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最牛富商家族,富裕四百年,子孫十二代為官,家主被民間封神

我們閱盡鉛華,隻為呈現不一樣的曆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淵之前曾給大家介紹過清代富商家族的逸聞趣事,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名氣不如山西喬家但财力卻更加雄厚的“康百萬”家族。

中國最牛富商家族,富裕四百年,子孫十二代為官,家主被民間封神

▲河南鞏義康百萬莊園

嚴格地說,“康百萬”并非是指某個具體人物,而是對一個家族的統稱,這個家族便是位于如今河南省鞏義市康店鎮的康氏家族。康家最标志性的建築當屬康百萬莊園,這座雄偉壯觀的家族莊園始建于明末清初,康百萬莊園作為明清之際最具有代表性的北方建築,如今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機關、國家旅遊4A級景區,也是全國三大莊園(另兩個是劉文彩莊園、牟二黑莊園)之一。由于其占地面積約二百四十多畝,進出共計三十多個庭院和五十多座建築物,非常宏偉壯觀,規模上遠超喬家大院與馬氏莊園,是以位列中原三大官宅之首。

中國最牛富商家族,富裕四百年,子孫十二代為官,家主被民間封神

▲康應魁畫像

關于“康百萬”一名的由來,民間有着許多說法。目前流傳最廣、最具信服力的有兩種,第一種說法認為這一名稱源自康應魁。康應魁是鞏義康氏家族的第十四代傳人(即族長),生于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卒于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在他的帶領下,早在明朝就開始經商的鞏義康家逐漸走向興盛。在當時,康家在中原有良田千頃,在黃河有龐大船隊,而且在康應魁的縱橫捭阖之下,康家壟斷了陝西布市,還獲得了來自清政府的長達十年的軍需合同。

中國最牛富商家族,富裕四百年,子孫十二代為官,家主被民間封神

▲民間供奉的三大活财神(右為康應魁)

康應魁在世之時,康家兩次懸挂朝廷賜予的“良田千頃”匾額,當地歌謠稱之為“河裡行的康家船,岸上種的康家田,路上跑的康家馬,棧房借的康家錢。”康應魁勤儉持家、好善樂施,不僅積極赈災濟民,還擁有常人難以想象的大氣。在75歲壽宴上,康應魁當衆燒掉族人和鄉親欠債的賬目,這樣的大手筆在中原大地造成轟動效應,群眾稱其為“康百萬”,康應魁進而與明朝沈萬三、清初阮子蘭等傳奇富商并列,成為世人口中的三大活财神。

中國最牛富商家族,富裕四百年,子孫十二代為官,家主被民間封神

▲慈禧太後坐過的龍榻和身後的五龍屏風

另一種說法認為,“康百萬”的綽号與慈禧太後有關。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太後攜光緒帝西逃,史稱“庚子西狩”。慈禧太後逃亡途中,生活處境頗為凄慘,即使抵達西安,情況也沒有本質好轉。當時的康家族長康鴻猷是個識時務的人,急忙跑到西安行宮迎駕,還先後兩次向慈禧太後主動進獻銀兩,每次都是一百萬兩之多。慈禧太後收到孝敬,心裡很是高興,金口禦賜“康百萬”,這一禦賜名号也就由此廣泛傳開。

中國最牛富商家族,富裕四百年,子孫十二代為官,家主被民間封神

▲康氏祖訓“留餘”

值得一提的是,鞏義康氏家族在富裕四百餘年的同時,還能做到連續十二代子孫入朝為官,當真是顯赫無比。說起來,“康百萬”家族能夠做到這一步,其實也有着自己的制勝秘訣,曆代傳人謹遵“凡是留有餘地,不做盡做絕”的先祖教誨,經商做事往往留有一定退路。不過在曆史變革的洪流之下,這個龐大家族最後還是走向沒落衰敗——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鞏義康家棋差一招,經營棉布失敗,囤積的棉花受戰争影響盡數燒毀,康家資産去半,之後的戰争則讓康家徹底沒落,消散于曆史煙雲之中。

參考資料:

《康氏家譜》《鞏縣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