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育兒:7歲男孩能做20多道菜:敢于放手,才是父母最好的愛┃小王子

作者┃小王子 朗讀┃紫蘇

編輯┃丄學号 主持┃梁山伯

近日,微網誌有這樣一條熱搜。貴州六盤水7歲的小男孩子煜,自己能夠獨立做20多道菜品。放假時,他甚至能夠承包全家人的飯菜。

2年前,子煜主動要求跟媽媽學做飯。也就是5歲的時候,子煜便開始學做飯。從視訊中可以看到,從切菜、炒菜、翻勺、撒調料、盛飯,孩子都是一氣呵成。

聽育兒:7歲男孩能做20多道菜:敢于放手,才是父母最好的愛┃小王子

媽媽隻負責孩子切菜的時候,在旁邊看護。媽媽表示:“孩子喜歡做飯,男孩子獨立還是要有的。是以孩子學做飯不反對”。

網友一片佩服和羨慕,有的網友感慨自己一個成年人除了會煮面、煮餃子和做米飯,再啥也不會。

一個孩子如何能夠快速地成長?就是父母要懂得學會放手,要懂得得體的退出,給孩子自我成長的空間。如果父母包辦的太多,控制欲太強,那孩子永遠有依賴,永遠也學不會獨立。

龍應台曾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隻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學會放手,才是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最深沉的愛。

無法放手的父母

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敞開心扉的少年》有一集的主題是:保姆式育兒真的好嗎?節目組邀請了一組家庭,8歲的男孩何一可和他的爸爸媽媽。

媽媽在家會把孩子照顧的事無巨細,媽媽認為長大了自然而然什麼都會了。爸爸卻擔心包辦太多是不是無法讓孩子自由,雙方意見有分歧。

節目多點傳播放了模拟這組家庭平日生活的短片。早上媽媽早起準備早餐,爸爸稍後起床。爸爸像照顧小嬰兒一樣,将奶瓶遞到熟睡中的孩子嘴邊等孩子喝完。

緊接着,爸爸把孩子抱下床,下樓吃飯。由于孩子用筷子不是很熟練,吃得比較慢,媽媽就負責喂他。吃完飯,媽媽幫助孩子洗漱,刷牙。然後幫孩子收拾書包,裝上孩子喜歡的零食去上學。

聽育兒:7歲男孩能做20多道菜:敢于放手,才是父母最好的愛┃小王子

在門口換鞋的時候,也是媽媽全程蹲下給孩子穿鞋,系鞋帶。之後由媽媽背着書包領着孩子上車,爸爸再負責送上學。

因為自理能力不強,何一可曾遭到同學的嘲笑。同學笑他已經8歲了,還跟爸爸一起睡。媽媽則安慰孩子:“沒關系,說不定那些同學也跟爸爸媽媽一起睡但是不告訴你”。

短片的最後,孩子說出自己心聲:很多事情同學們都會做的事情,但是他不會做,比如:自己吃飯,自己刷牙,自己穿衣服。孩子說自己也想學習改變,希望爸爸媽媽給他這個機會。

于是節目現場給孩子準備了幾個小練習,分别是系鞋帶、夾花生米和穿衣服,和另外一個小助理一起比賽。而三場比賽,何一可都遜色于小助理。

尤其是系鞋帶,何一可幾乎無從下手,隻能茫然地看着旁邊的小助理。整場節目看下來,媽媽的控制欲很強,包辦了幾乎孩子的所有,孩子也是以失去了鍛煉自我的機會。

聽育兒:7歲男孩能做20多道菜:敢于放手,才是父母最好的愛┃小王子

現場蘭海老師說,無法放手的父母,實際上孩子是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屬品。

意大利教育學家瑪麗亞.蒙特梭利曾說:“永遠不要去幫助一個孩子去完成一個任務,當他覺得自己能夠勝任的時候。”父母對孩子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看似是愛,實際是一種傷害。

生活中很多的父母替孩子做的太多。這樣的後果就是孩子無法靠自身的體驗來獲得成長,無法鍛煉出自己的信念感,進而缺乏對做事的自信。

遇到事情會無主見,稍有困難就想退縮,因為孩子無法體驗到獨立完成事情的成就感,是以這會使他們自卑,更缺少了責任感和擔當。

父母退一步,孩子進一步

美國心理學家簡 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曾說:“今天的孩子們被賦予愛的名義給的太多,而無需付出任何努力和投入,甚至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

“父母會包攬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難或對孩子過度保護,因而剝奪了孩子發展出對自己的信念---自己有能力把握生活中的起伏-----的機會。”

懂得退一步的父母都會明白,給孩子太多的愛,有時會是對孩子的一種負擔。孩子不僅無法成為自己,更無法獲得别人的尊重。

父母應該把屬于孩子的鍛煉機會還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做原本他們能夠獨立完成的事情。而父母的職責就是放手,明智的父母會懂得如何退一步,孩子才會更進一步。

01

父母要有界限感

心理學大師海靈格曾說:“好的家庭,一定有界限感。”在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就是讓父母做父母,讓孩子做孩子。父母給予孩子最大的尊重,而不是一味的越界。

江蘇14歲男孩向警方報警,稱父親在自己房間安裝攝像頭監視自己。男孩稱由于父親害怕孩子沉溺遊戲,想安裝攝像頭時時刻刻關注自己的動态。

父親問道:“我監視你什麼了?我不可以監視你嗎?我是你什麼人?你有什麼隐私?”父親想通過監控來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卻不知這樣的做法實際已經幹涉到孩子的隐私。

聽育兒:7歲男孩能做20多道菜:敢于放手,才是父母最好的愛┃小王子

很多父母的誤區都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養的,是以自己有權利幹涉孩子的一切,包辦孩子的一切。沒有界限感的愛,會讓孩子有窒息感、迷茫、依賴甚至無法成長為自我。

和孩子劃清界限,是父母放手的第一步。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請給予孩子屬于自己空間,做自己能夠獨立完成的事情。

02

父母要懂得「示弱」

懂得适當“示弱”的父母,更會激發孩子獨立意識,并且這種被需要的感覺會給他們帶來自信感、成就感和責任感。

霍思燕是出了名的會“示弱”的父母的榜樣。她和嗯哼參加節目,就多次故意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自己不會做,自己做不好的樣子。這樣反而激發了嗯哼的保護媽媽的欲望。

比如母子倆一起坐滑梯。霍思燕會說自己有點兒緊張,這時嗯哼主動安慰媽媽:“沒事,我保護你”。并且坐在媽媽前面先滑下去,給媽媽勇氣,帶着媽媽一起滑。

霍思燕說:“在孩子面前還是要撒撒嬌,服服軟,經常說這個不會那個不會,孩子就會主動說他幫你幹”。

聽育兒:7歲男孩能做20多道菜:敢于放手,才是父母最好的愛┃小王子

“示弱”的父母會讓孩子認為自己有價值,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當父母放低姿态,獲得的不僅是良好的親子關系,更會促使孩子自然而然地變得強大。

03

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隻有在受到尊重時才會樂于自我提高。《敞開心扉的少年》中何一可的媽媽解釋早上為什麼要幫孩子刷牙,系鞋帶,是因為早上時間很急,怕孩子弄不好而耽誤時間。

父母不信任孩子就沒法放手讓孩子去做。無論這個孩子做的如何,父母都要坦然接受,并且給予鼓勵。

簡 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還提到過:“當父母因為自己做會更容易、更快、更好,而無意中剝奪了孩子培養生活技能機會時,他們沒有真正考慮過這樣做的長期影響。”

孩子的動力來源于父母的信任。當我們相信并且鼓勵孩子“你可以的”“你能行”的時候,孩子就能看到自己進步的空間,才能鼓起勇氣去挑戰每一次的困難和阻礙。

如果一直認為孩子太小,無法獨立完成自己本可以完成的事情,那麼這個孩子會對自己缺乏自信,遇事無主見,做事力不從心,無從下手。

想起陶行知先生寫過的《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還要小”。是以我們不能小看我們的孩子,他們比我們想象中的要更加獨立。

成長路上,請放手大膽讓孩子走

龍應台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她帶着孩子去海邊玩,期間她問兒子:“你想上廁所嗎?”兒子說:“媽,我要不要上廁所,自己難得不知道嗎?”

因為這件小事,兒子還給龍應台寫了封信,信中講道:“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于你的‘别人’!”

聽育兒:7歲男孩能做20多道菜:敢于放手,才是父母最好的愛┃小王子

這封信震撼了龍應台,她把這封信稱之為“安德烈的《獨立宣言》。”

丹尼斯·魏特麗曾說過:“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責任之根和獨立之翼。”為人父母,從現在開始,請将最好的禮物送給孩子,這份禮物不是金錢,不是物質,而是放手讓孩子獨立。

從今天起,放心大膽地讓孩子前進,做孩子前進路上不動聲色的擺渡人。

作者:小王子,愛生活,愛文字,做溫暖的人,向陽而生,與你同行。

贊賞歸作者所有

朗讀者┃紫蘇

小橋流水,遼甯本溪人,現居日本,碩士學曆,永遠保持好奇心,努力做個斜杠青年,熱愛生活,熱愛朗讀,渴望用聲音傳遞溫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