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賈寶玉一個月隻有二兩銀子,為啥能一次拿出幾吊錢打賞小厮?

雖然賈府中很富貴,但一切都有一定的規矩,一個月誰該拿多少月錢,都有定例。按照賈府的規矩,少爺小姐們的月錢都是每個月二兩銀子。

賈寶玉一個月隻有二兩銀子,為啥能一次拿出幾吊錢打賞小厮?

關于賈府的月錢,平兒曾經有一番很認真地解釋:“姑娘們每月這二兩,原不是為買這些的,原為的是一時當家的奶奶、太太或不在家,或不得閑,姑娘們偶然一時可巧要幾個錢使,省得找人去,這原是恐怕姑娘們受委屈,可知這個錢并不是買這個才有的……“

同樣都是一個月二兩銀子,但賈府中的少爺小姐卻表現出來不一樣的經濟狀況。最拮據的姑娘大概要數惜春了。這位寄居在榮國府的千金小姐,母親早逝,父親在道觀中不回家,哥哥嫂子對她不聞不問,她每個月的零花錢,也隻有這二兩銀子。是以,雖然惜春從小兒喜歡畫畫,但是她根本就沒有專門的畫筆和顔料,隻不過用寫字的筆作畫,顔色也可憐到隻有四樣最常見的。

雖然千金小姐不能出門,但她們可以托自己的奶媽或者奶媽的兒子們替自己在外面買自己需要的東西。惜春缺少畫筆和顔料,又從來都沒有添置,無疑是因為手頭太緊,這二兩銀子的月錢,除了添置脂粉,偶爾打賞下人之外,已經寥寥無幾。

賈寶玉一個月隻有二兩銀子,為啥能一次拿出幾吊錢打賞小厮?

而出手最大方的,當然是賈寶玉。第十七回,賈寶玉被父親賈政臨時“抓差”,陪着父親遊覽大觀園,并且在各處題匾額。

難得的是,這一次賈政并沒有對賈寶玉太苛刻,雖然訓斥了他幾句,但總體還算滿意。于是賈政的小厮們,便把這“功勞”都算到了自己頭上:“今兒虧我們,老爺才喜歡。老太太打發人出來問了幾遍,都虧我們回說喜歡,不然,老太太叫你進去,就不得展才了,人人都說你那些詩比世人的都強,今兒得了這樣的彩頭,該賞我們了。”

這一幕,大概在賈府中經常上演,賈寶玉也非常熟練地宣布打賞:“每人一吊錢。”

按照賈府的規矩,每位主子身邊都有數量不等的小厮。賈寶玉作為賈府中的少爺,身邊動辄就是七八個小厮。而賈政作為賈府的老爺,身邊的小厮數量,隻會比賈寶玉多,不可能比他少。

一個小厮打賞一吊錢,賈寶玉少說也要拿出七八吊錢的賞錢。在《紅樓夢》中,一吊錢少于一兩銀子,大概等于七八錢銀子。三吊錢就等于二兩銀子,賈寶玉這一次打賞,大概就要花掉他兩個多月的月錢。

更關鍵的,是這些小厮們,早就厭倦了賈寶玉打賞他們一吊錢,一個個抗議道:“誰沒見過那一吊錢?把這荷包賞了吧。”說着,一個上來解荷包,那一個就解扇囊。不容分數,将寶玉所佩之物盡行解去。

賈寶玉一個月隻有二兩銀子,為啥能一次拿出幾吊錢打賞小厮?

雖然賈寶玉這一次用錢打賞小厮并未成功,但他肯定是能拿得出來這麼多錢的,否則一個主子,總不能和下人們“耍賴”。一個月隻有二兩銀子月錢的賈寶玉,為啥能一次拿出五六兩銀子打賞小厮呢?他難道就不會覺得錢不夠用?

第二十回,賈寶玉回到自己房内,看到隻有麝月一個人在燈下抹骨牌,問她為什麼不和其他丫頭去玩。麝月笑道:“沒有錢。”賈寶玉道:“床底下堆着那麼些,還不夠你輸的?”

這個細節,也說明賈寶玉的“闊綽”,不僅動辄打賞小厮好幾吊錢,還讓丫頭們拿着自己的錢随便去“輸”。

同樣都是每個月二兩銀子的月錢,賈府中的少爺小姐們卻過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惜春連顔料和畫筆都買不起,迎春被自己的奶媽說花了她們的錢,探春好幾個月才攢下來幾吊錢,賈寶玉卻動辄就打賞小厮好幾吊錢,為什麼他們的花錢方式如此不同呢?

其實,這隻能說是因為迎探惜和賈寶玉在賈府中的地位,還是差别太大。雖然賈府中對女兒們都很嬌寵,但說到底,她們還是沒辦法和賈寶玉比。賈寶玉每次出門,賈母都有額外的零花錢給他,在第二十五回的時候,賈母就曾經吩咐過:“以後大凡寶玉出門的日子,拿幾串錢交給他的小子們帶着,遇見僧道、窮苦人,好施舍的。”

小厮們尚且出門帶着賈母額外給的錢,賈寶玉就更不用說了。

是以,雖然賈寶玉每個月的月錢隻有二兩銀子,但他出手比誰都闊綽,他的這些錢,都來自賈母額外的賞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