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代一件“絕世草書”,比王羲之的字還金貴,被日本天皇畢生珍藏

民國初年,也就是公元1912年,這一年中國書法界發生了一件大事,有一件來自日本的中國唐代草書進入了大家的視野,此作是著名的淨土宗大師在日本講學的時候,以重金購回,乃是目前全世界範圍内所發現的唯一一件唐代名家小草真迹。

....................................................................

我們目前已知的唐代小草真迹,沒有一件是明确被證明的真迹,不是唐代的雙鈎本,就是宋代的摹本,而這一件作品,經過多方的考證被證明是唐代真迹。

唐代一件“絕世草書”,比王羲之的字還金貴,被日本天皇畢生珍藏

孫過庭草書佛遺教經全卷(二玄社本)

此作在中國書法史上也有記載,乃是一部佛家經文,在梁代的時候傳入中國,在唐代的時候盛行,高宗時期,敕令當時的“草書聖手”孫過庭書寫此作,孫過庭書寫多遍之後,将其中最好的一件呈遞上去,最終被内府收藏并且刻制,并且将其拓本供奉在了全國的各大寺院當中。

此作就是孫過庭的《佛遺教經》。

唐代一件“絕世草書”,比王羲之的字還金貴,被日本天皇畢生珍藏

這件作品到了宋代的時候,被宋徽宗收藏,如今這件作品的起首之處依舊有“宣和内府”的大印,據說此作也有宋徽宗的題跋,隻可惜在曆史傳承的過程當中遺失了。

而在中國書法史上的記載到了宋代之後,就沒有這件作品,不知是何原因流入了日本,還曾被日本的一位天皇畢生珍藏,後來又流入了日本民間。直到民國時期此作才“回國”。

唐代一件“絕世草書”,比王羲之的字還金貴,被日本天皇畢生珍藏

從書法上的意義而言,孫過庭的這件《佛遺教經》極其珍貴。

宋代不可一世的大書法家曾經痛批過顔真卿,也曾戲谑過“二王”,對于“初唐四大家”也不屑一顧,但是對于孫過庭的書法卻是推崇備至,他說:

唐草得“二王”法者,無人能出其右。

唐代一件“絕世草書”,比王羲之的字還金貴,被日本天皇畢生珍藏

唐代的草書名家都是學“二王”的,但沒有一個人的成就能夠超越“二王”,由此可見在米芾心中孫過庭的書法地位有多高。

從書寫的内容上來,這件《佛遺教經》總計2650個字,這不僅是唐代,縱觀整個中國書法史這種字數都極為罕見。

唐代一件“絕世草書”,比王羲之的字還金貴,被日本天皇畢生珍藏

此作,《佛遺教經》乃是佛陀在臨終之前所闡釋的微言大義,可以說聚集了佛陀一生的智慧,字字珠玑,妙理無窮,也是佛學中國化之後,被翻譯的一部著名的經典,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的智慧。

從書法學習的意義上來看,此作比孫過庭的《書譜》更加金貴,通篇充斥着一股古雅之氣,華廷黻曾經盛贊過此帖:

唐代一件“絕世草書”,比王羲之的字還金貴,被日本天皇畢生珍藏

“此帖筆意圓渾,純從章草奪胎,較之《書譜》,有放斂之别。蓋《書譜》乃是屬稿,非經意作,雖同出一手而實不相逮也。”

因為此作是唐代一流好手孫過庭為皇家書寫多次的草書,每一個字都中正平和,有堂庑之氣,乃是千百年來學書之人可遇而不可得的一件典範。可以說比王羲之的字還要金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