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祁,字子京,北宋著名詞人,文學家,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官至工部尚書。宋祁和其兄宋庠都曾在朝廷中為官,時人稱二人為“大宋”和“小宋”。
後人知道宋祁,皆因其一句“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也是以被稱為“紅杏尚書”。其實宋祁還有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豔遇”故事也廣為流傳。
據《花庵詞選》記載,有一天宋祁宴罷歸家路過繁台街,正巧迎面碰到皇家的馬車隊,宋祁連忙閃到路邊注視着浩浩蕩蕩的車隊經過身邊。忽然聽見車内有人叫一聲:“小宋。”宋祁心頭一驚,急忙仔細瞧看,但見轎簾輕撩,一位妙齡女子正在微笑着癡情的看着自己。宋祁頓時心旌搖曳,激動不已,還沒有來得及反應,轎簾已經放下,車隊也很快過去了,消失在車水馬龍的繁台街裡。宋祁卻呆若木雞的站在原地,隻是那一瞬,便刻骨銘心,過了許久,她甜美的回眸一笑依然回味無窮。真是“淩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年華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隻有春知處。”
宋祁回家後久久不能忘懷,怅惘徘徊,思念之情無處訴說。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情到濃處,提筆寫了一首《鹧鸪天》:
畫毂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金作屋,玉為籠,車如流水馬遊龍。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
無耐沒有鴻雁傳書、魚傳尺素,這首詞無法傳到那位女子手裡。而且那女子是宮女,皇宮高牆大院,戒備森嚴,下次見面不知道猴年馬月了。況且宮内的女人豈敢染指,都是皇帝的女人,弄不好是要掉腦袋的。然而對她的思念如春草般鏟盡還生,身雖不能至,心十分向往之,但顯然夢想隻有在夢裡實作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首《鹧鸪天》可能因為寫的太好,以至于很快就在京城開封傳唱開了。後來竟然傳到了宋仁宗趙祯的耳朵裡,皇帝也被深深感動了,就暗中調查當天都有哪些宮女在車隊裡。
後來終于找到了那位宮女,召見宮女問:“給朕說說當天的經過。”
那宮女戰戰兢兢的說:“那天我們乘轎去侍宴,路過那裡的時候聽到有人說路邊站着那位就是名聞京城的“小宋”,我就禁不住撩開轎簾看了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宋祁果然名不虛傳,真是玉樹臨風啊,又禁不住喊了他一聲“小宋”。”說完,宮女嬌羞的低下頭去。
宋仁宗聽完哈哈大笑,不久就召見宋祁,問宋祁有沒有邂逅宮女而寫《鹧鸪天》這回事。宋祁立刻誠惶誠恐起來。宋仁宗接着調侃說:“蓬山并不遠啊,朕成全你倆。”說完就讓宋祁把那宮女帶回家了。
宋祁因詞而結良緣,抱得美人歸,如願以償,令人豔羨不已。不禁感慨宋祁在當時一定是玉樹臨風,才華橫溢,讓女人們仰慕崇拜的才子啊。不過我認為宋祁的神來之筆《鹧鸪天》才是促成美事的關鍵因素,才是打動宋仁宗的催化劑。當然跟宋仁宗的“仁”也有點關系。
宋祁的這首《鹧鸪天》直接借用李商隐《無題》和李後主《望江南》中的幾句,再結合自己的經曆和詞才,恰如其分的表達了自己的心境。宋祁也成為中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用和平手段求得皇帝的女人的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