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點】郭沫若——中國文化戰線上的一面光輝旗幟

文化領袖

【觀點】郭沫若——中國文化戰線上的一面光輝旗幟

自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守以來,6月12日安慶又淪陷,武漢的局勢岌岌可危。日寇正兵分三路,由長江下遊水陸并進,妄圖一口吞掉三鎮。動員一切力量保衛大武漢,已迫在眉睫。

郭沫若與周恩來等人商定,抓住“七·七”抗戰周年紀念的機會,再搞一次更廣泛、更深入的宣傳活動。他負責拟訂的紀念“七·七”的具體辦法,得到了蔣介石的首肯,為此又一次被召見,但是他們想的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蔣介石的目的無非想借此宣傳他個人,抖抖他這個所謂“抗戰領袖”的威風。不過這倒給郭沫若提供了不少友善,“奉旨出朝”,管他陳誠、康澤,誰敢不放行!

紀念活動從7月6日正式開始,持續了三天。武昌、漢口和漢陽每天白天都有盛大的集會,夜晚則有火炬遊行,其間還有歌詠隊、演劇隊、放映隊和化妝表演車上街、下廠、去傷兵醫院進行宣傳,抗戰畫展、木刻畫展也按時展出,獻金台前更是人如潮湧。說起獻金,郭沫若與陳誠曾發生過一場争辯,陳誠原先竭力反對,他怕“有錢的人不會捐,願捐的人沒有錢”,會有損他這個部長的面子。沒想到這幾天在獻金台前,各階層的人都自願跑來了。

郭沫若望着那裝滿現鈔和金銀器物的幾十隻大口袋,眼睛由濕潤而模糊。中華啊,中華!你絕不可能淪為異國的奴隸,因為你的子民對祖國的深情,就像滔滔的長江水永遠不會枯竭,他們不僅為你獻出自己珍貴的一切,還将用血肉築起新的長城來保衛你!

中國抗日的烽火,确實連接配接着全世界反法西斯的硝煙。為了配合巴黎國際反侵略大會的召開,10月23日武漢舉行響應國際反轟炸大會,郭沫若被推為主席團成員,在會上發表講話,堅決主張“要予打擊者以嚴重的打擊,予轟炸者以猛烈的轟炸”。

此時中共中央根據周恩來的建議作出決定:以郭沫若為魯迅的繼承者、中國文化界的領袖,并由全國各地黨組織向黨内外傳達,以奠定郭沫若的文化界領袖的地位。從郭沫若自身來說,他實在愧不敢當,但又不能辜負黨的殷切期望。三廳的工作義不容辭,作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理事,更有責任為“統一文藝戰線,鞏固精神國防”貢獻力量。

在此前後,郭沫若寫了不少文藝論文,諸如《文藝與宣傳》、《抗戰以來文藝的展望》、《持久抗戰中紀念魯迅》、《文化人目前的急務》,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加強團結和統一,勇于到鄉村去,尤其是到淪陷區去開展工作。

當時文藝界的聚會不多,由郭沫若主持的魯迅逝世兩周年紀念會打破了數月來的寂寞,周恩來、博古、田漢、胡愈之等人都出席了會議,并發表了演說。處于十萬火急的武漢舉行這樣的大會,自有其特殊意義,正如郭沫若在講話中所說:魯迅精神,是無論如何不妥協、不屈服,對惡勢力抗争到底,直到他生前最後的一天,還不曾磨滅和減低意志,這是魯迅偉大的要素,亦是他在學問上、文學上,有所建樹的要素……我們在今天正同日寇進行激烈的戰争時,我們更應該有百折不撓的鬥争精神,我們希望今天更能夠發揚魯迅精神。

武漢失守,郭沫若經沙市、長沙到達衡陽。12月初,郭沫若由衡陽奔赴桂林,重與三廳的朋友們相聚。在桂林的時間不長,要做的事卻很多。《救亡日報》已于廣州淪陷前夕被迫停刊,前些日子夏衍、林林等人輾轉到了桂林,現在郭沫若自然要設法幫助他們再度複刊。一方面與陳誠交涉,另一方面派夏衍去香港籌款,争取于一九三九年元旦,能讓廣大讀者重睹《救亡日報》的新顔。

廣西大學的校長白鵬飛是郭沫若當年在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的同學,聽說郭沫若來到了桂林,不但殷情款待,還邀請他為師生們演講。他來演講的那天,師生們夾道歡迎,大禮堂座無虛席。他不談一般的抗日大道理,而從複興中華民族的精神談起,說明我們的民族精神一是富有創造力,二是富有同化力,三是富有反侵略性。整個報告沒有提到一句抗戰,聽衆卻自然而然聯想到目前的抗日鬥争。1938年12月27日,郭沫若離開桂林飛往重慶。

1939年元旦,《救亡日報》如期在桂林複刊。這雖是一張四開小報,但它擔負着宣傳抗日、團結、進步的重任,力求赢得左、中、右讀者的歡迎。這是很不容易的,郭沫若深知夏衍、林林等人所付出的艱辛,他從心底裡感激他們。為了讓山城的讀者能及時看到這份報紙,郭沫若還把他的稿費和生活費節餘用來出《救亡日報》重慶航空版,直到印刷所被毀才中斷。

蔣介石自從将大學營遷到重慶以後,更加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對第三廳則進一步加以鉗制,不但壓縮編制、裁減人員,而且卡緊經費。三廳被安置在兩路口山頭上的一所中學内,以兩個大教室充當全體人員的辦公室,這與武漢時代的昙華林當然不可同日而語。在這樣一個狹窄的天地裡,三廳的活動還受到種種限制,很難再象以前那樣蓬蓬勃勃、轟轟烈烈。不過郭沫若并不灰心,他要重整旗鼓,上司三廳為開展抗日戰争進入相持階段後的宣傳工作而繼續努力。

郭沫若對群眾進行不懈的宣傳教育的同時,也很重視對敵宣傳工作。三廳發出的傳單、小冊子和通行證等日文宣傳品,有的就出自廳長本人之手。有一次郭沫若撰寫的日文傳單,由空軍載送到東京上空散發,引起了敵國極大的震動。

郭沫若所擔負的何止是三廳廳長的工作,在國際反侵略運動大會中國分會、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全國慰勞總會、中蘇文化協會、東方文化協會、重慶市文化界精神總動員協進會等社會團體,他都負有重任。然而不管怎樣忙,他總離不開自己的筆。4月11日他寫了《發揮大無畏的精神》一文,号召文藝工作者努力克服怕這怕那的弱點,“要用自己的血來寫,要用自己的生命來寫,寫出這個大時代中的劃時代的民族精神。”在文化戰線上,他自己就是猛打猛沖勇往直前的戰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