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萬裡的一首七律,開篇不吝贊美之詞,結尾更是富有理趣

大自然中的物種豐富多樣,各種草木魚蟲也是千姿百态。人們徜徉在竹林花海,聆聽鳥兒盡情歡鳴,欣賞花兒嬌豔綻放,心情愉悅舒暢;詩人漫步于溪邊幽徑,思考自然規律,欣賞秀麗景象,捕捉瞬間靈感。

酴醾花又稱荼蘼花,乃是一種潔白如雪、幽香四溢的薔薇科植物。詩人朱敦儒就曾感慨自己作為一個江湖倦客,若無酴醚相伴,如何過得黃昏?

黃庭堅不僅贊美其花香濃郁,而且還形象地描繪出荼蘼花倚欄偷舞白霓裳的嬌柔姿态。下面分享楊萬裡的一首七律,開篇不吝贊美之詞,結尾更是富有理趣。

楊萬裡的一首七律,開篇不吝贊美之詞,結尾更是富有理趣

酴醾

南宋:楊萬裡

以酒為名卻謗他,冰為肌骨月為家。

借令落盡仍香雪,且道開時是底花。

白玉梢頭千點韻,綠雲堆裡一枝斜。

休休莫斫西莊柳,放上松梢分外佳。

楊萬裡的一首七律,開篇不吝贊美之詞,結尾更是富有理趣

楊萬裡是深受廣大讀者敬仰的南宋詩人,他閱曆豐富、知識淵博,又善于觀察、積極思考。楊萬裡的作品題材多樣,既有鴻篇巨制,也有靈巧小詩。

老楊退隐後也一直筆耕不辍,而且随着年紀的增長,其作品反而更有趣味,并富有哲理。無論是狀物寫景,還是抒情議論,都能以小見大、曲盡其妙。這首詩創作于詩人晚年,生動地描繪了荼蘼花的外形和神采,更令人深受啟迪。

楊萬裡的一首七律,開篇不吝贊美之詞,結尾更是富有理趣

首聯就旗幟鮮明地為荼蘼花正名,世間有一種酒叫酴醾酒,很多人都錯以為它是用荼蘼花釀制而成。作者氣憤地說,“以酒為名卻謗他”,因為酴醾酒顔色深紅,是用荼蘼花的果實加工而成,而與酒同呼,卻有損其名。

詩人經過仔細觀察發現,絕大多數的荼蘼花都是“冰為肌骨月為家”,冰雪潔白,更似月光一般清澈明淨。詩人以“冰、月”二字,贊美花兒的潔淨和高雅,抒發了發自内心的贊賞之情。

楊萬裡的一首七律,開篇不吝贊美之詞,結尾更是富有理趣

接下來詩人繼續贊美荼蘼花,花兒怒放時嬌豔欲滴;縱然凋零,也是滿地“香雪”,令人憐惜。荼蘼花的花期較長,枝梢茂密,花繁香濃,既宜作綠籬,也可孤植于草地邊緣。

可是相比桃花、梨花,它的花期較遲,開到荼蘼花事了。它更沒有蘭花、牡丹等名貴花卉引人注目。“且道開時是底花”,展現出荼蘼花的低調,也常被人冷落。

楊萬裡的一首七律,開篇不吝贊美之詞,結尾更是富有理趣

可是老楊卻發現了它的超凡脫俗,“白玉梢頭千點韻,綠雲堆裡一枝斜。” 在繁茂綠葉的襯托下,荼蘼花就像片片白玉,矗立枝頭,充滿了詩情畫意,更是極富神韻。

作者仿佛一位高明的畫家,展現出色彩鮮明、高低錯落的美麗畫卷,不僅勾勒出輪廓,也描繪出質感,表現出詩人善于觀察,也彰顯出其不凡的文學素養。

楊萬裡的一首七律,開篇不吝贊美之詞,結尾更是富有理趣

北宋詩人黃庭堅曾寫過一首《張仲謀家堂前酴醾委地》,其中一句這樣描述,“煩君斫取西莊柳”,山谷嫌棄荼蘼花委地生長,于是請求主人砍去荼蘼花,代之以挺拔的柳樹,可以感受骀蕩的春風。

老楊卻不同意黃庭堅的觀點,他高呼“休休莫斫”,而且連用兩個“休”字,呼籲人們趕緊住手,不用用柳樹替代荼蘼花,因為它善于攀緣,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就能在松樹梢頭笑傲群花。

楊萬裡的一首七律,開篇不吝贊美之詞,結尾更是富有理趣

楊萬裡的這首七律描寫質樸,對比鮮明,更富有哲理。作者不願看見潔白如玉的花兒被人誤解,他歌頌荼蘼花低調、高潔,更不乏進取精神,在人們都不看好它的時候,卻默默地向上攀緣。

讀完全詩,也令人啟迪深刻。人生就像一條曲折的小徑,前進過程中不僅有雷雨閃電、冰雪風霜,而且還經常會被人誤解、遭到歧視。但隻要自己不輕易放棄,并埋頭苦幹,終會被人了解和支援。就像峭壁上頑強生長的野百合,也會盼來自己的春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