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8年,60多位國軍将領本來有機會逃跑,為什麼都不跑?

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在解放戰争後期,不少頑抗的國軍将領都淪為了我軍俘虜,之後被送進功德林接受改造。這些曾經錦衣玉食的達官貴人一夜之間淪為階下囚,内心的郁悶可想而知。不僅是物質方面的下降,更讓他們難受的是人身自由也受到限制。

1958年,60多位國軍将領本來有機會逃跑,為什麼都不跑?

到了1958年十月,全國正進行轟轟烈烈的生産運動,這陣風也刮到了管理所中。最終管理所決定讓一些人去北京郊區的農場勞動,那是一片非常開闊的田地,也沒有人站崗,可以到處走走。這對一直被困于高牆的戰犯來說,無疑具有十分強大的吸引力。是以,當這個消息公布後,所有人都踴躍報名,随後管理所準許了六十多位将軍的申請。

1958年,60多位國軍将領本來有機會逃跑,為什麼都不跑?

據原軍統少将沈醉回憶,他們住在一排平房中,前面有一大片空地,四周沒有圍牆,也沒有大門,就這樣空空蕩蕩的。在農場中,雖然也有幾名看守人員,但與功德林相比已經十分寬松了。然而,這些人在農場勞動工作了一年多的時間,卻從未有人企圖逃跑過。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沈醉對這個問題也十分好奇,經過一番調查,最後他總結主要有三點原因,第一是程潛、傅作義這些國軍大佬曾經來探望過他們,并帶來消息說政府不會處決他們,而且不久之後,他們就會獲得特赦,這讓他們的心徹底安穩了下來。

1958年,60多位國軍将領本來有機會逃跑,為什麼都不跑?

第二,在那個年代,外地人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必須要有介紹信,是以即使這些人逃跑也沒有落腳的地方,根本無處容身。第三,能進入功德林的俘虜大多都是國軍進階将領,他們認為當初打敗仗已經狼狽了,如果逃跑被發現,那就更丢人了。大家都是身份不低的大人物,當年甯死不當逃兵,如今卻要當逃犯,沒有人能拉得下這個臉來。是以農場的生活雖然比較自由,但卻沒有一個将軍想要逃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