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1年,王樹聲回到大别山,挖出20年前紅軍埋下的寶貝,衆人落淚

王樹聲在1951年跟随通路團走進了大别山。此時距離他上次來到大别山已經過了20年了。回想起20年前那些日子,王樹聲依然覺得曆曆在目。如今的大别山和20年前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人們不用再受到戰火的紛擾,也不用再受到地主的剝削。

當王樹聲看到大别山的人民幸福生活的場景時,内心非常的欣慰和感慨。他還告訴當地的群眾,自己這次來到大别山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挖出紅軍在20年前埋在地下的寶貝,這個寶貝還不小呢,村民們得知此事後,都主動回家拿工具,幫助王樹聲一起尋找這個寶貝。

1951年,王樹聲回到大别山,挖出20年前紅軍埋下的寶貝,衆人落淚

在衆人的幫助下,很快這個龐然大物就被挖出來了。原來,紅軍當初埋在地上的寶貝是飛機的一塊組成部分。王樹聲看到這塊飛機殘骸的那一瞬間,眼淚奪眶而出。在場的群衆也都被他深深感染,落下了感動的淚水。那麼,這塊飛機殘骸究竟藏着怎樣的往事呢?

當年駕駛這架飛機的飛行員是一個叫龍文光的人,他是由養父撫養成人的。龍文光年幼時就展現出了對知識的渴望,而且頭腦還非常的聰明。在養父的支援下,龍文光進入了學校學習。在校期間,成績一直都非常的出色。在他念中學的時候,正是革命思潮在中國蓬勃發展的時期。

龍文光也了解到了非常多先進的革命思想。身懷救國救民大志的他随後就立下了保家衛國的心願。1924年,國内創辦了黃埔軍校。龍文光得知這一消息之後就立即南下,進入了黃埔軍校中學習。在軍校的那段時間,龍文光參加了很多次的革命戰鬥。

1951年,王樹聲回到大别山,挖出20年前紅軍埋下的寶貝,衆人落淚

因為在戰場上出色表現,龍文光還受到了首長的公開表揚。後來,龍文光結束了黃埔軍校的學業,進入了航校中繼續深造。1927年,龍文光又前往了蘇聯留學。學成歸國之後,龍文光就被任命為了國軍空軍部隊的飛行分隊長。此後,他就開始執行起了空中任務。

1930年,龍文光和往常一樣駕駛着飛機執行任務。在完成任務後的返程途中,天氣突然大變,霧氣遮掩了龍文光的視線。更糟糕的是,飛機的油料也即将耗盡了。在這種危急情況下,龍文光隻能選擇迫降。當時,飛機在空中搖搖晃晃的降落,但最終還是安全的降落在了陸地上。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他降落的地點竟然是紅軍的駐地。紅軍的戰士們當時也發現了這架可疑的飛機,于是立即吹響了号角。不一會兒,紅軍戰士們就一起将飛機包圍了。龍文光下了飛機就想逃跑,可惜已經插翅難飛了。随後,他就被紅軍戰士們押送到了審問室。

1951年,王樹聲回到大别山,挖出20年前紅軍埋下的寶貝,衆人落淚

在審問過程中,龍文光的态度并不是非常的積極,他一直低着頭保持沉默。當紅軍戰士詢問他為何将飛機降落在此地時,龍文光先是說飛機油料耗盡,又說是飛機出了故障。一時之間,詢問工作遲滞不前。當徐向前聽說抓到了一名飛行員時,立即安排戰士将龍文光帶到面前。

當時,我們的紅軍隊伍還一架飛機都沒有,更沒有什麼飛行員。是以,徐向前對他非常感興趣。見到龍文光之後,徐向前表現得非常禮貌和善,并主動向龍文光做了自我介紹。

當龍文光得知眼前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紅軍将領徐向前時,臉上露出了疑惑和震驚的神色,他不敢相信面前這個謙虛和藹的軍人竟然就是在戰場骁勇善戰的将領。之後,徐向前向他介紹了我們的組織理念,并帶着他親眼看了看我們紅軍隊伍的作風。龍文光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對紅軍更是欽佩有加。随後,徐向前就向他發出了邀請。

1951年,王樹聲回到大别山,挖出20年前紅軍埋下的寶貝,衆人落淚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龍文光最終決定加入紅軍隊伍。之後,他就被任命為了紅軍的參謀長。為了不讓國軍發現這架飛機,龍文光提議将飛機藏到一個隐蔽的地方,并且盡快将飛機故障維修好。後來,紅軍就同意了他的提議,将這架飛機藏在了林灣地區。

林灣地區有一個村莊,裡面到處都是高山和樹叢,非常适合隐藏飛機。但是,在搬運飛機的過程中,紅軍還是遇到了非常多的阻礙。路經黑龍潭時,因為潭面過寬,飛機體積又很龐大,是以紅軍一時找不到辦法渡過黑龍潭。當地的群眾得知此事後,紛紛伸出了援手。

他們從周圍收集了很多的木頭以及其他物品,最終成功的搭起了一個簡易的浮橋。之後,紅軍戰士們就搬着飛機從這座浮橋上順利渡過黑龍潭,并将飛機成功藏進了林灣地區。1931年5月,在中央的訓示下,航天局正式成立,并由龍文光出任了局長。

1951年,王樹聲回到大别山,挖出20年前紅軍埋下的寶貝,衆人落淚

為了發展航空技術,我們還修建了飛機場,并調集了多位航天技術人才。之後的主要任務就是将飛機運到機場。可是,飛機的體積非常龐大,想要将它完整地搬運到飛機場是非常困難的。于是,有人就提出了将飛機拆卸下來分開搬運的建議。

這一建議之後也得到了采納,并最終成功運送到了飛機場。在龍文光和多位同志的努力下,飛機被成功的組裝起來,并刷上了新漆,看起來就像新的一樣。為了表面是紅軍的飛機,他們還特意在飛機的機翼上刷了紅星。這架飛機的組裝成功也代表着我們擁有了第一架自己的飛機。

随後,紅軍還舉辦了一場命名儀式,徐向前在儀式上正式将這架飛機命了名,即“列甯号”。不久後,飛機就正式開始試飛了。那天,飛機場周圍到處都是圍觀的人。當飛機真正飛上天空的時候,人群中爆發出了一陣又一陣的歡呼聲和掌聲。

1951年,王樹聲回到大别山,挖出20年前紅軍埋下的寶貝,衆人落淚

後來,龍文光就駕駛着飛機開始執行任務了。當飛機盤旋在武漢上空的時候,引發了蔣介石的怒火。他當時就下達指令,要求将紅軍的這架飛機立即炸毀,但是并沒有成功。此後,這架飛機又多次在戰場上出現,并為戰争的勝利貢獻了極大的力量。

可惜的是,在後來的一場的戰鬥中,我軍被國軍的空軍部隊團團包圍。戰士們被逼無奈隻能将飛機拆卸,就地埋藏。但後來因為叛徒的告密,我軍埋葬在地下的飛機零件還是遭到了國軍的破壞。直到1951年,王樹聲再次來到大别山,才挖出了當年殘留下來的飛機碎片。

後來王樹生将飛機交給了祖國,為了紀念這段讓人感動的曆史,國家下令重建了一架一模一樣的列甯号飛機,并将其陳列在博物館之中,供世人銘記當年的曆史。

1951年,王樹聲回到大别山,挖出20年前紅軍埋下的寶貝,衆人落淚

再看到列甯号飛機,曾經的那段峥嵘歲月曆曆在目,先輩們為了祖國的發展,一步一個腳印的地艱難前行,可以想象他們當時第一次見到飛機時是有多麼驚喜與興奮。如今,我們已經能夠自主研發飛機,再也不用羨慕他人,我們也已經足夠強大,共築這和諧盛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