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司令員回鄉,警衛寸步不離,他說:你們掏鳥蛋去吧,這裡沒人害我

鄭維山将軍是湖北麻城人,12歲就參加了革命,三年後正式加入紅軍隊伍,不到19歲就擔任了紅30軍88師政委。88師是紅四方面軍頭等主力,所轄三個團都是全軍聞名的榮譽團,其中263團是“能攻鋼軍”;265團是“夜老虎”;268團是“能守鋼軍”。能在這樣一支榮譽滿身的部隊擔任政委,鄭維山的能力有多強可想而知。

司令員回鄉,警衛寸步不離,他說:你們掏鳥蛋去吧,這裡沒人害我

此後他率部先後參加了強渡嘉陵江、懋功戰役和百丈關決戰等一系列重要的戰役和戰鬥,屢立戰功。期間鄭維山曾經三過雪山和草地,并兩次率部迎接兄弟紅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他又率部跟随徐帥渡過黃河和馬家軍作戰,在祁連山、倪家營子和梨園口等地多次和敵軍血戰。後來西征失利,他孤身一人,曆經艱險,傳回了延安。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鄭維山出任抗大二分校主任軍事教員,當時二分校在岔頭鎮大夫莊村設了個分教點,鄭維山也經常來這裡講課。大夫莊三面環山、四周有水,既有蘆葦又有稻田,被稱為魚米之鄉。得天獨厚的條件,使這裡成了抗大二分校授課的必選之地,一旦有敵人既可隐蔽到一望無際的蘆葦當中,又可在山上打遊擊和敵人周旋。

司令員回鄉,警衛寸步不離,他說:你們掏鳥蛋去吧,這裡沒人害我

在這期間,鄭維山認識了大夫莊村正在讀高小的富家女子孫景波。孫景波雖生在富家,又是獨生女,但思想比較進步,十分向往革命。因為有着共同的志向,又經常交流學習,鄭維山和孫景波很快就擦出了愛情的火花。抗大二分校學員學習結束後,孫景波放棄繼續學習,跟着鄭維山參軍走上了革命道路,開始了兩人相濡以沫的一生。

之後因為戰亂和工作等原因,夫妻二人一直沒有機會回大夫莊村。1969年的端午節前夕,鄭維山和妻子孫景波一起回到了闊别三十年之久的大夫莊村。鄭維山曾經在這裡生活和工作了兩年多時間,又在這裡收獲了自己的愛情,是以他對大夫莊村有着很深的感情,稱這裡為自己的第二故鄉。此時鄭維山的職務是北京軍區司令員,雖然位高權重,但他卻沒有一點架子,一下車就和村民們拉開了家常。

司令員回鄉,警衛寸步不離,他說:你們掏鳥蛋去吧,這裡沒人害我

他走東家串西家,和鄉親們聊得十分熱鬧,警衛員出于自己的工作職責,寸步不離地跟着。鄭維山見狀,對他們擺了擺手說:“這裡是革命老區,都是質樸的鄉親,如果這裡不安全,還有安全的地方嗎?你們不要再跟着了,都到蘆葦地裡掏鳥蛋去吧!”身居高位,卻如此平易近人,鄉親們都很感動。後來鄭維山用自己的工資,多次給大夫莊村捐資助學,辦了不少好事。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栓哥的曆史課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