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有14個兒子取了名,這些名字含義是什麼,他對誰寄予厚望

雍正六年,還是皇子的乾隆,迎來他第一個兒子。長子取名為永璜,生母為格格富察氏。乾隆三十一年,乾隆迎來第十七子永璘,其生母是孝儀純皇後魏佳氏(時為皇貴妃)。

乾隆的17個兒子裡,有三個未取名便夭折。也就是說,乾隆有14個兒子取了名。他的兒子皆為“永”字輩,後面接一個斜玉旁的字,組成名字。“玉”本身就有“美”、“尊貴的”之意,而且斜玉旁的寫法是一個“王”字,“王”又展現的是近于天的人。是以用斜玉旁給皇子取名,是再适合不過。

那麼乾隆這14個兒子,他們這些名字含義是什麼,從名字我們可以看出,乾隆對誰寄予厚望呢?

乾隆有14個兒子取了名,這些名字含義是什麼,他對誰寄予厚望

長子永璜:前面說了,他的生母是格格富察氏,富察氏在乾隆還未即位便去世了,後來被追封為哲憫皇貴妃。至于永璜本人,在乾隆十三年,他因孝賢純皇後祭禮時不懂禮數,受到乾隆帝責備,被當衆宣布失去繼位資格。兩年後永璜憂郁而終,年僅23歲。

“璜”是指半壁形的玉,《說文》中解釋:“璜,半璧也。”它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總稱為“六瑞”,原本是一種禮儀玉器,後來慢慢演變成裝飾玉了。《周禮》中記載:“以玄璜禮北方。”可見“璜”這個字寓意也是不錯的,乾隆還是很重視長子的。

次子永琏:其生母為孝賢純皇後,是乾隆第一個嫡子,他的名字是爺爺雍正帝親自取的,意義重大。乾隆即位後,便秘密冊立永琏為皇太子,隻可惜永琏9歲時夭折了。

“琏”作為名詞,意思是宗廟中盛黍稷的器皿;作為動詞,是連接配接的意思。雍正之是以取這個名字,也是在隐示承宗器之意。可見永琏這個名字含義頗深,所有長輩都對其寄予厚望。

乾隆有14個兒子取了名,這些名字含義是什麼,他對誰寄予厚望

三子永璋:他的生母是純惠皇貴妃蘇氏,當初和大哥永璜一樣,在孝賢純皇後祭禮上被責備,永遠失去繼位資格。乾隆二十五年,永璋去世,年僅26歲。

“璋”指一種從縱向分成兩半的玉器,形狀像半個圭。《周禮》中記載:“以赤璋禮南方。”由此可見,永璋的名字是從大哥永璜的基礎上想出來了,含義也比大哥的“璜”字要遜色一些。這也證明乾隆還是在意這個兒子,隻是有了嫡子永琏,對這個兒子的期待也就降低了。

四子永珹:其生母為淑嘉皇貴妃金佳氏,後來過繼給和碩履懿親王允祹,降襲履郡王。永珹于乾隆四十二年去世,時年39歲。

“珹”這個字就是指美珠,沒有雜質或瑕疵的珍珠。“成”的意思是百分之百、完全,與“玉”合在一起就是“純玉”。看得出乾隆很喜歡這個兒子,但名字中并無其他暗示,也說明乾隆隻希望他善良、健康,如“純玉”一般。

乾隆有14個兒子取了名,這些名字含義是什麼,他對誰寄予厚望

五子永琪:想必大家對他已經很熟悉了,永琪生母珂裡葉特氏并不受寵,地位也不高,生他時僅是一位貴人,因為生了皇子,才被升為愉嫔。永琪是乾隆兒子中,第一個被封為親王的,可惜25歲英年早逝。

“琪”本義是美玉的一種,也有花草繁盛的意思。可見這個名字也沒什麼特殊含義,雖然後來永琪深受乾隆喜愛,但他剛出生時,由于生母并不受寵,乾隆對他也沒抱多大期望,隻是希望他能如花草般茁壯成長。

六子永瑢:他是皇三子永璋同母弟,生母為純惠皇貴妃蘇氏。永瑢工詩擅畫,号九思主人,又号西園主人,有作品《歲朝圖》、《楓溪垂釣圖軸》。永瑢後來被過繼給慎靖郡王允禧,于乾隆五十五年去世,時年48歲。

“瑢”字便更沒什麼特殊含義了,它與“瑽”合在一起,就是指佩玉相碰的聲音。從這裡已經可以看出,随着兒子逐漸增多,乾隆所取的名字已經遠不如之前有意義。這并非乾隆實在想不出什麼好名字了,而是因為他其實一直在等待富察皇後再次誕下嫡子,是以相對在庶子身上,便沒有那麼用心。

乾隆有14個兒子取了名,這些名字含義是什麼,他對誰寄予厚望

七子永琮:乾隆十一年,富察皇後終于再次誕下嫡子,也就是皇七子永琮。乾隆欣喜若狂,有意冊立其為太子。可惜永琮在兩歲時,便因出痘夭折了。

“琮”在《周禮》中的記載為:“以黃琮禮地。”作為祭地的禮器,足見此名貴重程度。由此可見,并非乾隆想不出好名字了,而是他的确很想讓嫡子繼位。

八子永璇:他的生母也是淑嘉皇貴妃金佳氏。永璇活的時間比較長,嘉慶清算和珅時,他還出了一份力,被晉封為和碩儀親王。永璇直到道光十二年才去世,享年87歲,是乾隆最長壽的兒子。

“璇”本義是美玉,但這個名字證明乾隆對其并不上心,怎麼說呢?其一,“璇”本來就常常被用來給孩子取名,意在希望孩子如美玉一般潔白無瑕;其二,在《說文》中,“璇”隻是次于玉的石頭,是以永璇這個名字比前面所有哥哥都要遜色。

皇九子、皇十子未取名便夭折。

乾隆有14個兒子取了名,這些名字含義是什麼,他對誰寄予厚望

十一子永瑆:其生母還是淑嘉皇貴妃金佳氏。他的書法造詣極高,與翁方綱、劉墉、鐵保并列為“乾隆四家”。永瑆在乾隆五十四年被封為和碩成親王,于道光三年去世,享年72歲。

“瑆”是指玉石的半透明性質。玉光。玉作為一種自然礦物,本質上是一種石頭。可永瑆連玉的本質都不是,隻是光彩,說明也沒怎麼被乾隆放在心上。不過永瑆在書法方面頗有成就,閃閃發光,這一名字反而挺适合他。

十二子永璂:首先筆者要說一下,“璂”這個字與永琪的“琪”字同音,也讀“qí”,許多人甚至影視劇将其讀作“基”(jī)是錯誤的。他的生母是乾隆繼後那拉氏,于乾隆四十一年去世,年僅24歲。因為母親的關系,無爵位。

“璂”本來是美玉的一種,後又指皮弁中的玉飾。對于“璂”有這樣的解釋:“璂,弁上之結飾也。古吉禮之服則用冕,通常禮服則用弁,狀如兩手相合抃時,其縫合之處謂之會,會有結飾,以五采玉綴之,謂之璂,亦作綦。天子之冠十二會則十二璂,以次第降,為貴賤之等。”可見乾隆一開始對永璂也是寄予厚望,因為他出生時,生母那拉氏正得寵,而他又是嫡子,隻可惜後來……

乾隆有14個兒子取了名,這些名字含義是什麼,他對誰寄予厚望

十三子永璟:他的生母也是乾隆繼後那拉氏,雖然他有名字,但也隻活了一歲多便夭折了。

“璟”本義也是玉的光彩,這是因為有了他的哥哥永璂,是以永璟便顯得沒那麼有地位了,名字也就遜色很多。不過他夭折時已有名字,說明乾隆還是看重他嫡子的身份。

十四子永璐:他的生母是孝儀純皇後魏佳氏,是嘉慶帝的同母哥哥。此時生母魏佳氏逐漸受寵,是以從永璐這裡開始,乾隆後面的兒子皆為魏佳氏所生。隻是永璐4歲也夭折了,沒能順利長大。

“璐”也是美玉的意思,出自屈原的《楚辭》:“冠切雲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寶璐。”從這裡可以看出,此時繼後那拉氏地位仍然穩固,在有嫡子的情況下,乾隆對庶子仍然不那麼上心。

乾隆有14個兒子取了名,這些名字含義是什麼,他對誰寄予厚望

十五子永琰:其生母為孝儀純皇後魏佳氏,他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乾隆六十年,乾隆宣布要傳位于皇十五子永琰,不過直到乾隆駕崩,永琰才真正掌握大權。嘉慶帝在位二十五年,活了61歲。

“琰”既是一種美玉,又比喻美好品德。此時永琰生母魏佳氏越來越受寵,已經是令貴妃,後宮地位僅次于繼後那拉氏。而永琰的同母哥哥永璐,已在他出生前不久夭折,是以乾隆很是希望這個兒子能夠健康長大。不過,這個名字也并無多大特别之處。

皇十六子幼殇未取名。

十七子永璘:生母為孝儀純皇後魏佳氏,嘉慶帝同母弟。他出生的時候,母親魏佳氏已經是皇貴妃,是以乾隆五十四年,永璘便被封為貝勒。哥哥嘉慶親政後,将其封為慶郡王,後晉為慶親王。于嘉慶二十五年去世,終年55歲。

“璘”指玉的光彩。永璘出生于乾隆三十一年,而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就秘密冊立永琰為儲君了。是以不排除永璘出生的時候,乾隆就已經在考慮立儲一事,在觀察僅剩的幾個兒子了。由于永璘出生時間太晚,加上前面有了哥哥永琰,是以乾隆也沒有将過大的期望放在這個幼子身上。

乾隆有14個兒子取了名,這些名字含義是什麼,他對誰寄予厚望

從乾隆這14個兒子的名字中,我們可以看出最占優勢的還是嫡子,尤其是孝賢純皇後所生的永琏和永琮。其次就是乾隆前幾位兒子,名字含義較為深重。這也能夠了解,畢竟初為人父,乾隆也在享受當中的快樂。而且當時他年輕,有精力好好培養這些兒子,是以對他們的期望更深。

越到後面,乾隆為兒子取名便愈加不上心。這也和乾隆太過長壽有關,随着自己年紀增大,兒子卻一個個先于自己去世,乾隆内心的悲痛可想而知。是以到了後面,他更加希望兒子可以健康長大,不要學壞就好了,也就沒有過多暗示。

雖說取什麼名字,并不能決定一個人長大後變成什麼樣子,但從名字當中,卻可以看出父母對自己的期望。或許在為兒子取名時,乾隆有時并沒有那麼上心,但作為一個父親,他又何嘗不希望兒子好呢!

(參考文獻《說文》《周禮》《清史稿》等)

繼續閱讀