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學良晚年回憶:楊虎城隻是陪襯,自己勸他不要回國,可惜他不聽

1935年秋,中央紅軍經過25000裡長征抵達陝北革命根據地。此時雖然陝北已經沒有老蔣的嫡系部隊了,但他依然沒有放棄繼續“圍剿”紅軍的打算。随後老蔣在西安設立“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将東北軍調入陝甘地區和紅軍作戰。東北軍開赴前線後,在勞山戰役和直羅鎮戰役中損失慘重,許多将士不願再和紅軍作戰,紛紛要求北上抗日,打回老家。

張學良晚年回憶:楊虎城隻是陪襯,自己勸他不要回國,可惜他不聽

此後張學良多次向老蔣提議“停止内戰,一緻抗日”,都被老蔣拒絕。1936年12月初,老蔣親自飛到西安督戰,并準備以蔣鼎文和衛立煌取代張學良。12月12日淩晨,張學良、楊虎城率領東北軍和第17路軍用“兵谏”的方式将老蔣扣留,拉開了“西安事變”的帷幕。絕望之中的老蔣一度做好了最壞的打算,連遺書都寫好了。

張學良晚年回憶:楊虎城隻是陪襯,自己勸他不要回國,可惜他不聽

在給宋美齡的遺書中老蔣說:“兄不自檢束,竟遭不測之禍,緻令至愛憂傷,罪何可言。”在給蔣經國和蔣緯國的遺書中他說:“我既為革命而生,自當為革命而死,甚望兩兒不愧為我之子而已。”幸運的是,在各方的斡旋下,西安事變最終得以和平解決。這對處于全面抗戰前夕的中國來說,自然是莫大的福音。但對張學良和楊虎城來說,卻是他們悲劇命運的開端。

張學良晚年回憶:楊虎城隻是陪襯,自己勸他不要回國,可惜他不聽

12月25日,老蔣乘飛機離開西安,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張學良不顧部下和楊虎城的勸告,執意陪老蔣回南京。結果剛到南京就失去了自由,先後被軟禁在了貴陽市麒麟洞、桐梓縣天門洞小西湖和重慶歌樂山戴公館等地,1946年10月又被送往台灣,直到1990年才恢複自由。和張學良相比,楊虎城将軍的結局要悲慘的多,老蔣回到南京後,先是将他撤職留任,不久後又強迫他出國“考察”。

張學良晚年回憶:楊虎城隻是陪襯,自己勸他不要回國,可惜他不聽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身在國外的楊虎城将軍多次給老蔣發電報,要求回國抗日,都被老蔣拒絕。一心想要抗日的楊虎城将軍在1937年11月底從法國回到香港,軍統随即将他的行蹤報告給了老蔣,老蔣訓示人将楊虎城誘騙到了南昌囚禁,1949年9月6日,國民黨部隊棄守重慶前夕,老蔣指令軍統頭子毛人鳳将楊虎城全家殺害,連年僅8歲的幼女都未能幸免。

張學良晚年回憶:楊虎城隻是陪襯,自己勸他不要回國,可惜他不聽

張學良晚年曾回憶稱:“西安之變,楊虎城乃受良之牽累,彼不過陪襯而已。”在張學良看來,楊虎城之是以會有如此悲慘的結局,完全是受了自己的牽累。除了對楊虎城的遭遇表示同情外,張學良還在回憶時稱自己曾勸過楊虎城,讓他快點出國,出國以後就不要再回來。張學良認為老蔣不敢對自己下死手,但楊虎城卻沒有自保能力,是以才勸他出國。但不料楊虎城将軍一心想要抗日,最後還是冒着風險回來了,最終遭遇不測,年僅56歲。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栓哥的曆史課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