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中箭将死,成吉思汗說趕緊把他塞到牛肚子裡,結果怎樣?
古代的醫療水準十分不發達,特别是在戰争時期,受傷的士兵隻能擠在一個帳篷裡,環境惡劣,他們的傷口很容易被感染,死亡率會很高。是以,很多時候不是軍營裡的大夫技術差,而是醫療條件實在太惡劣。
當時的将士們隻能眼看着自己受傷的同伴慢慢地死去。但是曾經有一位将軍在戰場上被敵人的箭射中,眼看就要流血過多而亡,這時候他的上級,也就是成吉思汗,忙讓人把這個傷兵塞到牛肚子裡,結果怎樣呢?

這位被塞入到牛肚子裡的将軍名叫郭寶玉,是唐朝名将郭子儀的後裔,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中郭靖的原型也是這個人。
郭寶玉本來是金朝的将領,戰敗後投降成吉思汗,而且還提供了進取中原的政策:中原勢大,不可輕視,可先攻取西南諸蕃,利用他們的力量再來進攻金國,那時必定成功。除此外外,他還為貢獻了條陳五章:出軍不得随意殺人,刑獄唯罪重者處死,其餘雜犯,量情笞決;軍戶蒙古色目人,每丁起一軍,漢人有田四頃,人三丁者簽一軍;年十五以上成丁,六十年老,站戶與軍戶同;民匠限地一頃;僧、道無益于國有損于民者,全部禁止。
在此基礎上,蒙古兵團趁勢南下,打通了通往金國西京的道路。之後的郭寶玉則備受成吉思汗的信賴了。
後來的一次戰鬥中,郭寶玉中了敵方射來的冷箭,胸口流血不止,生命垂危,成吉思汗趕忙讓人剖開一頭牛的胸腹,把郭寶玉塞入其中。結果郭寶玉竟然在牛肚中慢慢蘇醒,經過一段時間養傷還痊愈了。
将垂危之重傷員置于牛腹中治療,是早期蒙古族一種治療嚴重創傷之法,不過并沒有科學依據。明代的李時珍曾對這個救人的方法做過研究,不過還是沒有搞清楚。後來的清軍中,也有人試着用這個方法救人,不過将牛換成了駱駝,也取得了成功。
後世對這種救人的方法原理争論不休,有人認為牛血能起到凝血的作用,可以減緩患者血液的流失。還有人認為牛血可以益氣補血,人在失血過多的情況下,體溫會下降,而牛肚可以保持體溫。
其實不管原理是什麼,這種方法曾救過人,隻能說中醫學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内涵,想要研究明白,肯定要花費不少的時間。
特别提一點,郭寶玉後來為元朝奉送了一個比其更加英勇善戰的孫子郭侃,為元世祖忽必烈一統天下并最終滅亡大宋立下了不二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