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荷爾蒙或基因構造的差别,男女對待感情的态度并不相同,甚至有時候是火星和木星的差别。男人不會把感情看成全部,投入激情很迅速,厭倦抽離也很迅速;女人卻往往在感情的世界迷失自我,久久的糾結自苦。唐婉,陸遊的原配妻子。才華橫溢,與陸遊琴瑟和鳴、靈魂相知。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代社會,本是一對不可多得的神仙眷侶,夫妻伉俪。不過造化弄人、命運無常這句話真是屢試不爽。二人感情甚笃,本應白頭偕老,卻遭遇到了另外的阻力和變故。

鐵骨柔情,往往更是動人,著名的愛國詩人陸遊便是這樣一個人。人們無法忽視他"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豪情壯志,也無法忘卻他對國家"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刻骨深情。而在這些之外,他的愛情悲歌,也分外動人,兩首《钗頭鳳》,讓他和唐婉的愛情悲劇流傳至今。
夫妻恩愛
原本兩個人之間是一種纏綿悱恻的親昵關系,随着兩個人年齡的增長卻還是在悄然之中暗生情愫。兩人也是門當戶對極為地般配,隻像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終于在公元1144年,陸遊迎娶了自己平生中摯愛的女人唐婉。唐婉是美麗、溫存、多情而有才的女子,陸遊的母親是唐婉的姑媽。兩人親上加親,恩恩愛愛,生活美滿。
母親拆散
陸遊母親偏偏對這個兒媳不滿意 ,一說是認為陸遊迷戀唐婉,"惰于學 ",影響前程,但從陸遊詩句"所冀妾生男"看,主要因為唐婉婚後久未生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以陸母要兒子休妻再娶。陸母"數遣婦 ",要陸遊休了唐婉。陸遊既舍不得妻子,又不敢違抗母親,就在外邊弄了所宅子,時時和唐婉相會。但在陸母幹涉下,他終于休了唐婉。其後陸遊續娶蜀郡人王氏,唐婉改嫁趙士程。陸遊24歲時和王氏生了長子子爽,26歲時生次子子龍,27歲時生了三子子修。他的家庭生活外表看來還是美滿的,可失去唐婉的心靈創傷卻無法治愈。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的沈園重逢,在二人心中激起巨大波瀾。
昔日夫妻相見
那日,趙士程興高采烈地攜唐婉同遊沈園,卻意外碰上了恰好從外面歸來回沈園散心的陸遊。三人的不期而遇,注定是一場曆劫。昔日夫妻相見,心中有苦,有甜,有傷,有喜,但更多的,是不知所措。趙士程心知肚明,此情此景他早該預料到,他也不怨,十年的相守,早解了原本身為局外之人的他的相思之苦。
他見兩人手足無措的模樣,立刻說道自己還有公務在身,需先行離開,還吩咐人備好酒菜和筆墨紙硯,給予唐婉和陸遊兩人。一曲《钗頭鳳》告終了這場不期而遇。唐婉回至家中,反複吟味務觀之詞,心中的舊傷逐漸綻裂開來,滴下不盡的鮮血。悲恸之際,她也寫下一首《钗頭鳳》和陸遊之詞。從此之後,唐婉憂郁不已,心傷難止,竟一病不起。病榻之側,趙士程寸步不離,命人遍訪名醫,隻求醫好唐婉,奈何心病難醫,唐婉終是淚盡人亡,舍下蒼涼人世。
陸遊于次年病逝,終年八十六歲。長歌當哭,情何以堪!愛已成往事,情永存心懷。陸遊寫下《钗頭鳳》,一擲柔毫,早已肝腸寸斷,泣不成聲。而唐琬,這位才華卓絕、柔情似水的女詩人,一雙秀美哀傷的眼睛深情地凝視着感傷不已的陸遊,一字一句地吟和她那血淚交加的詞作,如杜鵑啼血,凄豔異常。隻教人仰天長歎:這超群絕倫、千古遺恨的愛情故事,怎不讓人情斷于腸?怎不讓人凄然自問,世間情為何物,直讓人生死相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