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河南洛陽召開公審大會,對一批犯罪分子進行了判決;在這批犯罪分子中,有一位叫陳東平的男子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槍決。在宣判完畢後,陳東平就與其他死刑犯,一起被押到刑場,随着一聲槍響,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個叫陳東平的男子身份不簡單,他的父親竟是新中國57位開國上将之一的陳再道之子。
将門出身的陳東平,到底犯了什麼大罪呢?為何會被判處死刑?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陳再道之子陳東平被槍斃的事件,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下陳再道将軍。

陳東平
陳再道是一位從湖北麻城走出的開國将軍,早在1926年,17歲的他就在家鄉參加了農民自衛軍,在黨組織的上司下,與反動派作鬥争。
黃麻起義爆發後,震驚了國民黨當局,調集大軍反撲黃安、麻城,陳再道與戰友轉到木蘭山堅持打遊擊,是著名的木蘭山七十二勇士之一。
陳再道參加革命後不久,經人介紹,與鄉裡一個叫熊慧芝的女子結婚。陳再道本以為雖然投身革命,也可以經常回家,但由于形勢的突變,陳再道隻和新婚妻子待不到一星期的時間,就被緊急召回部隊。
革命軍人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搬,陳再道接到上級的指令後,隻能告别新婚妻子,傳回部隊。臨行前,陳再道叮囑在家好好照顧自己,出去一段時間後就回來。看着丈夫遠去的身影,熊慧芝流下了淚水……
陳再道萬萬沒有想到,等下一次回鄉時,已是幾十年後的事情;而妻子熊慧芝望着遠方,日盼夜盼,但始終沒有見到丈夫。
紅軍劇照
由于紅軍日益發展壯大,陳再道逐漸成長為一員猛将,在鄂豫皖地區的名氣很大,身為“匪屬”的熊慧芝遭到了敵人的追捕,在避難過程中,又遇到一個人販子,将其賣給一個窮裁縫做妻子,在外作戰的陳再道得到這個消息後,悲痛萬分;從這以後,陳再道就不再考慮個人問題,将精力都放在革命工作上。
雖然陳再道自己不在乎,但戰友們卻替他着急,尤其是陳赓,更是“操碎了心”。
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後,陳再道擔任129師386旅的副旅長,旅長是陳赓。
陳赓是我軍中有名的“紅娘”,促成了好幾人的婚事。衆所周知,彭德懷的發妻劉坤模,自平江起義後,與丈夫“失聯”長達十餘年,直到全面抗戰爆發後,朱德、彭德懷一起指揮取得平型關戰役的勝利,劉坤模才從報紙上獲得了彭德懷的消息,并輾轉到華北抗日前線找到了他。
但在這十年間,劉坤模為了活下去,在武漢與他人同居,并育有一個孩子,是以兩人無法破鏡重圓,彭德懷一度對“愛情失去信心”。陳赓見狀,便主動“承擔”起幫助彭德懷尋找伴侶的“任務”,助力彭德懷與浦安修喜結連理。
除此之外,開國上将肖華與王新蘭、開國大将王樹聲與楊炬等人的愛情,都有陳赓的直接“助力”。
陳赓
而對于與自己并肩戰鬥的陳再道,更是上心,隻是當時部隊一直在前線作戰,隻能暫時耽擱。
1937年底,八路軍129師根據總部的訓示,以769團部分連隊組成東進縱隊,由386旅副旅長陳再道擔任司令,率部到冀南開辟根據地。
冀南是平漢、津浦兩條鐵路的必經地,戰略位置十分地重要,但這裡主要以平原為主,且情況非常複雜,日軍、僞軍、會道門派、土匪等武裝交織在一起,對于擅長山地遊擊戰的八路軍來說,想要發展起來實屬不易。
陳再道率部在經過短暫的教育訓練和準備之後,于1938年1月啟程進入了冀南地區,指揮部設立在南宮。
陳再道的婚姻大事一直是旅長陳赓牽挂的問題,臨行前,陳赓專門叮囑東進縱隊的參謀長蔔盛光,讓其到冀南後,一定要幫助陳再道找一個老婆,并開玩笑地說:“如果陳再道兩年後還是打光棍,我拿你是問!”,三人哈哈大笑,陳赓說完,陳再道也就忘記了,但蔔盛光卻一直記在心裡。
東進縱隊到達南宮不久後的一天,陳再道認為初來乍到,應該去走訪一下當地的黨政機關,便叫上參謀長蔔盛光一起去。
在走訪完縣委機關之後,蔔盛光見婦救會也在附近,想起臨走之前陳赓旅長交代的“重要任務”,于是就拉着陳再道也要去婦救會看看,稱婦救會是支前的主力,共産黨一貫講究男女平等,是以不能輕視婦女。
陳再道拗不過蔔盛光,一起來到了婦救會;剛進入大門,一位年輕的女性就上來招呼,蔔盛光詢問後,得知她叫張雙群,是一個女學生,之前在一次活動中,見過陳再道和蔔盛光。
蔔盛光開始在暗中為陳再道物色合适的人選,看來看去,最後還是認為張雙群比較合适,且陳再道與張雙群似乎比較“投緣”,兩人有說有笑,蔔盛光決定撮合兩人。
在走訪完婦救會後,陳再道大步傳回了司令部,蔔盛光故意慢慢走,見陳再道走出老遠,就轉身傳回婦救會,委托張雙群“幫忙”。
蔔盛光給張雙群下達了一個“任務”:“小張,交給你一個重要的任務,能不能完成?”
“報告首長,保證完成任務。”張雙群堅定地說。
陳再道(左)
這時張雙群才知道,原來陳再道還沒有結婚,蔔盛光竟讓他幫助司令找一個對象。
在交代完後,蔔盛光帶着警衛員急忙追趕上陳再道:“司令,你看剛才那個小張怎麼樣?我覺得是還不錯,年紀輕輕就是黨員,政治上絕對沒有問題.....”
蔔盛光一路都在跟陳再道說張雙群的事,但陳再道基本當做“沒有聽到”,不怎麼回應。這下蔔盛光着急了,直說道:“不說就算了,沉默就是同意,我現在傳回婦救會,跟小張說。”
“站住,你給我回來,這件事不用你管……”說完,臉微微紅的陳再道就大踏步往前走。
這個小細節被蔔盛光看在眼裡,他知道兩人有戲了。
其實,陳再道第一眼見到張雙群後,就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回到司令部後,張雙群的樣子一直在腦子裡浮現,在屋内來回地踱步。正常情況下,陳再道隻有在考慮大問題的時候才會這樣,但冀南近期相對平穩,日寇沒有進犯,匪患也基本平息,暫時沒有戰事,警衛員也很納悶,到飯點後,也不敢去叫他……
而張雙群這邊,在送走陳再道和蔔盛光後,開始琢磨起蔔盛光交代的“重要任務”:幫助陳司令找一個對象。
她将婦救會以及其他機關認識的女性全部都過了一遍,但覺得都沒有合适的人選,要麼年齡比較大、要麼出身不是很好等等,以陳再道的身份,一定不能随便找一個……
就在張雙群“絞盡腦汁”的時候,參謀長蔔盛光又來到了婦救會,點名要找她。
原本以為蔔盛光是有新的任務要交代,但這次蔔盛光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對張雙群說:“小張同志,陳司令看上了你,希望你能盡快表個态……”蔔盛光說完,就拿出一份早就準備好的陳再道履歷,讓其“好好參考一下。”
婦救會
蔔盛光走後,張雙群的心情十分地激動,拿起陳再道的履歷好好看了起來,這時張雙群才得知陳再道是一位老革命,十幾歲就投身軍營,短短幾年就成長為一名指揮千軍萬馬的軍長,是我軍中的一員猛将,她越想越激動,決定給陳再道寫一封信。
第二天,張雙群的這封信就送到司令部,因為陳再道剛好有事外出,太陽下山後才回來。根據工作規定,作戰科長将信拆了,看到内容後,得知陳司令馬上就要結束“光棍”了。
陳再道回到司令部後,作戰科長就笑着将信交給了他,然後轉身就溜走了,陳再道一時都覺得有點奇怪。
打開信後,陳再道首先看到信裡的字寫得非常的清秀,仔細看後發現這竟是張雙群寫來的信,陳再道頓時“熱血沸騰”,白天的疲憊都全放在腦後,一遍又一遍地讀着這一封信,雖然張雙群是一個活潑的姑娘,但壓根沒有想過娶為妻子,隻不過經過蔔盛光的一番折騰,也覺得有點意思,特别是張雙群在信中已表示同意交往。
幾天後,張雙群突然接到東進縱隊司令部的通知,讓其到司令部一趟,首長要找她談工作,張雙群一刻也不敢怠慢,放下手裡的事,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司令部。
陳再道視察工廠
張雙群頓時一頭霧水,表示剛才接到司令部的通知,稱首長要找我談工作。起初陳再道也雲裡霧裡的,但也馬上反應了過來:“哎呀,你被蔔參謀長騙了……”
雖然是蔔盛光在“暗中操作”,但陳再道也有一些話準備對張雙群說,隻是一時半會不知道怎麼說出來,又在屋内來回地踱步,張雙群坐在一旁,也不敢問,最後才吞吞吐吐地說張雙群寫的那封信。
陳再道說完,張雙群低下了頭,臉漲得通紅,心跳加速,頓時有點喘不過氣來。
正當張雙群腦袋一片空白的時候,陳再道堅定地說:咱倆的事,就這麼定了!
1938年11月,陳再道和張雙群正式結為夫妻,共同走過了54年的旅程。
陳再道與許世友
陳再道與張雙群共育有5個子女,他們大多成為一名對國家有用的人才,但唯獨長子陳東平,令陳再道最為失望。
陳東平出生在戰争年代,因當時陳再道已在部隊中擔任重要上司職務,公務繁忙,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比較少過問,陳東平出生後,免不了跟随父母轉戰,受了一些罪,是以在條件允許的時候,盡量滿足孩子各方面的要求,陳再道本是想讓孩子過好一點的生活,但沒有想到,卻為陳東平日後踏上“不歸路”,埋下了伏筆。
而且因為陳東平的父親是為中國革命立下赫赫戰功的陳再道,旁人都對他比較客氣,隻要不是他做出特别出格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睜一眼閉一眼,久而久之,讓陳東平逐漸養成的比較自我的性格,凡事我行我素,經常惹是生非,尤其是進入叛逆期後,越發不可收拾,不僅将學業丢在一邊,還瞞着家人在外面偷偷租了一處房子,與同樣堕落的同學尋歡作樂。
陳再道見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決定将他送進哈軍工,讓其受到軍事化管理,壓壓兒子的不良習氣。
哈軍工是當時中國最頂級的軍事學府,由陳再道過去的老搭檔陳赓負責組建,設有飛彈等尖端專業。
考慮到保密的需要,上級認為革命幹部的子女在政治上比較可靠,是以有不少高幹子女都被“保送”到哈軍工的尖端專業就讀,陳東平也是在這種背景下,根據相關程式進入了哈軍工。
在外面“放蕩”習慣的陳東平,進入哈軍工後很不适應,每天準時準點地起床、學習、訓練,腰酸背痛,但因不少同學的父親級别比陳再道還要高,他們都沒有說什麼,也是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來,一段時間後,陳東平“似乎”開始适應了,行為還算檢點。
但在哈軍工讀了一兩年之後,陳東平開始“老油條”起來,表面檢點,暗中依舊腐化堕落,是全班成績最差的一個,也是高幹子弟中表現最差的,且經常有事沒事地請假,學院的院長劉居英的軍銜隻是少将,而他的父親是上将,是以隻要陳東平去請假,上司都會準許。
陳再道
陳東平發現這是一個“漏洞”,一發不可收拾,經常性地遲到早退,到外面與狐朋狗友混在一起。發展到最後,陳東平直接以“生大病”為由,向學校請了半年假,要求回家養病,上司不好過問陳再道,隻能同意了他的“要求”
這一個時期,正是兩岸最緊張的時期,蔣介石在台灣叫嚣着反攻大陸,不僅在軍事上做準備,還在政治上宣傳,開設了一系列針對大陸的電台欄目,如“台灣之聲”等。
這些電台節目最符合陳東平的“口味”,經常趁着父母上班期間,躲在房間裡偷聽。
這些節目不斷貶低中國大陸,擡高西方國家,将新中國描述得一無是處,但陳東平卻聽信了這些謠言,想到自己目前的生活環境,逐漸向往西方的“花花世界”,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産生了逃離大陸,到台灣享清福的想法。
老照片
但陳東平雖然出生在将門之家,但小看了中國公安情報部門的反特能力,正當陳東平在家裡做美夢,等待境外間諜接應的時候,這封信很快就被湖北公安機關查獲。
雖然陳東平使用了化名,但公安很快順藤摸瓜,查到這封信系陳東平所寫,棘手的是,陳東平的身份不簡單,他是開國上将陳再道之子。
嚴打期間
秉着“救人”的原則,決定開除陳東平的學籍、團籍、軍籍,并處以勞教兩年的處分。
本文完
帥仕高:一位建國後被彭德懷點名要尋找的老船工,他做了什麼事?
李濟深當選新中國副主席,衆人反對,周恩來:聽他可能就不用長征
葉挺飛機失事,周恩來堅信背後是陰謀,50年後主謀坦誠:是我幹的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