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甯輸腦殼不輸尾巴,袍哥石孝先:幾度招惹蔣介石,迷之死因終未解

石孝先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但很遺憾的是,沒能找到他留下的風采照片。

抗戰初期,蔣介石逃亡重慶。跟着他過來的班子人馬很多,再加上當時的日寇戰機轟炸,陸續有群眾逃過來,重慶一下多了近三百萬人口。

戰争年代,生活不易,有點存糧的已經是殷實人家,這片土地上的絕大多數,都是吃飯恨不得把碗舔幹淨的普通人。突然增加這麼多人,整個重慶糧食供應一度緊張,再加上奸商惡意囤積,引發價格飛漲。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抗戰前的1937年,100法币可以買一頭牛,1939年可以買半邊豬,到了1941年,買得到一隻雞,可到了1943年,最多隻能買兩個雞蛋。

群眾要是日子過不下去,到時候自然要來找掌權者的麻煩。蔣介石着急上火,罵了好幾個“娘希匹”,還為此打了當時的糧食部長徐堪的耳光。

甯輸腦殼不輸尾巴,袍哥石孝先:幾度招惹蔣介石,迷之死因終未解

圖 | 蔣介石

徐堪也沒辦法啊,他征糧的通知一封封的發,但每次征來的也就三五條小船,裡面裝萬把斤糧,這對于徐堪來說和打發要飯的沒差別。

徐堪急得跳腳,親自下鄉去坐人家縣政府裡,也許是企圖用這樣的方法來逼得那些縣大老爺就範——我堂堂一個國家級部長已經這麼屈尊降貴了,你不表示一下過不去吧?

但下面的縣官也冤,不管私庫如何,明面上的公庫的确是一顆糧都沒有了。他們叫苦連天:“天時不好,糧食歉收,地方無糧可買。”

各個都苦,各個都沒辦法,群眾愈發怨聲載道。這事情總要拿出一個法子來解決,不然蔣介石現在怕是連這一隅都窩不下去了,怎麼辦?

這時,蔣介石的心腹戴笠提出個法子,他說既然明面上的官路走不通,那就去找地頭蛇幫忙看看。

這裡的地頭蛇,指的就是石孝先。

1:

石孝先何許人也?他父親石青陽,是一個大袍哥。袍哥是當時活躍在川渝一帶的“袍哥會”成員,這社團名取的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之意,與青幫、洪門同為當時三大民間幫會組織。

袍哥會分為“仁義禮智信”五堂,其中領頭人物,都叫“大爺”。而石青陽,就是仁字堂體安社的“大爺”。

甯輸腦殼不輸尾巴,袍哥石孝先:幾度招惹蔣介石,迷之死因終未解

圖 | 舊時的袍哥大爺形象

此人也是同盟會元老級人物,辛亥革命立過大功,連蔣介石見了,都要恭恭敬敬叫一聲“石大哥”。

石孝先為其第三子,人稱“石三”,圓長臉,長得眉清目秀,少時是個混不吝的人物,惹是生非的本事一流。石青陽給他娶了房惡媳婦也管不住,後送進黃埔軍校。但這小子依舊惡習難改,因為打架鬧事結拜兄弟被開除,石青陽不得已,一舉把他送到意大利去,眼不見為淨。

石孝先絲毫沒有因為身處異國他鄉而有多沮喪,照樣打架鬧事結拜兄弟,甚至還想在意大利建一個袍哥公口。要不是突然回國,說不定這家族事業真就給他在那邊“發揚光大”了。

石孝先突然回國是因為他父親的病故。

吊喪中,其父的舊友範紹增(川渝地區熱播劇哈兒師長的原型)和王贊旭慫恿他接下父親的袍哥事業,他們給他撐腰,幫他“紮起”。而父輩的兄弟田得勝也在這時說,願把手底下的幾萬人交給他。

石孝先從小立志當個袍哥,而現在實作夢想的機會就近在眼前,他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

袍哥的世界裡,維持權力的東西不外乎三種,忠義,拳頭,和錢财。

後兩樣石孝先現在有了,而後,他制定了中西結合的嚴格舵規,確定最前面那樣能有效地展現,雖然短短一月裡處死了近百人,但内政很快就巴巴适适,還有更多的人慕名而來。

後來毛人鳳去拜石孝先的碼頭時,查到他底下竟有幾十萬袍哥,當時就心虛了,身為政府代表,竟平等地和石孝先這個社團老大去簽了個《混合編制,互相訓練》的協定,還給了他一個少将的軍銜。

石孝先就是當時袍哥社會中的“金帶皮袍哥”。

金代表錢,皮代表面子,走州吃州,走縣吃縣,“識相不識相,難過走馬崗。是皮不是皮,難過白市驿。”

也不外乎戴笠會在遇到這麼大困難的時候,第一個想到他。

甯輸腦殼不輸尾巴,袍哥石孝先:幾度招惹蔣介石,迷之死因終未解

圖 | 蔣介石的心腹戴笠

2:

蔣介石也沒辦法,形勢不比人強。他當時就下了手谕,讓毛人鳳去給這位地頭蛇拜碼頭、下矮樁,也就是求他辦事。

聽聞來意,石孝先雙手叉腰,眼睛向上,目中無人地說:“啥子手不手谕,不看!要多少糧,先撥款子,我石總舵發片子就夠了。”

蔣介石給了款子。

沒出三天,江、巴、璧、合周圍幾十縣的大米便從水陸不斷運到重慶,各州縣袍哥沿途高呼:“不認天王老子,隻為石大爺效勞。”

蔣介石再怎麼,這時候也反應過來了,之前那是石孝先在給他下絆子呢。人就是膈應他事先沒去打招呼,這麼大一個袍哥大爺在那裡擺着,他偏偏想繞過這位去辦事,簡直不識相。

但想明白歸想明白,蔣介石即使恨得牙癢癢,現在也根本動不了石孝先。強龍壓不了地頭蛇,這麼個簡單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如果事情就這麼結束,也許随着時間流逝,蔣介石會慢慢忘了這麼個膈應事兒。但石孝先袍哥大爺的身份,加上他一貫的高調做派,注定了這事不會就這麼默默地過去。

糧運回來了,石孝先沒有乖乖把它們放到政府裡去,而是自己在小什字打銅街豎起了“重慶民食供應處”的牌子,敞開平價供糧,一時轟動全重慶。

百姓歡呼雀躍,交相稱贊這位的仁義。

甯輸腦殼不輸尾巴,袍哥石孝先:幾度招惹蔣介石,迷之死因終未解

圖 | 舊時的袍哥聚集

當時的西南軍政首腦,也是蔣介石心腹的張群,為此專門寫了三首詩交給石孝先,想勸他收斂些,其一曰:“石生瑰具有中龍,少年意志矜豪雄。與餘兩世罵師友,宛有退讓君子風。”

石孝先接到詩的第一時間,看也沒看,就拿它去揩了屁股。

他骨子裡有種傲氣和瘋狂,這也是他袍哥事業做得如此成功的内在因素之一。

張群氣得不行,蔣介石那邊自然也不好過,石孝先征糧和賣糧事件等于在他臉上打了兩個狠狠的耳刮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自然不滿足于就在私底下罵幾聲“娘希匹”,而是直接行動,讓之前潛伏的特務把這個渾小子給帶走了。

3:

不過,蔣介石還是有顧慮。不管他懷揣着怎樣的心思,總之,幾天後袍哥們終于打聽到石孝先所在時,此人還胳膊腿一個不少的活着。

各州縣袍哥雖沒有明面上抗議,但要人的态度寸步不讓。幾十個州縣,幾十萬人的壓力,蔣介石不得不忌憚。然而除了這些,許多身在重慶的大佬也站了出來,其中包括楊滄白。

此人曾是孫中山的肱骨,也是辛亥革命的赫赫功臣。除了這些身份外,他還是石青陽的師傅,屆時正在石公館内休養。

石孝先開個袍哥銀行,他就是董事長。可以說,石孝先所有的生意和事業,背後或者明面上,都有這位大佬的影子,兩個人關系就是如此。

他提筆寫信給蔣介石,說孩子教育的好,但要送衣服書籍過來。

這位一出面,蔣介石再别扭也隻能放人。他順着楊滄白給的台階走下去,還給石孝先一本《曾文正公家書》帶着,喊他回去好好讀書。

石孝先經此一事,回去後安分很多。但是,他骨子裡那股瘋勁兒是磨不滅的,這瘋勁兒成就了他和他的事業,也終将讓他毀滅。

甯輸腦殼不輸尾巴,袍哥石孝先:幾度招惹蔣介石,迷之死因終未解

圖 | 重慶蜀軍政府顧問楊滄白

4:

日子安逸久了,石孝先有了新的想法。

此時正值抗戰勝利,蔣介石準備回南京開“國大”。國大要選一批代表,重慶的代表位置,蔣介石内定了張笃倫。

張笃倫手持蔣令四處演講,眼看水到渠成的事,半路卻殺出個“石咬金”。

石孝先想從政,也知道蔣介石已經定了張笃倫。但袍哥就講一張面子皮,把這位子讓出去,豈不就等于和兄弟夥說他沒本事?

當年石青陽為了一個西南軍政首腦的位子,去求過蔣介石,但被無情拒絕了。石孝先有他老爹的教訓在先,壓根沒準備走蔣介石的路子,而是打算用自己的方法,去把想要的東西搶過來。

首先,石孝先讓人去畫了一幅自己很“正”的巨幅畫像,又請人做了競選歌曲。然後他号召成千上萬的袍哥兄弟來重慶城,擡着畫像唱着歌,浩浩蕩蕩開始了全城的競選遊行。

兄弟夥很給力,把“請投石大爺一票”喊得震天響,一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沿途的老百姓都說,怕是美國總統選舉都沒有這個場面大。

最後,石孝先以絕對的壓倒性優勢赢了張笃倫。

蔣介石鼻子差點沒給他氣歪。此時的他已經知道,石孝先那就是個馴不熟的吃肉老虎,管不住也就罷了,還得時時刻刻防着他餓極了反咬自己一口。

也許在這時,又也許在更早的時候,他陰鸷的眼珠子一動,在暗中轉向了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後生仔。

甯輸腦殼不輸尾巴,袍哥石孝先:幾度招惹蔣介石,迷之死因終未解

5:

1949年,解放軍勢如破竹,繼攻下南京後又攻下杭州,直逼上海。蔣介石退無可退,逃往重慶,試圖建都重慶,割據西南。

此時的石孝先也許是落井下石,也許是清楚外面的大勢所趨,想和蔣介石徹底的撇清關系。不管他出于什麼目的,總之,他給蔣介石來了個“迎蔣示威大遊行”。

大遊行和之前的競選大遊行一樣的聲勢浩大,但目的卻完全相反。

石孝先發動了十萬左右的袍哥,讓他們人人面上畫鬼怪花臉,喊起口号來像在哭喪,浩浩蕩蕩遊過去,把鬼哭狼嚎的調子直送進蔣介石的園林。老蔣聽得直捂耳朵,罵到破嗓子。

1949年11月30日,劉鄧大軍順利解放重慶,蔣介石逃亡成都,同日,石孝先吐血不止,于三日後身亡。

關于石孝先的死,坊間傳聞頗多,有人說是他早有肺病,在解放軍入城後一直惶惶不安,擔心自己前段時間召集十萬袍哥遊行的事被怪罪,吓到吐血後不治身亡。

但也有更多的說法,說是服毒而死。

石孝先敢在蔣介石的雷點上反複橫跳,又保證自己不被他拿捏住,這表明他是個膽大心細的人物。很難相信,這樣的人會被吓死。

相反,依照蔣介石一貫睚眦必報的尿性,在永遠出走之前,殺掉煩了他很久的壞小子這種事,他也不是幹不出來。再加上過分湊巧的時間,令這石孝先死亡真相的迷霧隐約露出一絲端倪。

但是不管怎樣,斯人已逝是既定的事實。直到如今,坊間在說起這位的迷之死因時,還會想起他在小什字叉腰放糧時的豪邁,還有他敢和蔣介石叫闆的意氣風發。

他曾在這片土地那樣精彩的活過。

甯輸腦殼不輸尾巴,袍哥石孝先:幾度招惹蔣介石,迷之死因終未解

圖 | 袍哥茶館

6: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石孝先的一生熱鬧非凡,他開過第一家袍哥銀行,開業當天,小什字、會仙橋、都郵街一帶都是人來人往,送花籃的排成長龍,有過花錢如流水的豪爽;他征上來連蔣介石都征不來的糧食,又把糧平價分發下去,是亂世中扶危濟貧的俠義;他不搭理代表主流權力的蔣介石,搶占他心愛大将的代表位置。

他叛離、獨立、随性和自由,吹過巴蜀先民的野風,又吹到了石孝先和他身後那一幫袍哥身上。

但石孝先并不是一個光明的英雄。

袍哥既有“你穿紅來我穿紅,大家服色一般同,你穿黑來我穿黑,咱們都是一個色。”的兄弟義氣,也有“三刀六個眼,自己找點點”的殘忍私刑。而石孝先本人除了這些外,他也帶着在那個人可以吃人的時代,占據較多資源大佬的一切陋習。

而那些忠義之事,也很難說是他自己率性為之,還是深謀遠慮後,為了底下社團的發展擴大所做的嘩衆取寵。

也許都有。

他帶着舊時代的陰影,留在了黎明升起的那一刻。這個結局對于石孝先來說,不能準确的說是好是壞,但對于我們,這是好事。

亂世的人們才渴望俠義。

石孝先和他身後的那一群袍哥,他們是那個混亂的時代裡制度的締造和維護者。

川渝地區茶館多,也和袍哥有關系。人們在遇到不平事時,多會去找一個袍哥去茶館講理,稱作“吃講茶”。這樣操作之後,沖突基本都會化解,因為袍哥有能力去講理,也有能力去監督之後講理結果的執行。

甯輸腦殼不輸尾巴,袍哥石孝先:幾度招惹蔣介石,迷之死因終未解

這也是蔣介石在試圖征糧時失敗的原因。他和群眾之間,還隔着一個石孝先,是以石孝先才有底氣去鬧,去說出那句:“啥子手不手谕,不看!要多少糧,先撥款子,我石總舵發片子就夠了。”

但這樣靠着兄弟義氣凝結的社團,在人員分散的川渝地區吃得通,不代表它能在更大的平台好使。石孝先的社團有一個緻命的弱點,兄弟夥們望着的忠心的都是石孝先這個大爺,他一倒,所有忠義的凝結點瞬時灰飛煙滅。

如果石孝先一直活着,不知道他還能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來。但讓他随着黑暗一起覆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石孝先自己也是好事。

文 | 花間酒香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