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聽過最悲傷的愛情故事是什麼

彼岸花開開彼岸,忘川河畔亦忘川。 

奈何橋頭空奈何,三生石上寫三生。

彼岸花.相傳此花隻開于黃泉,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

彼岸花,花開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生時葉已經落盡,葉長出時花卻開始凋謝。

彼岸花的花朵和枝葉雖然是同根生,卻生生世世永不相見。

關于彼岸花,有這樣一個傳說。

你聽過最悲傷的愛情故事是什麼

相傳以前有兩個人名字分别叫做彼和岸,上天規定他們兩個永不能相見。他們心心相惜,互相傾慕。終于有一天,他們不顧上天的規定,偷偷相見。

正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們見面後,彼發現岸是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子,而岸也同樣發現彼是個英俊潇灑的青年。

他們一見如故,心生愛戀,便結下了百年之好,決定生生世世永遠厮守在一起。

結果是注定的,因為違反天條,這段感情最終被無情的扼殺了。

天庭降下懲罰,給他們兩個下了一個狠毒無比的詛咒,既然他們不顧天條要私會,便讓他們變成一株花的花朵和葉子。

隻是這花奇特非常,有花不見葉,葉生不見花,生生世世,花葉兩相錯。注定此生無法相見。。

傳說輪回無數後,有一天佛來到這裡,看見地上一株花氣度非凡,妖紅似火。

佛便來到它前面仔細觀看,隻一看便看出了其中的奧秘。佛既不悲傷,也不憤怒,他突然仰天長笑三聲,伸手把這花從地上給拔了出來。

佛把花放在手裡,感慨的說道:“前世你們相念不得相見,無數輪回後,相愛不得厮守。所謂分分合合不過是緣生緣滅,你身上有天庭的詛咒,讓你們緣盡卻不散,緣滅卻不分,我不能幫你解開這狠毒的咒語,便帶你去那彼岸,讓你在那花開遍野吧。

佛在去彼岸的途中,路過地府裡的忘川河,不小心被河水打濕了衣服,而那裡正放着佛帶着的這株紅花。

等佛來到彼岸解開衣服包着的花再看時,發現火紅的花朵已經變做純白,佛沉思片刻,大笑雲:大喜不若大悲,銘記不如忘記,是是非非,怎麼能分得掉呢,好花,好花呀。佛将這花種在彼岸,叫它曼陀羅華,又因其在彼岸,叫它彼岸花。

可是佛不知道,他在忘川河上,被河水褪色的花把所有的紅色滴在了河水裡,終日哀号不斷,令人聞之哀傷。地藏菩薩神通非常,得知曼陀羅華已生,便來到河邊,拿出一粒種子丢進河裡。

不一會,一朵紅豔更勝之前的花朵從水中長出,地藏将它拿到手裡,歎到:你脫身而去,得大自在,為何要把這無邊的恨意留在本已苦海無邊的地獄裡呢?我便讓你做個接引使者,指引他們走向輪回,就記住你這一個色彩吧。彼岸已有曼陀羅華,就叫你曼珠沙華吧。

從此,天下間就有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彼岸花,一個長在彼岸,一個生在忘川河邊。

彼岸花從此之後開在忘川河旁。人死後會踩着它一路前行到奈何橋邊,聞着花香就會想其前世的自己。

你聽過最悲傷的愛情故事是什麼

那一地的赤紅,如血,美麗,妖豔。春分前後三天,秋分前後三天,她會非常準時的開花。花開,就在生與死的彼岸。

于是,人們看她着迷但更害怕,于是人們把災難,死亡與分離加在了她身上。

 守護忘川河旁彼岸花的是花妖曼珠,葉妖沙華。他們守侯了幾千年的彼岸花,但從來沒有見過面,因為彼岸花花開無葉,有葉無花。

他們瘋狂的思念彼此,終一日,他們也違背神的旨意偷偷的見了一面。那一年的彼岸花,紅豔豔的配着耀眼的綠色,格外的妖豔美麗。

神知道後,他們被打入輪回,并被詛咒永遠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受盡磨難。

從此,曼珠、沙華每一次的輪回,在黃泉路上聞到彼岸花的花香想起前世的自己,發誓不分離。然後再度輪回……

楊素,在輔佐隋文帝楊堅結束割據,統一天下,建立隋朝江山方面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不僅足智多謀,才華橫溢,而且文武雙全,風流倜傥。在朝野上下都聲勢顯赫,頗著聲名。

你聽過最悲傷的愛情故事是什麼

南陳後主陳叔寶有一個妹妹,被封為樂昌公主,是當時有名的才女兼美女。

成年後,下嫁太子舍人徐德言為妻。隋開皇九年楊素與文帝楊堅的兩個兒子南下滅陳,俘虜了陳後主叔寶及其嫔妃、親戚,其中有陳叔寶的妹妹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也就是陳國的樂昌公主。

由于楊素破陳有功,加之樂昌公主才色絕代,隋文帝就亂點鴛鴦,将樂昌公主送進楊素家中,賜為楊素小妾。

楊素既仰慕樂昌公主的才華,又貪圖樂昌公主的美色,是以就更加寵愛,還為樂昌公主專門營造了宅院。然而樂昌公主卻終日郁郁寡歡,默無一語。

原來,樂昌公主與丈夫徐德言兩心相知,情義深厚。陳國将亡之際,徐德言曾流着淚對妻子說:“國已危如累卵,家安豈能保全,你我分離已成必然。以你這般容貌與才華,國亡後必然會被掠入豪宅之家,我們夫妻長久離散,名居一方,唯有日夜相思,夢中神會。

倘若老天有眼,不割斷我們今世的這段情緣,你我今後定會有相見之日。是以我們應當有個信物,以求日後相認重逢。”說完,徐德言把一枚銅鏡一劈兩半,夫妻二人各藏半邊。

徐德言又說:“如果你真的被掠進富豪人家,就在明年正月十五那天,将你的半片銅鏡拿到街市去賣,假若我也幸存人世,那一天就一定會趕到都市,通過銅鏡去打問你的消息。”

一對恩愛夫妻,在國家山河破碎之時,雖然劫後餘生,卻受盡了離散之苦。好容易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徐德言經過千辛萬苦,颠沛流離,終于趕到都市大街,果然看見一個老頭在叫賣半片銅鏡,而且價錢昂貴,令人不敢問津。

徐德言一看半片銅鏡,知妻子已有下落,禁不住涕淚俱下。他不敢怠慢,忙按老者要的價給了錢,又立即把老者領到自己的住處。吃喝已罷,徐德言向老者講述一年前破鏡的故事,并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銅鏡。

顫索索兩半銅鏡還未吻合,徐德言早已泣不成聲……賣鏡老人被他們的夫妻深情感動得熱淚盈眶。他答應徐德言,一定要在他們之間傳遞消息,讓他們夫妻早日團圓。徐德言就着月光題詩一首,托老人帶給樂昌公主。

樂昌公主看到丈夫題詩,想到與丈夫咫尺天涯,難以相見,更是大放悲聲,終日容顔凄苦,水米不進。楊素再三盤問,才知道了其中情由,也不由得被他二人的真情深深打動。他立即派人将徐德言召入府中,讓他夫妻二人團聚。

樂昌公主看到當年風流倜傥的徐德言兩鬓斑白,而徐德言看到變為别人小妾的樂昌公主(作為小妾一切要看人臉色行事),兩人感慨萬千。楊素見此情此景,于是讓樂昌公主對此景賦詩一首。

楊素聽後非常感動,于是決定成人之美,把樂昌公主送回給徐德言,并贈資讓他們回歸故裡養老。府中上下都為徐陳二人破鏡重圓和越國公楊素的寬宏大度、成人之美而感歎不已。

在歡慶的感激之情。宴罷,夫妻二人攜手同歸江南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