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靖康之恥”到《嘗後圖》,冤冤相報何時了?

【本文由

蜀山筆俠

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靖康之恥”

估計很多人都知道,但《嘗後圖》呢?估計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但今天你知道後,将記憶深刻、很難忘卻!

《嘗後圖》

,顯然是一幅圖,說準确點兒:是一幅春-宮-圖。顧名思義:嘗後,就是品嘗皇後的意思,那麼,這個皇後是誰呢?品嘗皇後的又是誰呢?

從“靖康之恥”到《嘗後圖》,冤冤相報何時了?

這是一個冤冤相報的故事。

女真

,一個在白山黑水間成長起來的戰鬥民族,他們像一道閃電,劃破了中華的曆史天空。他們對中原的格局,特别是

大宋

,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和大宋的恩怨持續了100多年,而笑到最後的,卻是蒙古。

女真和大宋的第一次接觸是親密的,因為當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

契丹

。女真不堪契丹的壓迫,大宋也想搞垮這個強橫的鄰居,于是他們不謀而合,簽訂了

《海上之盟》

,也就是共同滅遼之策。

而滅遼後,大宋才發現這個新鄰居原來比契丹還可怕,但為時已晚,女真已然起飛,哪有就此返航的道理?

女真和大宋因為利益配置設定問題和體制上的巨大差異最終走向決裂,女真毫不手軟地給了文人雞犬升天、武人毫無地位的大宋一個深刻的教訓,那就是震驚古今中外的

從“靖康之恥”到《嘗後圖》,冤冤相報何時了?

靖康之恥的慘烈程度你基本無法想象,那是連史書都無法用筆墨來形容的慘劇,隻有被活捉到

金上京

的那幾千名俘虜才能深刻地體會個中滋味。

這一慘劇深深地刺痛了宋人的心,宋人是以記住了這一國恥,并無時不刻不地提醒着自己将來一定要報此奇恥大辱。

沒想到,這一天終于讓他們等來了。

蒙古

崛起後,大宋又讓女真體驗了一次當年契丹人的感受,夾在宋、蒙之間的女真成了餃子餡,沒有退路,隻有用他們已經沒落的女真騎士去對抗如狼似虎的蒙古勇士。

大宋吸取了當年

聯金滅遼

的教訓,這次沒有幫蒙古人去做“唇亡齒寒”的傻事,但當女真快要滅亡的那一刹那,宋人似乎又突然想起了當年的國仇家恨,加入了痛打落水狗的行列。

從“靖康之恥”到《嘗後圖》,冤冤相報何時了?

随後,就發生了《嘗後圖》裡面的一幕。

《嘗後圖》描述的就是在女真最後一座城池陷落後,宋軍将士幹的一件事情。我們不知道這件事情的真假,它也不可能載入史冊,但從作者作這幅畫的意圖和其他人的反應來看,它是一種報複,一種大仇得報後的快感。

但,這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呢?終結一個輪回?但不又開啟了另一個輪回?幾十年後,當蒙古鐵蹄踏進

臨安城

的時候,我們又何顔以對呢?

冤冤相報何時了?我們要做的,是要用自己的精神和魅力去征服别人,而不僅僅是發洩。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

《蜀山筆俠》

,一個

文章會“說話”

的曆史作者,專注于不同角度看曆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