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同府文廟沿革

大同府文廟沿革

《文物世界》 2011年02期 李海

大同府文廟即大同府學,是大同傳承儒學文化的符号。唐、宋以來,遍布中國境内的各級官學多以儒學和孔廟相結合的形式存在。祭祀先聖孔子,培養儒學人才,故稱為廟學,又稱學宮、文廟。孔廟是學宮的信仰中心,儒學是學宮的存在依據。地方廟學(文廟)一般位于各地的府、州、縣城中,其建築規模和标準在當地都是很高的,各地的《地方志》中都有關于廟學的記載,并且附有學宮圖。可見,廟學在當時的社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許多學者對廟學已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很少涉及大同地區的廟學。為此,本文拟對大同府文廟的沿革作初步讨論。

大同府文廟沿革
大同府文廟沿革
大同府文廟沿革

一、大同府文廟的淵源

大同府文廟源遠流長。清乾隆《大同府志學校》記載[1]:“大同府儒學在府城東南隅。舊學在府治東,即元魏中書學、遼西京國子監、金時之太學、元之大同縣學也。明洪武八年建為府學,二十九年以府學為代藩府,改雲中驿為府學,即今學也”。據此,先對大同府文廟的淵源及其早期發展進行探讨。

1.北魏平城已有廟學“雛形”

《魏書·儒林傳序》曰[2]:

太祖初定中原,雖日不暇給,始建都邑,便以經術為先,立太學,置五經博士,生員千有餘人。天興二年春,增國子、太學生員至三千……太宗世,改國子為中書學,立教授博士。世祖始光三年春,别起太學于城東……顯祖天安初,诏立鄉學,郡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學生六十人……太和中,改中書學為國子學,建明堂辟雍,尊三老五

員至三千”。太宗明元帝出于政治考慮,改國子學為中書學。世祖太武帝在平城之東“别起太學”,即在城東另外再建太學。顯祖獻文帝天安初(466年)“诏立鄉學”,即建立地方官學,實施郡國學制,并按郡的大小規定了博士、學生人數。北魏地方學制的公布和實施,在中國古代尚屬首次,正如《魏書·高允傳》所言:“郡國立學,自此始也”[3]。高祖孝文帝把中書學又改為國子學,同時又專為皇室子弟開辦了皇宗學。

北魏中書學獨具特色[4]。北魏初,拓跋鮮卑政權急需漢人士族精英的參與,于是中書學應運而生。據《魏書·李順傳》記載,李順“神瑞中,中書博士,轉中書侍郞”[5]。據此,至遲在神瑞年間(414~416年),明元帝改國子學為中書學。這不僅是名稱的改變,重要的是辦學性質的變化,中書學既是教育機構,又是北魏早期吸收、控制漢人士族的機構。北魏中書學隸屬于中書省,而非太常管轄。中書學博士、學生多為漢人士族成員。中書學雖以五經教授,而中書博士多不專主授經。中書學生亦有品階,入學即按七品官員待遇,無需經過明經策試即可入仕。不少漢人士族成員多由中書學起家,仕至顯貴。是以入中書學也成為漢人士族參與北魏政權、保持政治地位的的一條重要途徑。到孝文帝太和年間,漢族士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得到明顯的提升,那些累世為官的漢人士族在北魏政權中已可與鮮卑貴族并駕齊驅。這樣,中書學也就完成了曆史使命,孝文帝于太和十六年(492年)又改中書學為國子學。北魏中書學存在了70多年。

在官學中興建孔廟始于北魏平城。明元帝永興五年(413年)下诏“祀孔子于國學,與顔淵配”[6]。《魏書·世祖紀上》記載,世祖始光三年(426年)二月,“起太學于城東,祀孔子,以顔淵配”[7]。是為中國曆史上在學校立孔廟之始。如此有廟有學,二者在建置的空間上和進行的尊孔崇儒的教育上密切相聯,當時雖未見“廟學”之名,但實已開始形成“廟學”的雛形。

北魏不僅在京師官學中修建孔廟,而且至遲在孝文帝時各州郡學校亦立孔廟奉祀。《魏書·劉道斌傳》曰:“道斌在恒農,修立學館,建孔子廟堂,圖畫形像。去郡之後,民故追思之,乃複畫道斌形于孔子像之西而拜谒焉”[8]。劉道斌是孝文帝時人,出任恒農太守後,修立郡學,在學館内興建孔廟。他去職後,恒農人民為紀念他,畫其像于孔子像之右配祀,也開啟了在地方廟學中設定名宦祠之先河。

從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遷都洛陽到後晉天福初(936年),石敬塘将幽、雲十六州割予契丹期間,中國古代廟學有了較大的發展。如唐太宗貞觀四年(629年)下诏“州、縣學皆作孔子廟”[9]。在此期間,大同長期為州府治所,雖有陷廢,但時間較短。按郡國學制,理應設定府學,可惜史載阙如,詳細情況不得而知。

2.遼、金、元時大同廟學的發展

(1)遼西京國子監。947年,遼太宗改契丹國為大遼國。遼初大同為雲州,遼興宗重熙十三年(1044年),改雲州為西京,為遼陪都。同年在西京設立了西京國子監,這是繼北魏之後,在大同再次設定的國家最高學府。清《山西通志》記載,遼西京國子監在大同府治東南。元代張起岩《祟文堂記》曰:“雲中在遼、金為陪京……學即遼故國子監,宏敞靖深冠他所”[10]。

除國子監外,遼在西京尚設西京學(可能是西京太學)及各州學、縣學。《遼史·聖宗紀》記載,道宗清甯元年(1055年)十二月,“诏設學養士”。《遼史拾遺》亦載:“道宗诏設學養士,于是有西京學,有奉聖、歸化、雲、德、宏、蔚、妫、儒等州學,各建孔廟,令博士、助教教之,屬縣附焉”[11]。

遼據西京78年,設定了西京國子監、西京太學和府學,各類教育機構齊全,培養了一批著名學者和官員。

(2)金西京女真太學。遼末天祚帝遷都西京大同,在此與金人展開激烈争奪。金太祖天輔六年(1122年)攻占西京,遼亡。金仍以西京為陪都。金立國之初,忙于征戰,幾無官學可言,但就很重視女真子弟的女真文字教育。金太祖天輔三年(119年),女真學者完顔希尹創造女真大字。金太宗天會(1123~1135年)年間,在上京、北京、西京設定了女真字學嗎,,教授女真大字。當時,西京大同設定的女真字學是金初僅有的三處女真字學之一。天眷元年(1138年),熙宗又頒布了女真小字,為女真官學奠定了基礎。

金世宗、章宗時期,崇儒尚文,各級官學得到較大的發展。金代趙秉文(1159~1232年)曰∶"自大定累洽重熙之後,政教惰明,風俗臻美,及明昌改元,嘗诏天下興學,刺郡之上,官為惰建,諸縣聽從士庶自願建立,著為定令。由是廟學在處興起"【。金代中央官學設定國子監,下轄國子學、太學。在地方設定府學、州學、節鎮學、防禦州學等。《金史·選舉志》記載10,章宗大定十六年(1176年)始設府學,"府學二十有四,節鎮學三十九,防禦州學二十一,凡千八百人"。《金史章宗本紀》記載【,泰和四年(1204年),"诏刺史,州郡無宣聖廟學者并增修之"。據這些記載可以推斷,當時在大同設定了府學無疑。

為了培養女真族人才,金朝專門設定女真國子學及女真太學,以女真語言、文字教學。學生以女真子弟為主。大定二十八年(1198年),在諸府州建女真太學二十二處,設在中都、上京、胡裡改、恤頻、泰州、臨潢、北京、冀州、開州、豐州、西京、東京等地。據此,當時在西京大同設定了女真太學。乾隆《大同府志稱其為"金時之太學",不夠确切。明張欽《大同府志·重建大同府縣學記》曰嗎4∶"府縣學舊在府治東南,即魏之中書學、金之女真太學、遼之國子監也"。這一記載可信,且金女真太學就在遼之國子監的基礎上設定。

金擁有西京91年,設定了女真字學、女真太學和府學,為西京大同的教育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3元大同廟學。元成吉思汗八年金崇慶二年,1213年),金西京大同為蒙古人占有。元初,大同為西京路。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五年(1288 年),改西京路為大同路。金末兵亂,學校遭到嚴重破壞。元初,開始恢複。耶律楚材(1190~1244 年)作詩《雲中重修宣聖廟》雲∶"槐宮悉混玉石焚,廟貌依依惟古雲。須仗吾侪更修葺,休教風世喪斯文”[18]。按耶律楚材年齡推斷,《雲中重修宣聖廟》應創作于滅金前後。據此,元初就開始重修西京(大同)廟學。

大同府文廟沿革

忽必烈大德元年(1297年),工部侍郎孫拱擔任西京路總管,兼府大尹後,在故遼國子監中興修恢複西京大同府學。建立崇文堂于大成殿西北,此堂“祟廣壯麗,視舊制有加”。修複後的大同府學“衿佩雲集,執經受業者,戶外之屦常滿,弦誦之聲洋溢四遠鄰郡,迨今是則是效”[19]。清順治《雲中郡志》、乾隆《大同府志》中稱其為“元之大同縣學”,是不确切的,西京路總管、大同府大尹孫拱修複的應是大同府學,或是府學附縣學。

二、明清時的大同府文廟

1.明代大同府文廟的始建

明洪武二年(1369年),常遇春攻克大同,改大同路為大同府,隸屬山西行中書省,治大同縣。如前文所述,明洪武八年(1375年),在原遼、金、元廟學的基礎上建置了大同府學。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大同府學改建為代王府邸,又在當時的雲中驿(原大同六中所在地)另建大同府學,即大同府文廟。

2.大同府文廟的修葺和增建

明宣德元年(1426年)九月至宣德二年五月,山東參政沈固(後任大同巡撫)、武安侯鄭亨和參将曹儉等人“悉撤其舊”,重修大同府文廟。大學士楊榮作《大同廟學記》記之,該文尚存,收錄于明正德《大同府志》等府縣志中。

明正統七年(1443年)三月至正統八年六月,巡撫羅亨信、總兵朱冕和知府霍瑄等人對大同府文廟進一步續修。大學士陳循作《大同府重修廟學記》記之,該文尚存,收錄于明正德《大同府志》等府縣志中。

明嘉靖八年(1529年),诏建敬一亭,内立禦制《敬一箴》及注釋宋儒《五箴》石刻[20]。

明嘉靖十年(1531年),诏建啟聖祠[21]。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冬,大同發生兵變。大同府文廟在兵火中遭破壞,“毀無寸遺”[22]。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秋至嘉靖十四年夏,大同巡撫樊繼祖、知府王诰及其繼任者王允等人重建了大同府文廟,留存于後世。該府文廟“大改舊觀。中立孔廟,前戟門,前泮,前棂星門……崇文峻閣,壁立于背。左府學,右縣學。堂比廟鹹差于後,旁各有齋,有舍,有廨。署後各建亭,别其名為‘春風’、為‘時雨’。府學堂前,建敬一亭。縣學堂前,建啟聖祠。遵時制也。至神庫、庖廚、鄉賢、名宦、靡事不周,悉有方向”[23]。左通政杜楠作《重建大同府縣學記》記之,該文尚存,收錄于明正德《大同府志》等府縣志中。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史道接替樊繼祖巡撫大同。史道與督學郭時叙等人對樊繼祖重建的府文廟,“複修飾而潤色之”。史道自撰《重修大同府縣廟學碑記》記之,該文尚存,收錄于清乾隆《大同府志》等府縣志中。

明正德六年(1511年),大同巡撫石玠和山西分守參議陳邦器等人建名宦祠。禮部尚書劉春作《大同名宦祠記》記之,該文尚存,收錄于明正德《大同府志》等府縣志中。

明隆慶三年(1569年),大同知府程鳴伊“移置啟聖祠、敬一亭于左,遷文昌閣、魁星閣于東西十二步之外”[24]。

明隆慶六年(1573年),大同知府聶守中、大同縣知縣雙鳳鳴、教授樊思成等人對府文廟增修[25]。

明萬曆三年(1575年),巡道馮子履把大同縣學由府文廟中遷至城西北隅(現大同婦幼醫院所在地)。

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巡撫賈應元建立文昌祠,賈應元作《建立文昌祠碑記》記之,該文尚存,收錄于清乾隆等《大同府志》等府縣志中。

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知府黃善于府學内重建魁星樓[26]。

明天啟四年(1624年),大同知府陳元清重修雲路,建造雁塔。雁塔是一座八角七級空心磚塔,塔基座内刻大同曆代舉人姓名。塔高約17米,建在南城牆上。該塔尚存。

明祟桢十一年(1636年),大同知府屈鐘嶽依在湖南常德府學所得之拓片,摹刻了朱熹《易經系辭》碑,鑲在府文廟學明倫堂正壁上。碑為4通,共14行,每行8字,共112字,字徑12~14厘米。原碑為朱熹所書大字行書,蔡元定刻存。上世紀50年代初,将此四碑鑲嵌在上華嚴寺大雄寶殿正面牆上,1984年遷至原大同博物館碑廊下。

清順治十二年(1656年),總督馬之先重修大同府文廟,給事中魏象樞撰《重修廟學贊》記之,該文尚存,收錄于清乾隆《大同府志》中。

清康熙九年(1671年),大同知府林本元、教授李際昌重修府文廟,郎中李宗孔記之[27],記文不存。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3年),大同知府葉九思重修府文廟。碑刻尚存。

清雍正三年(1726年),奉诏将啟聖祠改名為崇聖祠。

清乾隆七年(1743年),大同知府通安布重修府文廟四。記文不存。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1年),大同知府史奕瑰重修府文廟,史亦瑰自撰《重修大同府學碑記》記之,該文尚存,收錄于清乾隆《大同府志》中。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3年),大同知府文光重修府文廟,文光自撰《重修大同府學碑記》記之,該文尚存,收錄于清乾隆《大同府志》中。

清嘉慶二十年(1816 年)三月,大同知府富××重修大同府文廟,提督學正陳嵩慶撰《重修大同府文廟碑記》記之,該文尚存,收錄于清道光《大同縣志》中0。

清道光十九年(1840年),重修府文廟,碑刻尚存。道光之後,對府文廟的修繕情況,尚未收集到具體資料。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制,诏"立停科舉,以廣學校",大同府學遂告結束。

大同府文廟沿革

上世紀 40年代後期,在府文廟内曾辦過大同師範學校。

新中國成立後,在府文廟内創辦過大同醫專(1958年)和大同六中(1971~2008年四。

3. 清代大同府文廟的結構

大同府文廟經明代和清前期多次修建,到乾隆時成為規模宏大的标準廟學建築群,整個建築坐北朝南,左廟右學。

大同府文廟沿革

孔廟∶最南是雲路牌坊、大成坊,迤東是"道冠古今坊"(義路坊)∶迤西是"德配天地坊"(禮門坊)。大成坊正北是棂星門,由三個牌坊組成,前有10個石獅一字排開,左右立"下馬碑"。過門是泮池,池上有石砌環橋。泮池東有齋明廳,西有潔清廳相對稱。過橋是大成門(戟門),門東為名宦祠,門西為鄉賢祠。過戟門是大成殿,殿東有東庑,西有西庑,左掖有神庫,右掖有神廚。大成殿後是尊經閣,殿西北是崇聖祠。

儒學∶在孔廟之東,從南至北為儒學門、東西齋、明倫堂、府學教授署等;再東則是奎星樓、文昌祠、敬一亭、朱衣閣等建築。

清末民初,雖然儒學停辦,但府文廟建築完整。1907 年,法國人沙畹攝下不少府文廟的珍貴照片。

民國以來,大同府文廟多數建築失修,加上人為拆改,已失原貌。大同六中占據府文廟期間,僅大成殿得以儲存,結構完好。殿面寬五間(30.5 米),進深三間(18.5米。單檐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鬥棋六鋪作,每間兩朵。轉角鬥棋繁缛複雜,柱網排列為減柱做法。月台欄杆有石刻音樂舞蹈,花草禽獸,千姿百态,意趣橫生。

1983年,大同市對府文廟進行了整修,并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大同府文廟沿革

三、結束語

2008年,大同市啟動府文廟保護修複工程。曆時兩年,依府文廟的原樣重建了尊經閣、東西配殿、東西廊庑、碑亭、碑廊、泮池、棂星門、儀門。修複了大成殿、神廚、神庫、鄉賢祠、名宦祠、戟門等古建築。孔子像複位于大成殿與尊經閣之間。棂星門前還修建了有3個牌樓的雲路街。

修複後的府文廟規制嚴謹,殿宇壯麗,建築優美,布局勻稱,造型獨特,總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成為山西,乃至全國較大的府文廟之一。本文撰寫過程中.得到山西大同大學明史專家趙立人先生、大同府文廟文物管理所胡學忠副所長的幫助,深緻謝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