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熱空調房裡出來,你人還好嗎?
浙大一院中醫科副主任吳國琳主任醫師表示,如今保暖的方法越來越多,比如用電熱毯、開空調、開壁挂暖氣片等,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預防空調病。
直對着空調吹,男子染上空調病
What?夏季的空調病我倒是聽過,冬天怎麼還有空調病?36歲的季先生(化名)就深受其害。
季先生在杭州一家私企工作,平時感覺身體蠻好的他,卻在最近頻繁出現眼睛刺痛、有異物感、咽喉和鼻腔幹燥、渾身乏力等症狀,用了自己從藥店配的眼藥水,緩解的效果也并不明顯。
“你要不要去吃中藥調理一下?”季先生的媽媽平日裡喜歡了解些中醫知識,便建議他到浙大一院中醫科去看看。
“問診時發現他早晨起床後有明顯的眼幹、口幹,而且晚上睡眠品質也不好,白天也容易感到疲勞。”吳國琳副主任接診後發現季先生脈偏細、舌質偏紅、舌苔偏薄,是典型的陰虛表現。
原來,季先生在公司的辦公室朝北,基本上見不到什麼陽光,這段時間杭州低溫、大風,辦公室早早開起了熱空調,而他今年由于工位調整,新的座位正好對着空調出風口,一天吹下來,整張臉都是通紅的,再加晚上睡覺用熱空調,早晨起床後症狀更加明顯。“你的情況很有可能是燥邪入侵引起的,另外還需要排除下有沒有幹眼症或幹燥綜合征。”吳國琳副主任建議。

經過檢查,盡管季先生偶感眼睛不适,但還沒有出現幹眼症,也不存在幹燥綜合征。醫生建議他可沖泡麥冬、枸杞、白菊等每天當茶飲用,并且盡量少待在空調房,多到戶外活動,多吃如梨、橙子、甘蔗等滋陰的水果。
冬季保暖謹防燥邪,這個穴位很有用
“基本上每年冬天,都會有很多中招‘空調病’的患者前來就診。”吳國琳副主任介紹,冬季本身就以寒、燥為特點,而熱空調“制造”的熱、燥的空氣,更容易加重這種情況,導緻燥邪傷陰,影響津液代謝,很多人會出現眼幹、口鼻幹、皮膚幹燥甚至疲勞乏力等症狀,而大多數人隻要離開所處環境,症狀就會有所緩解。
中醫專家強調,這種情況下要區分幹眼症、幹燥綜合征等其他病症引起的身體不适,對同時伴有關節疼痛等表現的患者,建議及時排除風濕免疫性疾病。
如何預防冬季空調病?吳國琳副主任也給出了意見。
對症狀較輕的空調病患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房間内放一盆水或者開加濕器,提高環境濕度,除此之外,沖泡麥冬、枸杞、菊花飲用,可起到養陰生津明目的功效,但胃寒的人要慎用,這裡建議使用白菊(如杭白菊),因為白菊花的功效主要為養肝明目,還需要通過增加平緩的戶外活動、多吃滋陰水果等生活習慣的改變進行改善。
而對症狀較重的空調病患者,在排除了幹燥綜合征等其他病理性原因後,可以找中醫師根據患者個人體質辯證用藥進行調理。
這裡,吳國琳副主任還想教大家一招非常有用的“穴位”按壓,我們第四、第五手指之間,靠近無名指内側有一個穴位叫“液門”穴,有清頭目、利三焦等功效,每天按壓2-3次,每次持續3-5分鐘,可緩解幹燥症狀,調節人體内的水液代謝。
中醫認為“秋冬養陰”,《黃帝内經》記載冬季起居養生宜“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是以從養陰的角度出發,中醫專家建議,冬季的周末或休息日可以睡個懶覺以固陰精。
在運動方面,冬季運動不宜過度,盡量安排在白天,做到“無洩皮膚”,也就是說不能大汗淋漓,尤其在夜晚或清晨氣溫低,出汗後腠理(汗孔)開洩,更易感受風寒邪氣引起感冒,是以冬季不宜過度或大量運動。
快快轉發起來
冬天雖冷
但也不要整天呆在溫室
出去散散步
發現不一樣的冬天
留言說出#我眼中冬季最美景色#
跟大家分享你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