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在許世友将軍的指揮下,中國人民軍隊對越南發起了反擊。短短十天時間,我軍就從廣西,雲南兩個方向突破了上百裡。越軍對我們的出現感到猝不及防,倉皇之中,他們便丢掉了第一座城市清水。之後,越軍展開了全面的防守。不過,我軍吸取了北韓戰争中火力不足的經驗。

此時,我國的火力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是以,各類火炮一一送上了越南前線。在我軍的瘋狂炮轟之下,北部的越軍主力迅速潰散。面對中國軍人的攻勢,他們根本不堪一擊,之後,戰争又進入了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中,越軍則是使用了襲擾戰,叢林戰等遊擊戰術。
在細細分析了敵人的情況之後,我軍将領則是做出了大兵團圍剿的方式。我軍戰士對越南地形并不熟悉,是以我們便采取了揚長避短的打法。之後,我軍進行了大面積的包圍,并順利收攏了一個個口子。越軍将領根本不懂得大兵團作戰的技巧,他們的軍隊更是損失嚴重。1979年3月16日,許世友将軍順利攻下了越南最後一道屏障諒山。
諒山以南,那裡便是一望無際的平原。隻要再有兩個小時,我軍的先驅部隊就可以攻入河内了。可是,這個時候中央軍委卻做出了撤軍的指令。不得已,許世友将軍隻好帶兵撤走。臨走之時,他沿途炸毀了越南人所有的軍事基地和兵工廠。那些藏在洞穴中的物資糧食也一并帶走了。至此,越南國力從此徹底衰竭。
其實,對越反擊戰不僅僅關乎中越兩國。綜合當時的情況來看,國際社會也是紛紛靠邊站。越南人之是以敢于挑釁中國,他們的背後便是有着蘇聯的支援。當時蘇聯已經徹底和我們鬧翻了。雖然明面上他們不敢發動侵略戰争,但是卻在社會主義國家中一直孤立我們。
中越戰争爆發後,古巴、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國、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蒙古、埃塞俄比亞、阿富汗、阿爾巴尼亞、莫三鼻克、安哥拉等一衆蘇聯小弟都對我們給予了譴責。當然,他們也隻是向蘇聯人讨好罷了,這些人并沒有任何對越南的實際支援。更不可能出兵來亞洲了。
不過,鄧公此時已經和美國有了緊密接觸。時任美國總統吉特更是直接打電話威脅蘇聯高層。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也不敢冒然行動。當然,我北京軍區,蘭州軍區,沈陽軍區,新疆軍區都進入了一級戰鬥戒備。随時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戰鬥。
于此同時,國際社會上的西方國家暗中卻一緻給予了中國支援。但是他們表面上還是保持着中立的态度,并積極的斡旋調和。當然,北韓和高棉兩國則是堅定地支援了我們。值得一提的是,高棉實際上才是戰争中的最大獲利者。有了中國的保護,他們才免于被越南人攻破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