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貴州與四川的區劃調整,當年17個鄉鎮,為何分給了四川省?

貴州與四川的區劃調整,當年17個鄉鎮,為何分給了四川省?
貴州與四川的區劃調整,當年17個鄉鎮,為何分給了四川省?

首先,我們聊聊四川省與貴州省的曆史。兩個省都屬于西南地區的省份,而且淵源很深。兩省交界地區的地質結構複雜,基本上連成了一片。在古代曆史上,兩個省份都孕育了璀璨的文明。13世紀,北方的元朝迅速崛起,在幾十年時間裡,先後消滅了西夏國、西遼國、大金國、大理國、南宋等一系列政權,建立了一個面積空前龐大的王朝。

不過,随着疆域面積的擴大,元朝也有發愁的時候。面對全國幾百個州府、幾千個縣,元朝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有點茫然。唐宋時期的州縣兩級區劃,對于元朝并不合适。無論是唐朝的15道,還是宋朝的23路,都屬于監察區。元朝結合了宋朝23路的結構,在經過行尚書台的基礎上,元朝推出了超級加強版,那就是行省制度。

貴州與四川的區劃調整,當年17個鄉鎮,為何分給了四川省?

元朝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江浙行省、遼陽行省等等。當時,四川省已經設立,貴州省還沒有設立。不過,四川省當年的區劃格局,與現在的四川省相比,差異非常大。元朝雖然确立了行省制度,但各方面的問題很多,管理結構簡單,而且區劃上并不合理。1368年,紅巾軍出身的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在元朝行省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行省。

在這一時期,貴州省等省份設立。截至明成祖朱棣在位時期,由于明朝擁有南北兩個都城,逐漸形成了兩京一十三省的區劃格局。不得不說,我國很多省份的基本輪廓,都是在明朝統治時期确立的,例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等等。不過,當時的貴州省并不大,主要是黔北地區完全不一樣。

貴州與四川的區劃調整,當年17個鄉鎮,為何分給了四川省?

17世紀,清朝确立了自己的統治以後,在明朝行省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區劃。最終,形成了内陸十八省的區劃模式。幾十年時間裡,清朝消除了一系列的外部威脅。1722年,雍正皇帝上台以後,把主要精力放在治理内部問題上。西北準噶爾部野性難馴,但根本不可能撼動清朝。首先,提出了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政策,确實減輕了群衆的負擔。

在西南地區,針對西南各部土司實際盤踞的問題。雍正皇帝提出了改土歸流政策,并且任命心腹重臣鄂爾泰奔赴西南,擔任雲貴桂總督,全權負責西南事務。鄂爾泰在西南工作期間,幹了一系列有利于西南的錯誤,例如開礦、鹽稅等等。但四川各地群衆對鄂爾泰的印象很差,因為,鄂爾泰“深深傷害了”巴蜀大地。

貴州與四川的區劃調整,當年17個鄉鎮,為何分給了四川省?

在鄂爾泰的推動下,原本隸屬于四川省的烏撒府、烏蒙府、東川府、遵義府等大片地區,被劃入了貴州省、雲南省。例如貴州省遵義市、雲南省昭通市,就是這一時期劃入的。1912年,已經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時期。從清朝末期開始,隸屬于四川省的重慶市迅速崛起,逐漸成為了西南重要的水陸樞紐城市。

1937年,日本軍隊發動了盧溝橋事變。在抗戰時期,由于南京、武漢等城市先後失守,重慶被提升為特别市,成為了抗戰的大學營。當時的特别市,與現在的直轄市類似,不過不完全一樣。一轉眼到了建國初期,出于管理大城市的需要,重慶市被提升為直轄市,成為全國10多個直轄市之一。那個時候,除了北上天重之外,沈陽、武漢、廣州等城市,也被臨時提升為直轄市。

貴州與四川的區劃調整,當年17個鄉鎮,為何分給了四川省?

至于四川省,由于交通、通訊條件有限,再加上西南地區的土匪問題。四川省被劃分成為川北、川南、川東、川西4個行署區。行署區屬于50年代的臨時性區劃,相當于省份。除了這幾個行署區之外,我國還設立了旅大行署區、皖北行署區等等。

50年代初期,随着戰争的結束,我國進入了戰後重建和發展經濟的階段,各方面的工作全面鋪開,一系列的項目開始建設。四川省屬于西南地區的重要省份,地位非常重要,過分複雜的區劃,反而不利于經濟建設。是以,1952年,川北等4個行署區撤銷,重新組成了四川省。與此同時,重慶市被撤銷了直轄市,降級為副省級城市,隸屬于四川省管理。

貴州與四川的區劃調整,當年17個鄉鎮,為何分給了四川省?

這一系列區劃調整,原本是四川省内部的問題,和貴州省一點關系都沒有。但是1953年,四川省重慶市的南桐地區,發現了儲量巨大的鐵礦和煤礦。尤其是煤礦,儲量超過3億噸。在經濟建設過程中,鋼鐵、煤炭、石油等資源,都是不可或缺的。為了開采當地的鐵、煤資源,一系列的區劃調整開始了。首先,四川省幾個專區周邊的一些鄉鎮,劃入了南桐礦區。

随着礦區面積越來越大,管轄區面積明顯不夠用。是以,1955年,貴州省桐梓縣的17個鄉鎮,一口氣劃入了重慶市南桐礦區。不得不說,17個鄉鎮在一起,面積并不算小。一些面積比較小的縣,其實也就是下轄10多個鄉鎮。1993年,随着經濟發展的需要,重慶市的南桐礦區更名為萬盛區。到了1997年,重慶市與四川省分家,又一次成為了直轄市。

貴州與四川的區劃調整,當年17個鄉鎮,為何分給了四川省?

是以說,貴州省當年的17個鄉鎮,劃入了四川省。但重慶與四川分家之後,又隸屬于重慶市管理。其實,類似于資源城市的區劃調整很多,例如四川省的攀枝花市、雲南省的水富縣級市等地,都是這一類型。

貴州與四川的區劃調整,當年17個鄉鎮,為何分給了四川省?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