾被皇帝賜予了“虎頭雙鈎”,從此便有了“雙鈎大俠”的稱号。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裡,耿飚自然是受到父親的影響,從小也是學得了一身的好武藝,那麼耿飚的武功有多高呢?《耿飚傳》中記載。

“南雄水口戰役,耿飚時任紅三軍9師參謀長。在這次戰役中,紅三軍成了粵軍主要攻擊的部隊,此役雖然擊潰粵軍15個團,但是紅軍傷亡慘重,在這次戰役中,紅9師師長受傷,三個團的團長都已犧牲,耿飚靠一把馬刀在戰場上拼殺了幾個來回,才等來陳毅率領的援軍。”

與許世友同樣出身少林的開國中将,兩人5年同處寺中,卻互不相識

“湘江戰役中,耿飚為紅四團團長,敵人子彈打到了紅四團指揮部,警衛員拉着耿飚後撤,耿飚一聲怒吼“拿馬刀來”。在湘江戰役的那一時期,耿飚患瘧疾,時不時地打着擺子,身體還很虛弱。結果耿飚沖到敵人隐藏的陣地,一把馬刀之下,收拾了敵人一個排,自己身上沾滿了敵人的腦漿、血漿,緻使他幹嘔不止。”

從這些記載中,由此可見耿飚的武功之高。

孫繼先也是武功高手,同時,他還有另外的一個身份,他是紅軍時期強渡大渡河的十八位勇士之一,後來成為開國中将。

孫繼先是山東省曹縣人,從小就拜高人學藝,練得一身好武藝,精通各種武器,湘江戰役時,孫繼先時任紅一軍團第一師一團一營營長,在戰鬥中,他手中的槍子彈打完了,就硬是靠自己的雙手打出了一條血路。

與許世友同樣出身少林的開國中将,兩人5年同處寺中,卻互不相識

孫繼先

沖出來後,孫繼先全身的衣服都被血浸透了,但沒有一滴血是他自己的,許世友得知此事後,豎起了大拇指:“老孫真厲害,我佩服。”

像是耿飚,孫繼先,許世友等人,都是我軍中有名的武功高手,那麼,我軍中還有其他有名的武功高手嗎?還有一位開國中将也是,他叫錢鈞,十分巧合的是,他和許世友是同出少林,兩人還曾在寺中同處了5年,不過兩人那個時候卻是互不相識。

錢鈞是河南光山縣人,1905年出生,由于家貧,錢鈞為了謀生,先後學打鐵、釘掌等手藝,11歲時,錢鈞不願再忍受這種平淡無奇的生活,就決定前往少林寺學習武功。

錢鈞入少林時,許世友已經在少林寺待了3年了,初入少林,錢鈞被安排前去劈材燒火,沒有劈材刀,錢鈞就問,和尚說舉起自己的手說:“這就是刀,”随後,他用手将木頭,一片一片擰下來,錢鈞第一次看到這麼神奇的事情,非常驚愕。

與許世友同樣出身少林的開國中将,兩人5年同處寺中,卻互不相識

錢鈞

由于這種震撼,錢鈞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武藝,

一千多年來,少林寺方丈堂前的東寮房門口,一直高高地懸挂着一塊一二百公斤重的鐵雲排。每當全寺僧衆集合做佛事,或集中傳話,執事僧就敲響雲排通知。錢鈞曾用這塊雲排練習臂力,以摘下不發一聲為标準進行練習。一連幾年每天如此地練習,最後錢鈞練到能單手摘挂,并且面不改色喘氣如平常。

在少林寺,錢鈞待了5年的時間,他與許世友同一年離開了少林,在許世友兩人之間,許世友武功高強,他是以拳法名震于世間,而錢鈞,則是以掌法。手掌如同一把鋒利的斧頭,劈石好似切豆腐般輕松。

兩人參加革命時,都是加入的紅四方面軍,不過當時兩人隻是戰友,并不是非常熟悉,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兩人在延安,聊起了各自的過往,他們這才知道,原來兩人居然是少林寺的“師兄弟”,如此有緣,兩人不禁哈哈大笑。

與許世友同樣出身少林的開國中将,兩人5年同處寺中,卻互不相識

在各自的革命生涯裡,他們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建國後,許世友被授予上将軍銜,錢鈞則是被授予了中将軍銜。

晚年時,許世友和錢鈞都在南京居住,當時許世友經常去找這位“小師弟”聊天,兩人耳背,他們各自說自己的話,答非所問。

但是盡管如此,兩人聊天還是津津有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