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親撿回一個女嬰,養大後嫁給兒子,二人生下一子天下聞名

“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長幹行》唐·李白

晚清時期,如果要說哪個家族稱得上是顯赫一時,恐怕當屬李氏家族。李氏家族一門六兄弟,三個位極人臣,兩個家财萬貫。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李鴻章。但在他們五兄弟成長起來之前,他們的父母卻被世人恥笑,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李鴻章的父母名義上曾是一對兄妹,放到現代這樣思想開明的社會這樣的關系尚且還是會被人指指點點,更别說封建的清朝了。李鴻章能考取功名成為一代名臣,與他家三代皆為讀書人脫不開關系。李鴻章的爺爺名叫李殿華,一心想要金榜題名,但總是名落孫山,屢試不第後他便悉心栽培自己的四個兒子。

父親撿回一個女嬰,養大後嫁給兒子,二人生下一子天下聞名

李殿華雖然屢試不第,但也是遠近聞名的秀才,并且會一些醫術。這天,李殿華正走在回家路上,卻隐隐約約聽到一個嬰兒的哭泣聲,醫者仁心,李殿華随着嬰兒哭泣的聲音找到了嬰兒,發現是一個正在出天花的女嬰。李殿華隻有兒子沒有女兒,這樣一個小小的可憐女嬰勾起了他的恻隐之心。

于是他将女嬰帶回家醫治,女嬰也算福大命大,小小年紀撐過了天花。不過雖大難不死,卻還是留下了遺憾,女嬰的臉上有天花後的白麻點。對于女子來說容貌何其重要,李殿華本想将女嬰送去别人家,轉念一想又擔心别人因為女嬰臉上的瑕疵薄待她,于是就将女嬰放在家裡養了起來。

父親撿回一個女嬰,養大後嫁給兒子,二人生下一子天下聞名

女嬰長大後,李殿華也沒有刻意隐瞞她的身世,她也十分争氣,慢慢長大的她就在李家幫忙做事,什麼重活累活她都幹,就為了報答李家對她的救命養育之恩。但她在李家畢竟名不正言不順,忙裡忙外也隻能是為了報恩,再加上面部有瑕疵,久而久之她便時常遭到周圍人的恥笑,這一切都被李家人看在眼裡。李殿華本想做主為女嬰尋一門好親事,但面對這樣的情形,親事也隻能暫且擱置。

李殿華最小的兒子李文安,時常待在家裡用功讀書。他在讀書的時候,長大的女嬰就在家裡忙這忙那。兩人朝夕相處一同長大,久而久之李文安便對這個父親撿來的女子心生情愫。但礙于雙方身份,李文安并沒有向誰吐露心迹。四個兒子都長大成人,也到了小兒子李文安該娶親的年齡,李殿華正為此發愁,不料一天晚上卻碰見小兒子李文安順手脫下衣服蓋住睡倒在竈門口的女嬰。

父親撿回一個女嬰,養大後嫁給兒子,二人生下一子天下聞名

李殿華明白了兒子對這個自己撿來的女嬰是何心迹,他心裡一思量——這個女嬰是我救來的,是我李家從小養大知根知底的好孩子。于是就讓小兒子和女嬰成了親。女嬰也名正言順地成為了李氏婦。但在外人看來,李氏是由李殿華收養的,夫婦二人從小到大都是以兄妹相稱,雖無血親關系,但如今一朝變做夫妻,實在是有違常理,是以夫婦二人受到了不少風言風語。李文安小時候雖然飽讀詩書,但并不被李殿華看好,經曆了外人刻薄的風言風語,李文安反而變得更加穩重上進。他發憤讀書,誓要考取功名後使家人不再被流言蜚語困擾。

父親撿回一個女嬰,養大後嫁給兒子,二人生下一子天下聞名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35歲的時候,李文安終于中舉,他再接再厲繼續參加科考,四年後又中了進士。這一年的進士裡有另外一個中興四大名臣——曾國藩。李文安與曾國藩同年中舉,是以他們在仕途上稱為同年。這位同年與李文安關系十分親密,李文安與李氏婚後生了六個孩子,對他們的教育李文安可謂十分上心,早早的就讓李鴻章和李瀚章拜曾國藩為師。

幾個兒子也十分争氣,個個學問都十分不錯,其中當屬李鴻章最為出色,成為了與師父曾國藩并立的中興四大名臣。兒子争氣,自己也做了高官,圍繞李文安夫婦二人的流言蜚語漸漸沒了聲息,兩人婚後生活一直琴瑟和鳴,相敬如賓。

父親撿回一個女嬰,養大後嫁給兒子,二人生下一子天下聞名

結語

流言蜚語隻會讓庸人自擾之,敢于打破世俗正常的人未必不能擁有美好結局。李文安不因妻子有天花麻點而嫌棄妻子,不因外人閑言而使家庭不睦。一心一意對妻子,專心緻志考功名,終于通過自己的努力将旁人的閑言碎語踩于腳下,并培養出天下聞名的兒子。使流言蜚語者難以望其項背,這才是真正有魄力的人。

參考資料:《長幹行》

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