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東北抗日聯軍,我們總能想到楊靖宇,趙尚志等英雄人物。
他們都曾讓日軍聞風喪膽,惶惶不可終日。
其實,在這片黑色土地上,以神出鬼沒而聞名的王明貴将軍,同樣也是令日軍恐懼的存在。
那麼,在日軍的眼中,王明貴将軍到底有多厲害?
加藤豐隆就曾在《滿洲國警察小史》中提到:有一些被打怕的日本人,将王明貴将軍和毛主席,斯大林并列。
仔細想想也不會覺得奇怪,當時毛主席遠在延安,而王明貴将軍卻時刻在他們身邊,這種直接的威脅,簡直就是日軍心中的噩夢。

為此,王明貴将軍也得到了很多關于敵人對他的評價,有人說他“獰猛”,有人說他是“千軍萬馬中縱橫的強者”,無論是哪一種評價,都表達了他們心中對王明貴将軍的敬畏,而王明貴将軍,也真正做到了将日軍打服打怕。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王明貴将軍是如何做到這一步,他又為何會成為日軍心中的噩夢?
1910年,王明貴出生在吉林省伊通縣的一個貧窮家庭裡,在那個吃人的舊社會,廣大勞苦農民經常會受到地主的剝削和欺負,王明貴家裡也是一樣。
1931年年初,王明貴離開家鄉,來到黑龍江省湯原縣格金河金礦打工,成為一名金礦勞工。
次年五月,日軍的飛機轟炸湯原縣城,看到日寇入侵家園的慘景,王明貴想都沒想,毅然決然地走上了抗日救國的道路。
在抗聯的隊伍裡,王明貴聰明勇敢,戰鬥覺悟很高,是以深受上級的喜愛,年僅28歲,便成為了第六軍第三師的代理師長。
1936年夏天,王明貴收到組織的指令,前往東北抗日聯軍的政治軍事學校參加教育訓練。
經過四個月的學習,王明貴不僅掌握了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術,還提高了政治覺悟,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産黨員。
四個月的學習,為他将來指揮戰鬥,帶領隊伍,奠定了堅固的基礎。
王明貴的兒子就曾說過:“父親這一生指揮了兩百三十多場戰鬥,其中讓他印象最深的還是智取克山的那一仗。”
克山縣,地處平原地帶,各種鐵路,交通四通八達,被日本侵略者稱為“滿洲國”的“模範縣”,甚至還吹捧:“鐵打的滿洲國,模範的克山縣。”
日軍為了鞏固這個地方,進行法西斯的統治,在城裡專門設定了一個可以容納300多人的監獄,這個監獄裡面關押了大量的愛國主義青年和抗聯戰士。
不僅如此,日軍還在克山縣駐紮了一個僞軍團,一個警察學校,還有一個守備隊100多人,這些人數加在一起,高達1000餘人。
與敵人相比,王明貴所在的抗聯支隊,成員數隻有敵人的十分之一,敵我力量十分懸殊,是以,要想拿下克山縣這個重鎮,隻能智取,不能強攻。
那麼,要如何做到智取呢?
我們聽說過一句話: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了解敵情在一場戰鬥中尤為重要,如果能非常清楚地掌握敵人的防禦部署,就可以從中總結出敵人的弱點,進而達到智取的目的。
想到這裡,王明貴立刻聯系到曾擔任過北滿特支書記的方冰玉,并和他約好了見面的時間,一起商讨智取克山縣的相關事宜。
1940年5月的一個夜晚,王明貴在南陽崗子的老陳家見到了方冰玉。
兩人能在這裡見面都非常高興,當時王明貴已經是第三支隊的隊長,由于日軍近期頻繁出動,是以第三支隊不得不立刻轉移,而這次轉移,自然也帶上了方冰玉。
隊伍撤離南陽崗子屯後,來到了查拉巴奇地區。在這裡,王明貴召開了一次會議。
會上,他對方冰玉說:
“克山縣是日僞統治下的一大重鎮,他們四處吹噓“滿洲國”,還将克山縣作為模範縣,如果我們能打下克山縣,對整個日軍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同時也能讓大家看到,所謂的敵人戰略後方,并不是堅不可摧的。”
方冰玉聽到後非常同意地點了點頭,他說:“攻打克山縣,我第一個支援,要是你們有任何需要幫忙的地方,我一定全力以赴,配合部隊的行動。”
聽到這句話,王明貴激動地握住方冰玉的手,笑着說:
“目前有兩個任務需要你的幫助,其一,部隊定于七月中旬深入松嫩平原,到時候需要你幫忙解決船隻的問題,以便戰士們渡過讷漠爾河。”
方冰玉點了點頭,王明貴繼續說道:“其二,我們需要得到克山縣的城防部署,工事構圖,以及各種隐蔽地點的位置,這些盡可能做到最詳細,友善我們分析敵情和制定行動。”
9月中旬,王明貴帶領第三支隊秘密來到了侯家屯。
在這裡,地下工作者高木林和方冰玉彙報了最後一次情況,在他們的幫助下,王明貴對整個克山縣的情況基本上已經了如指掌,做到了知己知彼,最後的行動,也即将正式展開。
9月21日晚,烏雲遮蔽月光,一切都淹沒在漆黑之中。
侯家屯的後院裡,站立着一個個精神抖擻的東北抗聯戰士,其中帶頭的那個,便是王明貴。
王明貴目視前方,他已經做好了所有準備,随着一句“出發”,所有戰士都離開了這個小院。
就在這時,走在隊伍最前面的哨兵好像發現了新情況,隻聽見他大呼一句:“誰?什麼人?”戰士們立刻握緊手中的武器,做好戰鬥準備。
難道剛出發就遇到了敵人?這是每一名戰士心中都存在的疑問。
幾秒鐘後,黑暗裡傳來一個人的聲音:“我們是第九支隊。”王明貴聽到後大喜,下令讓所有戰士都回到後院,自己和參謀長王鈞則親自前往迎接。
在他們面前的是,第三路軍政委馮仲雲,第九支隊隊長邊鳳祥和政委高禹民。
這些人剛一見面,就緊緊地擁抱在一起,馮仲雲笑着對王明貴說:“我們就在前屯,你們在後屯,沒想到現在才見面,保密工作做得真好。”
圖 | 馮仲雲
王明貴見到這些老戰友也十分激動,半年前因為轉戰嫩江平原,他和第九支隊的衆人一直都沒有再見面,沒想到如今會在這個地方會師。
小院旁邊的一位老鄉家,大家圍坐在一起,共同商量攻打克山的計劃。
馮仲雲笑着對邊鳳祥說:“這次攻打克山,你們第九支隊也一起出動吧!”
邊鳳祥點了點頭說:“同意。”
這個時候,王明貴借着機會對馮仲雲說:“三,九支隊一起出動,由您來指揮吧。”
馮仲雲想了一會兒,搖了搖頭說:“我對克山的情況不是很了解,還是由你來指揮吧。”
幾個人在一起商量好後,便趕緊召集戰士,離開了侯家屯。
他們先是在一個叫做老道窩棚的地方進行休整,然後用一天的時間準備好給養。因為有了第九支隊的加入,是以他們不得不重新配置設定作戰任務。
最後決定由第九支隊攻打僞軍團部,第三支隊八大隊負責牽制西大營的僞軍,其他安排不變。9月22日晚上,所有戰士整裝待發,走上了前往克山縣的公路。
1940年9月25日,黃昏時分。
抗聯戰士換好僞軍衣服,借着昏暗的燈光,大模大樣地從克山縣城西北角的缺口走到城内。
沒過多久,街上的燈光亮了起來,戰士們大氣不敢出,生怕這個時候被敵人認出,好在提前準備了僞軍服,是以才沒有引起敵人的注意。
隊伍行動到北二道街十字路口,第三,第九支隊便按照原計劃分開了。第九支隊在邊鳳祥的帶領下,來到了僞軍團部的門口,放眼望去,隻見門口的兩個哨兵無精打采,哈欠連連。
邊鳳祥一擺手,從他身後走出了兩個偵察兵,他們二人一個健步,便沖到了哨兵跟前,就在哨兵即将大叫的時候,一個黑洞洞的槍口頂住了他們的腦袋。
“别動,我們是抗聯的戰士,不要反抗,繳槍不殺。”其中一位偵察兵說道。
邊鳳祥看見偵察兵已經得手,大呼一句:“沖!”
所有第九支隊的戰士猶如閃電一般,沖進僞軍團部大院。
此時的僞軍還在各個營房打牌,絲毫沒有察覺到外面的動靜,等到房門被沖開的那一刻,說什麼都已經晚了。
邊鳳祥在門口喝道:“不許動,我們是抗聯的戰士,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所有人抱頭蹲下。”
就這樣,第九支隊順利繳了所有僞軍的軍械,還将那些俘虜單獨關在一個屋子裡,進行了非常深刻的抗日宣傳教育。
做完這些後,邊鳳祥又指令第九支隊的戰士在門口設定機關槍,防止日軍的守備隊沖進來。
與此同時,第三支隊八大隊也占領了克山縣的中央炮台,做好了随時阻擊敵人的準備。
第三支隊七大隊也沒有閑着,在王明貴的帶領下,他們順利來到僞縣公署。
就在這時,不遠處一個男人向着王明貴等人走來,因為事先換上了僞軍的衣服,是以那個男人并沒有認出王明貴等人的真實身份。
圖 | 王明貴
“你是幹什麼的?”王明貴問道。
“我是縣公署的一位職員。”那個男人看了王明貴一眼,發現他穿着僞軍的服裝,于是滿不在乎地回答一句。
王明貴見狀,又問道:“縣公署的大門關上了嗎?”
男人聽到後,依舊官裡官氣地回答道:“關上門了。”
這個回答讓王明貴很滿意,不過為了保險起見,他還是決定再次确認一遍:
“我們是東北抗日聯軍,你要說實話。”
男人一聽是東北抗日聯軍,瞬間就吓壞了,态度也發生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戰戰兢兢地說:
“真的關上了,我是最後一個出來。”
王明貴點了點頭,繼續問道:“你知道我們要來攻打克山縣嗎?”
男人回答道:“不知道,我隻聽說你們在北興鎮一帶活動,根本就沒有想到你們會在這裡。”
聽到這個回複,王明貴終于放下心來,他對面前的男人說道:“那好,你帶我們去後門吧。”
男人此時已經被吓破了膽,絲毫不敢拒絕。就這樣,王明貴等人又順利來到後門。
此時,縣公署的後門正緊緊關閉着,周圍的圍牆大概有6尺多高,上面還鑲嵌着密密麻麻的玻璃碎片,最主要的是,敵人還在圍牆上架設了電網。
從這些防禦手段上就可以看出,敵人對此地很重視。
觀察了好一會兒後,王明貴小聲說了一句:“行動!”
這時,隻見兩名戰士來到牆根,其中一人蹬着另一人的肩膀爬了上去,然後再用鉗子剪斷電網,順手架起機槍,掩護其他戰士跳牆。
王明貴見狀,又發出一道指令:“沖鋒。”
戰士們像離弦的箭,迅速翻過圍牆,進入到僞縣公署内部。
這時,敵人也發現了王明貴等人,他們朝着牆外開火,戰鬥一觸即發。
各種武器以猛烈的火力射向敵人,越來越多的抗聯戰士朝着屋内沖鋒,一個個手榴彈落在敵人身邊,讓他們不敢擡起頭。
原來敵人還想借着房屋組織抵抗,但抗聯的戰士們行動迅速,配合強大的火力,讓敵人沒有絲毫反抗的機會。戰鬥進行到最後,敵人隻能像無頭蒼蠅一樣,在院子裡亂竄。
20分鐘後,第三支隊在王明貴的帶領下攻占了僞縣公署。
随後,他們又來到監獄門口,看到裡面全是不屈不撓的人,他們日夜盼着重獲自由,看到這裡,王明貴心裡很不是滋味,他大聲宣布:“我們是抗聯的戰士,你們得救了。”
監獄裡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每個人的心情都很激動,這時,王明貴又說道:“願意打日本的跟我們走,不願意參軍的可以回家,千萬不要再讓日本人捉住了。”
說完,監獄的牢房便被掀開,有些人直接沖到大街上,有些則留在了抗聯戰士身邊,很明顯,留下的那些人都是想要參軍的。
當城裡戰鬥打響後,瞬間引起了西門外日本守備隊的注意。
他們乘坐兩輛汽車,從西門開進來。也許是因為害怕的原因,他們開得很慢,負責阻擊任務的機槍班班長說:“大家别慌,等他們靠近一些再攻擊。”
幾分鐘後,敵人進入到我軍的射擊點。随着一聲令下,雙方正式交上火。
抗聯的戰士開始用機槍掃射,率先解決掉敵人的一個機槍射手。
由于敵人司機并不清楚車上日軍的傷亡情況,他依舊朝着前方開去,第二輛車看見第一輛車過去,也跟着向前走。
等他們進到城内的時候,再次遭到抗聯隊伍的攻擊。
這時,氣急敗壞的日軍跳下車,但依舊改變不了他們所處的形勢,反而遭受到更加猛烈的攻擊。沒有辦法,敵人看到我軍占據了有利地形,又無可奈何地爬上車開走了。
當兩輛車開到十字街炮台附近的時候,車子終于報廢了,敵人隻好下車逃竄。
經過前幾波的攻擊,日軍守備隊已經沒有了戰鬥力,王明貴知道,此戰已經達到了預期的結果,為了防止發生其他變故,他趕緊指令戰士們撤退。
就這樣,攻打克山縣的任務圓滿完成。
這一戰,抗聯戰士消滅了克山縣城裡大部分的日軍,同時還繳獲了大量的武器裝備,最令人開心的是,從監獄裡解放出來的300多人,有100 多人加入了抗聯的隊伍。
攻打克山縣的戰鬥結束後,第三支隊在王明貴的帶領下越戰越勇,取得了多次勝利。這也使得日軍不得安甯,惱羞成怒。于是,他們派出了“讨伐隊”,開始到處尋找第三支隊的蹤迹。
1942年2月30日,王明貴帶領的第三支隊在呼瑪餘慶老溝遭到了日軍“讨伐隊”的襲擊,當時情況非常危急,為了儲存實力,王明貴決定翻越大興安嶺,傳回嫩江平原。
21日早上,第三支隊在王明貴的帶領下,登上了伊勒呼裡山,隊伍沒有多久停留,立即朝着南坡下山,朝着東南方向前進。
大概中午時分,第三支隊來到庫除河邊的一片草甸子上。
王明貴叫停前進的隊伍,來到一處山坡前觀察地形,他對一旁的陳雷說:“這個地方南北兩峰是制高點,隻要占領這兩個地方,進退就可以自如,而且山下肥沃的草地,還能用來放馬。”
陳雷聽到後極為同意地點了點頭,同時也發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當所有細節都溝通清楚後,王明貴下達指令:“八大隊上北山,七大隊上南山。”
任務下達後,隊伍來到各自的山腳下稍事休整。
經過一個上午的行軍,戰士們此時已經疲憊不堪,都圍着火堆休息。
然而就在這時,周圍槍聲四起,日軍的“讨伐隊”摸了上來。
原來,之前在餘慶老溝遭到敵人的襲擊後,敵人并沒有尾随而來。他們看出了三支隊要翻山越嶺的意圖,于是便繞了一個大圈子,在伊勒呼裡山東南面的密林裡埋伏起來。
由于情況發生得十分突然,有一些剛剛入伍的戰士還沒來得及反應,就倒在了血泊中,同時槍聲也驚擾了戰馬,它們四處奔走,跑向了附近的山口。
雖然事發突然,但身經百戰的王明貴依舊沉着冷靜,指揮戰士打退了敵人的數次沖鋒,敵人多次想沖上來,但一直沒能如願。
這場戰鬥從下午一點開始,一直打到黃昏時刻,由于敵人占據了有利地形,使得我軍一直處在敵人嚴密的包圍中,長時間下去,一定會出現更加嚴重的傷亡。
随着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因為光線原因,槍聲也變得稀疏了不少。
王明貴走到陳雷面前,聲音低沉地說:“我們必須馬上突圍出去,天黑就是一個好機會。”
陳雷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随後,王明貴将衆多戰士召集在一起,說:
“如今我們所處的位置,南面都是大山,北面還有一部分敵人,東面是包圍圈,别無他路,隻能往西邊走,但西邊也是危險重重,大家一定要格外小心。”
深夜,王明貴等人在夜色和樹林的掩護下,開始向着西邊行進,一開始還算比較順利,大家走走停停,時刻關注着周圍的動靜。
此時的敵人,并沒有發現王明貴等人已經離開。
就這樣,他們順利翻過了西北的小山坡,走出了樹林。
離開樹林後不久,大概兩三百米的位置,他們的行蹤被敵人發現。
霎時間,無數子彈朝着他們湧來。
這時,王明貴看見前面有一條小河,不敢猶豫,他當即大喊一聲:“全部戰士迅速過河。”
當他們跑到河對面時,敵人已經無法再追上來,第三支隊終于擺脫了敵人“讨伐隊”的追擊。
與此同時,他們也沒有辦法再回到嫩江平原。
2月26日,第三支隊在王明貴的帶領下,從旺哈達過黑龍江進入蘇聯,最後到達東北抗日聯軍設定的北野營。
1945年8月,蘇軍對東北的關東軍發起了最後的進攻,這一仗,王明貴也參加了。
戰鬥中,日軍潰敗,自此,東北終于擺脫了日寇的統治。
無數次和日軍交鋒,王明貴創造了很多傳奇的戰績,正是通過這些優秀的戰績,他成為了日軍眼中的噩夢,這樣一位猛如戰神的男人,真正做到将日軍打服打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