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9年,中國軍隊擁有17個兵團,那麼一個兵團究竟擁有多少兵力?

說到兵團這個詞組,他有兩個不同的意思。第一,兵團與軍團差不太多,是将各地部隊拼湊在一起,屬于臨時性組建的大部隊。第二,兵團就是軍之上的一個軍事機關,一個兵團可以下轄好幾個軍與獨立師。1949年,中國軍隊總計擁有17個軍團。

1949年,中國軍隊擁有17個兵團,那麼一個兵團究竟擁有多少兵力?

那麼,一個兵團又有多少個兵力呢?其實,這還真不太好具體說,每一個兵團的兵力也是不一樣的。而且兵力可以相差兩倍以上。

之前我們就有講過枞隊與軍團這兩個軍事機關。今天,我們要講到的是兵團。在四十年代,兵團是一個級别很高的軍事機關,按照當時的标準,一個兵團是可以管理好幾個軍與獨立師的。至于每一個兵團擁有多少兵力,這個沒有固定的說法。當時,我們的軍隊還沒有兵團這個稱呼。

1949年,中國軍隊擁有17個兵團,那麼一個兵團究竟擁有多少兵力?

兵團是1949年初才建立的一個軍事機關,在此之前,各大野戰軍直接管理各個縱隊。随着戰争的發展,迫切的需要大部隊聯合作戰,在這樣的狀況下,四大野戰軍首先進行了改變。比如東野改為了四野,西野改為了1野。

各個縱隊也改編為了軍,一般來說,一個縱隊就是一個軍。在野戰軍與軍之間又增加了兵團,是以說,出任兵團指揮官的将領級别不低,在建國之後,這些将領大多都是大将或者是上将。

1949年,中國軍隊擁有17個兵團,那麼一個兵團究竟擁有多少兵力?

按照當時規定的标準,一個兵團可以下屬三到六個軍。而問題也就在這裡,三與六可是差了一倍啊。當時,我們的軍隊劃分為17個兵團,分散在各野戰軍。其中各個兵團的兵力差距很大,比如四野下屬的各兵團,每個兵團都是十多萬部隊。而1野下屬的各兵團,都隻有六七萬部隊,同樣是兵團,但兵力相差一倍以上。

到了五十年代初期,随着戰争的結束,經濟發展成為了重點。在這個大背景下,裁軍工作也漸漸的開始進行。而且因為當時沒有戰鬥任務,兵團這個級别的軍事機關被撤銷。在此之後,最進階别的機動作戰機關就是軍了。

至于說建設兵團與生産兵團不再屬于這個行列,這屬于鞏固邊陲需要,而且任務很多。到了八十年代,兵團這個作戰機關也從此徹底的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1949年,中國軍隊擁有17個兵團,那麼一個兵團究竟擁有多少兵力?

現在組建的各個集團軍也相對比較特殊,要比之前的軍大,但要比兵團小。由于各個集團軍都有自己一整套的部隊,是以就會有一些兵團的味道。一般來說,一個集團軍下轄若幹個師與獨立旅。具體兵力也不是一定的,會根據需要臨時做調整。随着時代的發展,軍隊建設也不能一成不變。就比如說旅和師,原來師是旅的上級機關,但是現在,師與旅成了平級機關,其實說的徹底一點,都是任務需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