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塔山阻擊戰前,司令胡奇才下令将大炮對準已方的工事,事後盡顯高明

前言:

遼沈戰役中,胡奇才憑借塔山狙擊戰一戰成名,成為最先入關的部隊之一,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胡奇才之是以能夠指揮這場戰役,還多虧了林彪将軍的欽點。

塔山阻擊戰前,司令胡奇才下令将大炮對準已方的工事,事後盡顯高明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國民黨大軍還沒來的時候,胡奇才司令指令炮兵向自己的陣地開炮。

胡奇才究竟有什麼打算,這場戰役中又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故事呢?

這一切還要從東北的那場敗仗說起。

一、首戰惜敗,吸取經驗

抗日戰争勝利後,國民黨不安于現狀,公然發動内戰。這種情況下,東北這片遼闊的土地就成了必争之地。

塔山阻擊戰前,司令胡奇才下令将大炮對準已方的工事,事後盡顯高明

為了粉碎國民黨的陰謀詭計,羅榮桓親自率兵入東北坐鎮。在臨行前,羅榮桓堅親點胡奇才一同來到東北。

1946年,國民黨美式部隊新六軍與胡奇才部隊開戰,這一戰,使得信心滿滿的胡奇才大受挫折。

在此之前,胡奇才收編了一支炮兵部隊,為部隊增加了許多火炮。與之前相比,不論是重武器還是人數都已經能夠媲美國民黨軍隊。

塔山阻擊戰前,司令胡奇才下令将大炮對準已方的工事,事後盡顯高明

是以在聽說新六軍即将攻打遼東後,胡奇才信心滿滿并沒有感到一絲緊張。之前沒有那麼多火炮都能打赢,這會有了這麼多現金裝備,勝利的希望不就更大了嗎?

不過新六軍可不是普通部隊,不論是武器還是訓練方法,都是完全執行美軍的标準,而且有豐富的戰鬥經驗。當兩軍在戰場上真刀真槍開打後,胡奇才發現了我軍的許多漏洞。

從武器方面來講,雖然有許多先進火炮,可在國民黨密集的火力覆寫下,火炮的操作出現很大問題,最嚴重時根本無法準确命中目标。

塔山阻擊戰前,司令胡奇才下令将大炮對準已方的工事,事後盡顯高明

更重要的是,我軍一直擅長遊擊戰,在這種正面遭遇戰及守城戰役中缺少經驗,難免在戰鬥中出現漏洞。

這一戰,胡奇才的部隊受到重創。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胡奇才發現了軍隊目前的瓶頸,開始有針對性的練兵,終于等來一雪前恥的機會。

國民黨52軍25師與解放軍一樣,擅長奔襲及遊擊戰,是國民黨隊伍中少有的可以和我軍媲美的隊伍。而這次,胡奇才與韓先楚在山谷中與其展開了驚心動魄的戰鬥。

塔山阻擊戰前,司令胡奇才下令将大炮對準已方的工事,事後盡顯高明

副司令韓先楚提出用誘敵深入的方式分割大部隊,并在大雪和山谷的配合下逐一殲滅。

起初胡奇才并不同意這種冒險的方法,但随着時局越來越緊張,胡奇才也認為這是目前最合适的作戰方式。于是依據有利地形,成功獲得戰役的勝利。

二、塔山狙擊戰

遼沈戰役開戰在即,錦州成為戰役的關鍵。蔣介石想拿下這個重要城池,進而打開東北局面。我軍則打算牢牢占據這個軍事要點,令蔣介石無計可施。

國民黨兵分兩路,一路從錦西出發,一路從沈陽出發,共同向錦州馳援,意圖形成兩面夾擊之勢,破壞我軍解放錦州的計劃。

塔山阻擊戰前,司令胡奇才下令将大炮對準已方的工事,事後盡顯高明

其中威脅最嚴重的就是錦西的援軍。因為錦西離錦州距離近,而且有十一個師駐兵把守,囊括了海陸空三軍力量。

這時的胡奇才是四縱隊副司令,更是林彪親點的大将,主要任務就是攔截錦西援軍,為解放錦州争取時間。任務下達後,胡奇才直接開到國民黨援軍必經之地——塔山進行考察。

塔山高地視野遼闊,能夠一眼看到敵人的動向,是以部隊在塔山高地上安排了重兵。

塔山阻擊戰前,司令胡奇才下令将大炮對準已方的工事,事後盡顯高明

離塔山不遠處有一座村莊,叫做塔山村。村裡面積遼闊,同樣是國民黨必經之路,隻不過我軍并沒有在這裡安排兵力守衛。

看到這樣的安排後,胡奇才本能的想到了馬谡,進而聯想到要高地不要村莊的後果。

塔山阻擊戰前,司令胡奇才下令将大炮對準已方的工事,事後盡顯高明

塔山确實地勢高、視野遼闊,可國民黨也同樣能發現我軍士兵。若是用先進火炮配上飛機和潛艇先對塔山轟炸,然後偷偷繞過塔山占領塔山村,即刻就會對我軍形成包圍之勢。

考慮到這點,胡奇才立刻将塔山上大量人馬撤下,轉而占領塔山村,利用鐵路等重要地點設防,并指令士兵抓緊一切時間修建工事,用來抵禦國民黨的炮火攻擊。

為了檢驗工事的穩定性,胡奇才直接用炮火攻擊我軍工事,連發60枚炮彈将我軍工事破壞殆盡。

塔山阻擊戰前,司令胡奇才下令将大炮對準已方的工事,事後盡顯高明

“60枚火炮都承受不住,國民黨大量炮彈打過來更危險,抓緊時間加強工事。”

一聲令下,士兵們即刻用盡一切方法将工事完善,并在其中加上地雷、鐵絲網等,防止國民黨偷偷潛入。

值得一提的是,胡奇才拒絕了增兵的要求。他認為陣地面積有限,人太多反而施展不開,不如多加些火炮效果好。

塔山阻擊戰前,司令胡奇才下令将大炮對準已方的工事,事後盡顯高明

就這樣,胡奇才做好了萬全的準備,隻等錦西援軍經過。

三、激烈的戰鬥

錦西援軍行進到塔山時,果然像胡奇才預料的那樣,先用密集的炮火攻擊塔山高地,随後企圖繞過高地對其形成包圍之勢。好在胡奇才已經預料到國民黨的企圖,這才減輕了傷亡。

塔山阻擊戰前,司令胡奇才下令将大炮對準已方的工事,事後盡顯高明

戰鬥打響的第一天,國民黨利用潮汐的規律占領了漁山島,對我軍造成很大威脅。為了重新奪回漁山島,胡奇才親自坐陣指揮。

随後的時間裡,國民黨采用人海戰術對我軍發起猛烈攻擊。胡奇才将軍不斷觀察防禦工事的破損程度,及時安排士兵修補,并增加更多炮火,終于擊退敵人。

塔山阻擊戰前,司令胡奇才下令将大炮對準已方的工事,事後盡顯高明

雙方都休整一天後,戰役來到最關鍵的節點,錦西援軍動用所有力量不惜一切地想要通過我軍封鎖。

可惜結局注定失敗,我軍已經解放錦州,此時再去錦州已經失去意義,反倒是被我軍形成夾擊之勢。

正是這精彩的一戰,胡奇才的名字傳遍東北。可惜的是,因為連年征戰,胡奇才最終沒能獲得上将軍銜。

塔山阻擊戰前,司令胡奇才下令将大炮對準已方的工事,事後盡顯高明

四、因病失上将

胡奇才出生于湖北的農民之家,讀書時師從共産黨員張楚峰。15歲那年,張楚峰被害犧牲,胡奇才由此走上革命之路。

塔山阻擊戰前,司令胡奇才下令将大炮對準已方的工事,事後盡顯高明

自從參軍以來,胡奇才積極參加過、長征、抗戰,受了許多重傷。最嚴重的一次,一顆子彈沿着胡奇才頭燈飛過,鮮血噴湧而出。

不知是不是這次受傷的後遺症,胡奇才經常頭痛難忍,有時不得不暫時到醫院中休養。

正是因為身體難以承受高強度的戰鬥,胡奇才被降為副職。不過當時授銜大将的标準是正兵團級,胡奇才因身體染病降過級,是以不符合要求,隻能被評為中将。

1987年,遲浩田上将前往沂蒙山視察,一七旬老翁甚至還特地過來詢問遲浩田将軍是否了解胡奇才司令(抗日戰争時期胡奇才将軍曾任山東第一分隊司令員,此後直至抗日戰争勝利奉調率部入東北),而且還唱起了當時在老區人盡皆知的歌謠——“胡奇才,真勇敢,指揮八路打冶源,打死鬼子三十三,活捉一個翻譯官。(此處指胡奇才将軍曾指揮冶源圍點打援戰,此戰斃敵衆多)”

這也是胡奇才将軍影響力的展現。出身貧苦,卻從不屈服于苦難。從15歲加入少先隊投身革命,到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黨員走過長征,并在抗日戰争、解放戰争中屢屢立下功勳,胡奇才将軍可謂是吾輩楷模。

塔山阻擊戰前,司令胡奇才下令将大炮對準已方的工事,事後盡顯高明

不過或許是塔山阻擊戰實在太殘酷了,又或許是他太懷念那些犧牲的戰友。1997年,這位征戰一生的将軍離開了人世。按照他的遺願,将其安葬在曾經浴血奮戰的塔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