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同府文庙沿革

大同府文庙沿革

《文物世界》 2011年02期 李海

大同府文庙即大同府学,是大同传承儒学文化的符号。唐、宋以来,遍布中国境内的各级官学多以儒学和孔庙相结合的形式存在。祭祀先圣孔子,培养儒学人才,故称为庙学,又称学宫、文庙。孔庙是学宫的信仰中心,儒学是学宫的存在依据。地方庙学(文庙)一般位于各地的府、州、县城中,其建筑规模和标准在当地都是很高的,各地的《地方志》中都有关于庙学的记载,并且附有学宫图。可见,庙学在当时的社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许多学者对庙学已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很少涉及大同地区的庙学。为此,本文拟对大同府文庙的沿革作初步讨论。

大同府文庙沿革
大同府文庙沿革
大同府文庙沿革

一、大同府文庙的渊源

大同府文庙源远流长。清乾隆《大同府志学校》记载[1]:“大同府儒学在府城东南隅。旧学在府治东,即元魏中书学、辽西京国子监、金时之太学、元之大同县学也。明洪武八年建为府学,二十九年以府学为代藩府,改云中驿为府学,即今学也”。据此,先对大同府文庙的渊源及其早期发展进行探讨。

1.北魏平城已有庙学“雏形”

《魏书·儒林传序》曰[2]:

太祖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太宗世,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世祖始光三年春,别起太学于城东……显祖天安初,诏立乡学,郡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太和中,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建明堂辟雍,尊三老五

员至三千”。太宗明元帝出于政治考虑,改国子学为中书学。世祖太武帝在平城之东“别起太学”,即在城东另外再建太学。显祖献文帝天安初(466年)“诏立乡学”,即建立地方官学,实施郡国学制,并按郡的大小规定了博士、学生人数。北魏地方学制的公布和实施,在中国古代尚属首次,正如《魏书·高允传》所言:“郡国立学,自此始也”[3]。高祖孝文帝把中书学又改为国子学,同时又专为皇室子弟开办了皇宗学。

北魏中书学独具特色[4]。北魏初,拓跋鲜卑政权急需汉人士族精英的参与,于是中书学应运而生。据《魏书·李顺传》记载,李顺“神瑞中,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郞”[5]。据此,至迟在神瑞年间(414~416年),明元帝改国子学为中书学。这不仅是名称的改变,重要的是办学性质的变化,中书学既是教育机构,又是北魏早期吸收、控制汉人士族的机构。北魏中书学隶属于中书省,而非太常管辖。中书学博士、学生多为汉人士族成员。中书学虽以五经教授,而中书博士多不专主授经。中书学生亦有品阶,入学即按七品官员待遇,无需经过明经策试即可入仕。不少汉人士族成员多由中书学起家,仕至显贵。因此入中书学也成为汉人士族参与北魏政权、保持政治地位的的一条重要途径。到孝文帝太和年间,汉族士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得到明显的提升,那些累世为官的汉人士族在北魏政权中已可与鲜卑贵族并驾齐驱。这样,中书学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孝文帝于太和十六年(492年)又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北魏中书学存在了70多年。

在官学中兴建孔庙始于北魏平城。明元帝永兴五年(413年)下诏“祀孔子于国学,与颜渊配”[6]。《魏书·世祖纪上》记载,世祖始光三年(426年)二月,“起太学于城东,祀孔子,以颜渊配”[7]。是为中国历史上在学校立孔庙之始。如此有庙有学,二者在建置的空间上和进行的尊孔崇儒的教育上密切相联,当时虽未见“庙学”之名,但实已开始形成“庙学”的雏形。

北魏不仅在京师官学中修建孔庙,而且至迟在孝文帝时各州郡学校亦立孔庙奉祀。《魏书·刘道斌传》曰:“道斌在恒农,修立学馆,建孔子庙堂,图画形像。去郡之后,民故追思之,乃复画道斌形于孔子像之西而拜谒焉”[8]。刘道斌是孝文帝时人,出任恒农太守后,修立郡学,在学馆内兴建孔庙。他去职后,恒农人民为纪念他,画其像于孔子像之右配祀,也开启了在地方庙学中设置名宦祠之先河。

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到后晋天福初(936年),石敬塘将幽、云十六州割予契丹期间,中国古代庙学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唐太宗贞观四年(629年)下诏“州、县学皆作孔子庙”[9]。在此期间,大同长期为州府治所,虽有陷废,但时间较短。按郡国学制,理应设置府学,可惜史载阙如,详细情况不得而知。

2.辽、金、元时大同庙学的发展

(1)辽西京国子监。947年,辽太宗改契丹国为大辽国。辽初大同为云州,辽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年),改云州为西京,为辽陪都。同年在西京设立了西京国子监,这是继北魏之后,在大同再次设置的国家最高学府。清《山西通志》记载,辽西京国子监在大同府治东南。元代张起岩《祟文堂记》曰:“云中在辽、金为陪京……学即辽故国子监,宏敞靖深冠他所”[10]。

除国子监外,辽在西京尚设西京学(可能是西京太学)及各州学、县学。《辽史·圣宗纪》记载,道宗清宁元年(1055年)十二月,“诏设学养士”。《辽史拾遗》亦载:“道宗诏设学养士,于是有西京学,有奉圣、归化、云、德、宏、蔚、妫、儒等州学,各建孔庙,令博士、助教教之,属县附焉”[11]。

辽据西京78年,设置了西京国子监、西京太学和府学,各类教育机构齐全,培养了一批著名学者和官员。

(2)金西京女真太学。辽末天祚帝迁都西京大同,在此与金人展开激烈争夺。金太祖天辅六年(1122年)攻占西京,辽亡。金仍以西京为陪都。金立国之初,忙于征战,几无官学可言,但就很重视女真子弟的女真文字教育。金太祖天辅三年(119年),女真学者完颜希尹创造女真大字。金太宗天会(1123~1135年)年间,在上京、北京、西京设置了女真字学吗,,教授女真大字。当时,西京大同设置的女真字学是金初仅有的三处女真字学之一。天眷元年(1138年),熙宗又颁布了女真小字,为女真官学奠定了基础。

金世宗、章宗时期,崇儒尚文,各级官学得到较大的发展。金代赵秉文(1159~1232年)曰∶"自大定累洽重熙之后,政教惰明,风俗臻美,及明昌改元,尝诏天下兴学,刺郡之上,官为惰建,诸县听从士庶自愿建立,著为定令。由是庙学在处兴起"【。金代中央官学设置国子监,下辖国子学、太学。在地方设置府学、州学、节镇学、防御州学等。《金史·选举志》记载10,章宗大定十六年(1176年)始设府学,"府学二十有四,节镇学三十九,防御州学二十一,凡千八百人"。《金史章宗本纪》记载【,泰和四年(1204年),"诏刺史,州郡无宣圣庙学者并增修之"。据这些记载可以推断,当时在大同设置了府学无疑。

为了培养女真族人才,金朝专门设置女真国子学及女真太学,以女真语言、文字教学。学生以女真子弟为主。大定二十八年(1198年),在诸府州建女真太学二十二处,设在中都、上京、胡里改、恤频、泰州、临潢、北京、冀州、开州、丰州、西京、东京等地。据此,当时在西京大同设置了女真太学。乾隆《大同府志称其为"金时之太学",不够确切。明张钦《大同府志·重建大同府县学记》曰吗4∶"府县学旧在府治东南,即魏之中书学、金之女真太学、辽之国子监也"。这一记载可信,且金女真太学就在辽之国子监的基础上设置。

金拥有西京91年,设置了女真字学、女真太学和府学,为西京大同的教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元大同庙学。元成吉思汗八年金崇庆二年,1213年),金西京大同为蒙古人占有。元初,大同为西京路。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五年(1288 年),改西京路为大同路。金末兵乱,学校遭到严重破坏。元初,开始恢复。耶律楚材(1190~1244 年)作诗《云中重修宣圣庙》云∶"槐宫悉混玉石焚,庙貌依依惟古云。须仗吾侪更修葺,休教风世丧斯文”[18]。按耶律楚材年龄推断,《云中重修宣圣庙》应创作于灭金前后。据此,元初就开始重修西京(大同)庙学。

大同府文庙沿革

忽必烈大德元年(1297年),工部侍郎孙拱担任西京路总管,兼府大尹后,在故辽国子监中兴修恢复西京大同府学。创建崇文堂于大成殿西北,此堂“祟广壮丽,视旧制有加”。修复后的大同府学“衿佩云集,执经受业者,户外之屦常满,弦诵之声洋溢四远邻郡,迨今是则是效”[19]。清顺治《云中郡志》、乾隆《大同府志》中称其为“元之大同县学”,是不确切的,西京路总管、大同府大尹孙拱修复的应是大同府学,或是府学附县学。

二、明清时的大同府文庙

1.明代大同府文庙的始建

明洪武二年(1369年),常遇春攻克大同,改大同路为大同府,隶属山西行中书省,治大同县。如前文所述,明洪武八年(1375年),在原辽、金、元庙学的基础上建置了大同府学。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大同府学改建为代王府邸,又在当时的云中驿(原大同六中所在地)另建大同府学,即大同府文庙。

2.大同府文庙的修葺和增建

明宣德元年(1426年)九月至宣德二年五月,山东参政沈固(后任大同巡抚)、武安侯郑亨和参将曹俭等人“悉撤其旧”,重修大同府文庙。大学士杨荣作《大同庙学记》记之,该文尚存,收录于明正德《大同府志》等府县志中。

明正统七年(1443年)三月至正统八年六月,巡抚罗亨信、总兵朱冕和知府霍瑄等人对大同府文庙进一步续修。大学士陈循作《大同府重修庙学记》记之,该文尚存,收录于明正德《大同府志》等府县志中。

明嘉靖八年(1529年),诏建敬一亭,内立御制《敬一箴》及注释宋儒《五箴》石刻[20]。

明嘉靖十年(1531年),诏建启圣祠[21]。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冬,大同发生兵变。大同府文庙在兵火中遭破坏,“毁无寸遗”[22]。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秋至嘉靖十四年夏,大同巡抚樊继祖、知府王诰及其继任者王允等人重建了大同府文庙,留存于后世。该府文庙“大改旧观。中立孔庙,前戟门,前泮,前棂星门……崇文峻阁,壁立于背。左府学,右县学。堂比庙咸差于后,旁各有斋,有舍,有廨。署后各建亭,别其名为‘春风’、为‘时雨’。府学堂前,建敬一亭。县学堂前,建启圣祠。遵时制也。至神库、庖厨、乡贤、名宦、靡事不周,悉有方向”[23]。左通政杜楠作《重建大同府县学记》记之,该文尚存,收录于明正德《大同府志》等府县志中。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史道接替樊继祖巡抚大同。史道与督学郭时叙等人对樊继祖重建的府文庙,“复修饰而润色之”。史道自撰《重修大同府县庙学碑记》记之,该文尚存,收录于清乾隆《大同府志》等府县志中。

明正德六年(1511年),大同巡抚石玠和山西分守参议陈邦器等人建名宦祠。礼部尚书刘春作《大同名宦祠记》记之,该文尚存,收录于明正德《大同府志》等府县志中。

明隆庆三年(1569年),大同知府程鸣伊“移置启圣祠、敬一亭于左,迁文昌阁、魁星阁于东西十二步之外”[24]。

明隆庆六年(1573年),大同知府聂守中、大同县知县双凤鸣、教授樊思成等人对府文庙增修[25]。

明万历三年(1575年),巡道冯子履把大同县学由府文庙中迁至城西北隅(现大同妇幼医院所在地)。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巡抚贾应元新建文昌祠,贾应元作《新建文昌祠碑记》记之,该文尚存,收录于清乾隆等《大同府志》等府县志中。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知府黄善于府学内重建魁星楼[26]。

明天启四年(1624年),大同知府陈元清重修云路,建造雁塔。雁塔是一座八角七级空心砖塔,塔基座内刻大同历代举人姓名。塔高约17米,建在南城墙上。该塔尚存。

明祟桢十一年(1636年),大同知府屈钟岳依在湖南常德府学所得之拓片,摹刻了朱熹《易经系辞》碑,镶在府文庙学明伦堂正壁上。碑为4通,共14行,每行8字,共112字,字径12~14厘米。原碑为朱熹所书大字行书,蔡元定刻存。上世纪50年代初,将此四碑镶嵌在上华严寺大雄宝殿正面墙上,1984年迁至原大同博物馆碑廊下。

清顺治十二年(1656年),总督马之先重修大同府文庙,给事中魏象枢撰《重修庙学赞》记之,该文尚存,收录于清乾隆《大同府志》中。

清康熙九年(1671年),大同知府林本元、教授李际昌重修府文庙,郎中李宗孔记之[27],记文不存。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3年),大同知府叶九思重修府文庙。碑刻尚存。

清雍正三年(1726年),奉诏将启圣祠改名为崇圣祠。

清乾隆七年(1743年),大同知府通安布重修府文庙四。记文不存。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1年),大同知府史奕瑰重修府文庙,史亦瑰自撰《重修大同府学碑记》记之,该文尚存,收录于清乾隆《大同府志》中。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3年),大同知府文光重修府文庙,文光自撰《重修大同府学碑记》记之,该文尚存,收录于清乾隆《大同府志》中。

清嘉庆二十年(1816 年)三月,大同知府富××重修大同府文庙,提督学正陈嵩庆撰《重修大同府文庙碑记》记之,该文尚存,收录于清道光《大同县志》中0。

清道光十九年(1840年),重修府文庙,碑刻尚存。道光之后,对府文庙的修缮情况,尚未收集到具体资料。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制,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大同府学遂告结束。

大同府文庙沿革

上世纪 40年代后期,在府文庙内曾办过大同师范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在府文庙内创办过大同医专(1958年)和大同六中(1971~2008年四。

3. 清代大同府文庙的结构

大同府文庙经明代和清前期多次修建,到乾隆时成为规模宏大的标准庙学建筑群,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左庙右学。

大同府文庙沿革

孔庙∶最南是云路牌坊、大成坊,迤东是"道冠古今坊"(义路坊)∶迤西是"德配天地坊"(礼门坊)。大成坊正北是棂星门,由三个牌坊组成,前有10个石狮一字排开,左右立"下马碑"。过门是泮池,池上有石砌环桥。泮池东有斋明厅,西有洁清厅相对称。过桥是大成门(戟门),门东为名宦祠,门西为乡贤祠。过戟门是大成殿,殿东有东庑,西有西庑,左掖有神库,右掖有神厨。大成殿后是尊经阁,殿西北是崇圣祠。

儒学∶在孔庙之东,从南至北为儒学门、东西斋、明伦堂、府学教授署等;再东则是奎星楼、文昌祠、敬一亭、朱衣阁等建筑。

清末民初,虽然儒学停办,但府文庙建筑完整。1907 年,法国人沙畹摄下不少府文庙的珍贵照片。

民国以来,大同府文庙多数建筑失修,加上人为拆改,已失原貌。大同六中占据府文庙期间,仅大成殿得以保存,结构完好。殿面宽五间(30.5 米),进深三间(18.5米。单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斗棋六铺作,每间两朵。转角斗棋繁缛复杂,柱网排列为减柱做法。月台栏杆有石刻音乐舞蹈,花草禽兽,千姿百态,意趣横生。

1983年,大同市对府文庙进行了整修,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府文庙沿革

三、结束语

2008年,大同市启动府文庙保护修复工程。历时两年,依府文庙的原样重建了尊经阁、东西配殿、东西廊庑、碑亭、碑廊、泮池、棂星门、仪门。修复了大成殿、神厨、神库、乡贤祠、名宦祠、戟门等古建筑。孔子像复位于大成殿与尊经阁之间。棂星门前还修建了有3个牌楼的云路街。

修复后的府文庙规制严谨,殿宇壮丽,建筑优美,布局匀称,造型独特,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成为山西,乃至全国较大的府文庙之一。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山西大同大学明史专家赵立人先生、大同府文庙文物管理所胡学忠副所长的帮助,深致谢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