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原配夫人,一生無愛無性還幫小妾帶兒子,丈夫死後說了一句話

她是原配夫人,一生無愛無性還幫小妾帶兒子,丈夫死後說了一句話

魯迅先生在我國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筆下的人物充滿了他對整個社會的嘲諷和怒罵。一生中有過兩位女子,一個是他母親給他強行安排的原配夫人,名字叫朱安,另一位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許廣平。朱安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一生照顧魯迅和他的孩子,卻沒有和丈夫過一天的生活。

她是原配夫人,一生無愛無性還幫小妾帶兒子,丈夫死後說了一句話

朱安與魯迅是同鄉,祖上曾做過知縣一類的官。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朱安,雖然識字不多,但是懂得禮儀,性格溫和,待人厚道。

魯迅的母親看到兒子該結婚了,于是到朱安父母那裡去提親,按照他們的邏輯,孩子結婚就是父母一手安排,子女沒有發言權,婚姻就這樣定下來了。魯迅留學日本,接受過先進的國外的思想,對于他來說肯定是希望和一個有着共同語言的人共同生活。

她是原配夫人,一生無愛無性還幫小妾帶兒子,丈夫死後說了一句話

1906年,魯瑞(魯迅的)裝病将魯迅從日本騙回家與朱安成親,時年魯迅26歲,朱安29歲。洞房花燭夜,沒有新婚燕爾的悸動羞澀、纏綿悱恻,隻有一個被包辦婚姻捆綁卻反抗無效的少年,懷着對母親硬塞過來的“禮物”極度的失望厭惡,他郁郁寡歡,默默流淚。第二天,魯迅冷着臉走出洞房,仆人發現他的一側臉被藍靛被子浸了淚染青了。

她是原配夫人,一生無愛無性還幫小妾帶兒子,丈夫死後說了一句話

魯迅對朱安相當冷淡,對于他來說,朱安不是妻子,而是母親不合理的要求,自己隻是滿足母親的一個願望而已。

朱安一直在在老家操持家務,侍候魯迅的母親直到去世,對他一心一意,甚至還幫他搬家、帶孩子。然而她的這種行為,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在魯迅的眼裡,朱安就是一個普通人,或許還不如。

她是原配夫人,一生無愛無性還幫小妾帶兒子,丈夫死後說了一句話

魯迅這時候有了新的夫妻許廣平,他們生活在一起、遊山玩水過着幸福的生活。然而朱安就這樣孤孤單單的過着無愛無性的生活,她為魯迅空守了41年,生活非常窘迫,每天就吃些饅頭和鹹菜過生活。為了生存,在友人的勸說下她打算賣掉一部分魯迅的遺物,卻受到社會上人的指責,問她有沒有想過魯迅的感受,考慮過他的在天之靈。

一生都在默默守候魯迅,受了無數的委屈到頭來卻得到這樣的責備。聽到這些話朱安終于爆發了,激動的說道:“你們總說魯迅遺物,要儲存,要儲存!我也是魯迅遺物,你們也得儲存儲存我呀!”

她是原配夫人,一生無愛無性還幫小妾帶兒子,丈夫死後說了一句話

對于他們而言朱安就是一個被遺忘的人,不應該享受任何權力。這對當時這些社會進步青年,無疑是一個最大的諷刺。朱安生前的願望是死後可以和魯迅合葬,但是許廣平并沒有滿足她的要求,她的葬禮按許廣平的意思舉行,墓地設在西直門外保福寺處,沒有墓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