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八路軍的功勳人物,卻因殺了一個日本醫生,被判處死刑

自從攝影術發明後,就被賦予了記錄重大曆史時刻的使命,無數感人至深的曆史照片,尤其是記錄一幕幕人類戰争中英勇抗戰精神的照片,至今仍然煥發着無窮的感染力。

我軍在早期,由于物質條件過于匮乏,使得無數英雄人物和偉大的勝利都沒有留下影像資料,成為莫大的遺憾。

不過,到了抗日戰争時期,我軍終于有了第一位專業的新聞攝影工作者,很多今天流傳很廣的八路軍的曆史畫面,都出自這個人之手。

這個人,就是著名的軍旅攝影大師、原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新聞攝影科科長——沙飛。

他是八路軍的功勳人物,卻因殺了一個日本醫生,被判處死刑

沙飛本名叫司徒傳,1912年出生于廣州,他最早學習的是無線電,在那個年代,當個電報員薪水非常豐厚,但是,年輕的沙飛滿懷愛國熱情,不甘心于隻做一個生活富足的電報員,就毅然投身于北伐軍的隊伍。

北伐戰争勝利後,沙飛在汕頭電台任職,月薪高達150大洋。按當時南京的物價,一斤豬肉兩毛錢,隻有今天的150分之一,一塊大洋就相當于今天的150元,150大洋的工資,就相當于22500元,絕對是一線大城市的白領了。

但是,沙飛更注重精神上的追求,買來大量中外進步書籍,尤其是魯迅的作品,他一本都沒有落下,全部認真閱讀,并在上海見到了仰慕已久的魯迅先生。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在上海病逝,那張著名的魯迅遺容照片(下圖),就是沙飛拍攝的。

他是八路軍的功勳人物,卻因殺了一個日本醫生,被判處死刑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沙飛從一本外國畫報上看到一些著名的一戰攝影作品,被那些頂着槍林彈雨在戰場上抓拍生死瞬間的攝影作品深深打動,他開始意識到:做一個記錄曆史的攝影師,是多麼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從此,沙飛就開始了攝影生涯。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沙飛熱血沸騰,決心要用手中的照相機作為武器,為後人留下他們的先人如何英勇抗戰的曆史畫面。

沙飛來到華北,加入了八路軍的隊伍,拍攝了著名的平型關戰鬥、娘子關戰鬥等等珍貴的畫面。

今天我們看到的很多既具有重要史料價值,又具有高超藝術水準的照片,都是沙飛跟着部隊深入戰場拍攝的,比如百團大戰八路軍英勇出擊的畫面、聶榮臻與日本小姑娘的合影、白求恩大夫給傷員做手術的場景……可以說,沙飛就是一個用光與影記錄八路軍和抗日軍民的藝術家。

他是八路軍的功勳人物,卻因殺了一個日本醫生,被判處死刑
他是八路軍的功勳人物,卻因殺了一個日本醫生,被判處死刑
他是八路軍的功勳人物,卻因殺了一個日本醫生,被判處死刑

但是,長期殘酷的戰争經曆,讓原本就身體單薄的沙飛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疾病,不得不住進石家莊和平醫院。

熟悉那段曆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所謂“和平醫院”,意味着裡面的醫護人員很多都是幫助中國人的日本人。

沙飛經常深入敵後,親眼目睹過很多日軍掃蕩後的慘狀,對日本法西斯充滿了刻骨的仇恨,而且,當年魯迅病逝後,沙飛就聽到過魯迅先生其實是被日本醫生謀害的傳聞,是以,現在他天天被日本醫生“擺布”,開始産生了“迫害型妄想症”。

終于,1949年12月,沙飛在發病的狀态下,把一個日本醫生津澤勝一槍打死了。

當時,沙飛正處于發病的狀态,是以,很多人都為他求情,但是上級出于盡快恢複中日友好的高度出發,最終還是判處沙飛死刑,于1950年3月4日執行,年僅38歲。

直到1986年,經上級部門重新審理此案,才宣布沙飛無罪,并恢複名譽。沙飛在天有靈,總該瞑目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